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A、物镜 B、反光镜 C、遮光器 D、准焦螺旋
-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西红柿青菜汤中,西红柿的酸味物质来自细胞中的细胞核 B、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都是细胞膜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 D、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只需要观察它有无叶绿体
-
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10×目镜与40×物镜观察,可得放大50倍物像 B、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C、若玻片上有字母b,则视野中可以看到q D、调试显微镜时应使用小光圈
-
4、下列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骆驼刺的根系发达——生物能适应环境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绿色植物的根吸收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5、植物细胞里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里结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液泡 D、叶绿体
-
6、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叶片”都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C、“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果树开花结果说明生物可以生长
-
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
8、生物圈是指( )A、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整个地球的所有动植物和生活的环境 D、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生活的环境
-
9、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 B、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可以采用观察法 C、调查前应制定合理的方案 D、调查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
-
10、生物分类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排列为(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门、纲、目、科、种、属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属、种、科、目、纲、门、界
-
11、下列选项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写字的机器人 B、停在树上不动的枯叶蝶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由小长大的珊瑚礁
-
12、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太空水族箱”也随之“入住”中国空间站,激发了同学们制作生态瓶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展了以下实践和探究活动。
(1)小青组选择玻璃瓶、金鱼藻、6条小金鱼、塘泥等制作了水生生态瓶(如下图),其中金鱼藻扮演的角色是 , 可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和部分有机物;小鱼扮演的角色是 , 其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可作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请根据评价标准对小青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
容器无色透明;
生态瓶内成分齐全;
动物与植物间大小及数量的比例适当;
动植物与容器的大小比例适当;
……
优点:
建议:
同学们还选择了适当的实验材料探究了“水温对小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3)下表是小华组的实验结果。
组别
小鱼数(条)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钟)
第一次平均值
第二次平均值
第三次平均值
平均值
1
3
15
32
32
32
32
2
3
20
61
60
59
60
3
3
25
118
113
116
116
4
3
30
192
185
184
187
该实验中,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本实验的结论是。
(4)受小华组实验的启发,小青组计划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如对生态瓶中小鱼的影响。
-
13、《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在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倩家庭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小倩是患白化病的女孩,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父亲传递给小倩的性染色体是。(2)、在生殖时,亲代会通过将基因传递给子代。据图分析可知,6号个体携带有白化病基因,该白化病基因一定来自号个体。(3)、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质,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基因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4)、小倩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此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若小倩将来和一个不患白化病(AA)的人结婚,生出来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14、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蚕丝织成的美丽丝绸,铺就了古代漫漫丝绸路,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时,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变异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下的卵孵化出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子代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子代
黑色斑
普通斑
总数
第一组
普通斑×普通斑
0
1432
1432
第二组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90
1381
第三组
黑色斑×黑色斑
317
154
471
(1)、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是一对。在普通斑中出现了黑色斑,杂交后代中也有黑色斑,说明这种变异属于的变异。(2)、分析以上实验结果第组可知斑为显性性状。(3)、研究发现,蚕的斑纹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最初发现的黑色斑变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15、稻鸭鱼立体养殖既能提高稻米的品质,又能有效改善耕地质量,是集种植、养殖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课外小组对稻鸭鱼立体养殖农场中的四类生物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成分
鸭子
小鱼,小虾、杂草、水稻
杂草、水稻
/
小鱼
小虾、杂草、水稻
小虾
杂草、水稻
(1)、若将该农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了表中的组成外还缺少。(2)、分析表中各生物消化道中的食物成分,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种动物。若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会在体内积累最多。(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是逐级的。(4)、鸭子以杂草、稻叶等为食,鸭子的粪便进入土壤经分解后可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该立体养殖农场与普通农田相比,优点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
16、
大豆古称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生物小组同学栽种了大豆,记录了它生长的完整过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以下是实验数据和图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阶段1:种植
(1)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仔细观察图乙你会发现,我们吃的豆芽菜是由甲图中的【】发育而成。
(3)大豆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发育成的。
阶段2:实验室观察
(4)如图丙所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在A-B时间内有机物含量逐渐下降,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5)图丁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大豆种子,它们都具备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编号为【】和【】的种子作为对照;实验发现[③]号种子不能正常萌发,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阶段3:研究后扩展
同学们查阅资料,大豆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
(6)氮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二是生物固氮。大豆和根瘤菌是关系,这种固氮作用可以满足其氮素需要的1/2~2/3。
(7)磷、钾的需求则主要来自土壤和肥料。只有当土壤溶液浓度(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才吸水。
-
17、下列实例中主要运用无性生殖技术的是( )A、杂交水稻 B、试管婴儿 C、高产抗倒伏小麦 D、克隆牛
-
18、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生儿的性别由母亲决定,与父亲无关 B、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C、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
1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描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与其明显不同的是( )A、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20、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中所述的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B、共生 C、竞争 D、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