相关试卷

  •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与翠柳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C、细胞壁、线粒体、液泡、细胞质 D、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 2、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移植到植物园中,其主要目的是(       )
    A、生态旅游 B、法制管理 C、易地保护 D、就地保护
  • 3、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若出现奔跑动作就视为犯规。奔跑不同于行走的动作特点是(  )
    A、双脚可同时离地,身体腾空 B、膝关节更加弯曲 C、腿部用力更大,交替前伸 D、身体前倾,贴近地面
  • 4、虽然人们常常谈“毒”色变,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制成疫苗 C、可以利用昆虫病毒研制出生物杀虫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所有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 5、垄沟种植是指在农田中挖沟起垄,并在垄上种植农作物的耕种方式,如图一所示。研究结果表明,垄沟种植马铃薯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产30%左右。垄沟种植为什么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呢?下面让我们结合图二进行分析(图中A、B、C表示植物体的三大生理活动)。

    (1)、垄和沟都是直的,有利于通风,可以为[   ]作用提供充足的
    (2)、垄高而沟低,既便于排出田里多余的水,又增大了土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这都可以使根得到充足的 , 用于进行[   ]作用,释放能量,供根生长所需。根部发达,能使植物体枝叶茂盛,受光面积增大,光合作用增强。
    (3)、顺沟浇水,垄上作物的根会因向水生长而更加发达。根吸收的大量水分,在[   ]作用的拉力下运输到叶,不仅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能使植株硬挺、 , 进一步增大受光面积。
    (4)、综上可见,垄沟种植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请写出光合作用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可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能使马铃薯体内增多,产量提高。
  • 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中,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一群麻雀争相取食谷粒 B、狼群中的狼王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权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
  • 7、下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甲→乙→丙;②步骤甲中小烧杯内是酒精;③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④滴加碘液后,遮光部位变蓝,未遮光部位不变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做出一定的反应,判断如图甲、乙装片中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

    A、向右、向左 B、向右、向右 C、向左、向左 D、向左、向右
  • 9、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动物,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 10、

    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池沼、小河、稻田等淡水中。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草履虫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活动一:获取草履虫

    (1)同学们去野外采集了一瓶池塘水,该池塘水中不仅有草履虫,还有许多其他生物。查阅资料后发现:牛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于是同学们采取图所示操作将草履虫分离出来,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填“A”或“B”)中,使用毛细吸管收集培养即可。当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产生新个体,使草履虫数目增多。

    活动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

    同学们将收集的草履虫放入烧杯中培养,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内填图中序号)。

    (2)培养液中草履虫往往聚集在含氧丰富的地方,因此取材时一般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填“表层虫中层”或“下层”)吸取培养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 察草履虫。盖上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操作可以避免盖玻片下出现。若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3)在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太亮,应调节图甲中的[②]遮光 器和[③]使视野变暗,此时观察到草履虫靠图乙中[⑤]的摆动旋转前进。

    活动三:探究不同培养液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

    (4)为了更好地培养草履虫,该实验小组的同学配制了不同种类的培养液来探究其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配制培养液:分别配制玉米粒培养液、熟鸡蛋黄培养液、奶粉培养液各100mL。

    ②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液,用毛细吸管各接种10只草履虫,在250C的恒温培养箱中持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培养液种类

    达到高峰时所需时间/天

    达到高峰时所需数量/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

    玉米培养液

    7

    576

    36

    熟鸡蛋培养液

    25

    860

    58

    奶粉培养液

    20

    721

    48

    由实验结果可知三种培养液均能用来培养草履虫,若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草履虫可以观察,最适宜的是培养液。

  • 11、

    生物实验课上,同学们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 片,操作步骤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丽同学选取部分材料制作了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用图中的序号和→表示)。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④中滴的液体是

    (二)观察装片

    (3)使用图甲中的镜头观察时,小丽想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是(填字母),她观察到的图像应该是(填“乙”或“丙”)。

    (4)小丽发现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非常清晰,但换用高倍镜后,物像变得模糊,她应调节丁图中的结构E , 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三)制作模型

    小王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了黑藻叶片细胞的永久装片,并用彩泥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模型。

    (5)图中①代表细胞核,②代表的结构中含有的液体称为

    (6)该植物细胞模型最外面还缺少的结构是

    (7)现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A食品保鲜膜、B细纱网,其中(填“A”或“B”)材料更适合用来代表细胞膜,是因为该材料可以更好地模拟细胞膜的功能。

