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明清时期,我国南方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民们,探索出一种“桑基鱼塘”的生态种养模式: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从而桑茂、蚕壮、鱼肥,形成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生态种养模式中的几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蚕属于环节动物 B、桑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鱼类属于脊椎动物,用鳃呼吸 D、塘泥中的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关于“桑基鱼塘”模式,你不认同的是( )A、“桑基鱼塘”是一个生态系统 B、这种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与普通桑田相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这种情况下的桑茂、蚕壮、鱼肥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
2、樱桃,果肉味道酸甜,富含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首载于《吴普本草》:“樱桃,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其木多阴,最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贵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樱桃的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2)、在花的结构中发育成樱桃可食用部分的是( )A、胚珠 B、受精卵 C、子房 D、子房壁(3)、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描述错误的是( )A、樱桃属于被子植物 B、樱桃生长期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 C、樱桃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D、樱桃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4)、某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施肥 C、适当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D、夜间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
3、下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甲、乙两个瓶内分别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实验前巴斯德把肉汤煮沸使肉汤处于无菌状态。几天后,一瓶保持新鲜,另外一瓶变质。随后,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并静置,一段时间后也变质。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设置甲瓶的作用是作实验。(2)、将甲、乙两个烧瓶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避免对实验的干扰。(3)、有同学说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烧瓶的瓶颈不同,你认为该实验的单一变量应该是。 -
4、酸雨被人们称作“看不见的杀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等进入大气后,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造成的。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生物兴趣小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进行的探究实验:
①在一个花盆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20颗。
②向食醋中加入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小麦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花盆中小麦幼苗叶片变黄,直至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他们作出的假设是:。(2)、他们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有什么不足之处?。(3)、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小麦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小麦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小麦幼苗,每天喷洒清水和“模拟酸雨”(4)、根据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5、膝跳反射是人体最基本的反射,在临床上常用来诊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或患病,请据图回答:
(1)、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医生用手掌内侧边缘迅速叩击受试者的正确位置是(填字母),出现的反应是小腿会突然抬起。(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叩击部位相当于该结构中的。(3)、叩击部位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到的神经中枢。(4)、膝跳反射是一种(填“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
6、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呼吸时吸收了哪种气体?又产生了哪种气体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大豆种子。请结合实验分析回答:
(1)、如图一,往甲、乙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填“储存”或“释放”)能量。(2)、如图二,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会观察到在瓶中蜡烛立即熄灭。(3)、呼吸作用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水+能量 -
7、下图是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它是由(填标号)三部分组成。(2)、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外,血液中的其它成分,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3)、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成分形成尿液。(4)、人体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暂时储存。储存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体外。 -
8、下图所示是人体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表示屈肘动作的是图,图表示伸肘动作。(2)、在A图中①表示 , 此时处于收缩状态。(3)、一块完整的骨骼肌由[③]和[④]肌腱两部分组成。(4)、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动作。 -
9、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雌蕊由图中的(填标号)构成。(2)、花发育成熟后,(填标号)中的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3)、花粉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到达[⑥]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⑥]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4)、我们吃的桃子是由(填名称)发育成的,图中[⑥]胚珠将发育成。 -
10、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它们之间相互交错形成。(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图若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和非生物部分。(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4)、如向该生态系统中投放一些猫头鹰,则其他生物的数量将会有所变化,但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
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每到冬春季节就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多由病毒引起,也有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例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据国家疾控中心介绍,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保持良好体质及接种疫苗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1)、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2)、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物质组成。(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接种流感疫苗是通过在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抵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那么注射该疫苗后就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5)、感冒是常见的传染病,一旦出现感冒的轻微症状,可自行到药店购买药品进行防治。但一定要购买带有“”专用标识的非处方药。 -
12、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明显。
-
13、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但有些幼儿常喝牛奶也缺钙,可能是因为幼儿体内缺少。
-
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万千枝条及绿叶的结构是。
-
15、呼吸系统由和两个部分构成。
-
16、抗生素是由部分产生,能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
17、经过(填“体”或“肺”)循环后,人体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
18、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19、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免疫器官 C、皮肤和黏膜 D、淋巴细胞
-
20、将盐碱地变为良田,一直是人们的梦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改良的海水稻已在一些海滨地区被广泛种植。海水稻的培育是利用了( )A、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