  • 12、光合作用常常被视为植物的“专利”,但有一种奇特的动物—绿叶海蛞蝓会通过一些小手段“绿”了自己,再通过晒太阳来更好地生存。绿叶海蛞蝓出生时,身体其实是透明的,但当它吞食了海藻之后,会夺取海藻中的叶绿体,储存到消化道分支小管的细胞中,使自己像植物一样从太阳光中获得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海蛞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2)、吞食海藻后,绿叶海蛞蝓消化小管细胞中含有种能量转换器。
    (3)、绿叶海蛞蝓通过细胞中的(填结构名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中。
    (4)、有些海蛞蝓能够自断头部,并从残存的头部再生身体,这个过程主要是海蛞蝓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时,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之后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
  •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莲形象典雅,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图为莲个体不同的结构层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藕断丝连”的“丝”是植物体的③组织。
    (2)、在a过程中的变化最明显,其变化是先进行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动植物细胞在a过程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是:植物细胞会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 , 从而使细胞一分为二。
    (3)、b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 ①和②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填“相同”或“不同”)。
    (4)、由图可知,莲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从一个开始的。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莲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14、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植物,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备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抗盐碱等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兴趣小组的萌萌同学,在课上制作并观察了海水稻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对有关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对光过程中,要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制作该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欲将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装
    (2)、生物兴趣小组的肖肖同学,在课后自制“冰滴显微镜”(图甲)观察海水稻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其成像原理与光学显微镜(图乙)相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水滴相当于图乙中的③ B、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中的② C、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放大镜与水滴放大倍数的和 D、若换用更大倍数的放大镜,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多
    (3)、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在250C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盐)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种子萌发这一特性有关的组织主要是分生组织 B、海水稻种子的萌发要经历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C、普通水稻萌发率随氯化钠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 D、氯化钠浓度为1.0时,海水稻与普通稻萌发率差距最大
  • 15、以色列科学家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打印出长约2厘米的人工心脏。这颗微型心脏不仅有心肌细胞和血管,还具备其他必要的支撑结构,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的一种)组成,下列与心肌属于同种组织的是(  )
    A、 B、 C、 D、
    (2)、用于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由人体内多功能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细胞核分成两个的现象 B、②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人体由小长大会经历①②两个过程 D、心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功能干细胞的一半
    (3)、心肌细胞中有一种能够保证组织细胞供能的物质——肌酸激酶(CK),心肌炎患者血液中的CK浓度会高于正常值。这是由于心肌细胞中            受损,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导致心肌细胞中的CK进入血液。(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更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生物学意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描写的江边美景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B、江水 C、芦苇 D、河豚
    (2)、下列关于桃树和鸭子的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桃树与鸭子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细胞 B、从结构层次上分析,桃花属于器官 C、桃树与鸭子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桃树和鸭子都具有起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
  • 17、2023年4月27日,旅美20周年大熊猫“丫丫”平安抵达上海动物园,园区工作人员贴心的准备营养丰富的冷箭竹。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丫丫”体重有了显著的增长,变成了憨态可掬的“胖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生大熊猫的平均体重大约为120克,而成年大熊猫的体重通常在100千克左右,这体现出(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喜食冷箭竹。大熊猫细胞和竹子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 18、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以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在观察A时,某同学观察到水从口流入却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它在呼吸,流出的水与流入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2)、蝗虫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这些特点对蝗虫生活的意义是。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如图F),一只(A)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B)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经过10分钟后,发现试管里的蝗虫死亡,原因是

    (3)、从生殖方面分析,图D比图C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4)、家鸽在飞行过程中每呼吸1次,空气在[       ]发生2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对家鸽的飞行生活有何意义?。请你写出两条家鸽有利于减轻体重从而适应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
    (5)、结合图E分析,鸟类的气囊能够辅助呼吸,除此之外请再列出两条其他作用
  • 19、细胞是构成自然界生物体的最小的基本功能单位,除了病毒之外,其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

    (1)、A通过形成B,此过程会导致细胞的(填“数量”或“种类”)增加。
    (2)、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3)、D属于的结构层次是 , 人体比植物体多了这个结构层次。
    (4)、胃是消化道的扩大部分,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通过收缩、蠕动消化食物,说明胃中含有组织;有胃病的人感到胃痛,说明胃中可能含有组织;如果胃出血,说明胃中含有
  • 20、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在[   ]里填序号,在横线填名称),请据图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图中的(填“A”或“B”)。
    (3)、细胞结构中,[ ]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4)、细胞结构中,[ ]控制物质的进出。
    (5)、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发生变化。
上一页 490 491 492 493 4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