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中B不同于A的特征之一是(  )

    A、营养方式为异养 B、孢子繁殖 C、有真正的细胞核 D、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
  • 2、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斑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可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B、每匹斑马的斑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有利的 D、斑马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3、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是某家庭成员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第二代4号虽然色觉正常、但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为(  )

    A、1/4 B、1/2 C、0 D、3/4
  • 4、绘制概念图有助于我们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某同学学习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节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是子房 B、大豆荚是由结构②发育而来 C、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结构⑤中 D、大豆油是从结构④的子叶中榨取的
  • 5、每年的3月24日是防治结核病日,接种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接种卡介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后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接种卡介苗还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D、从免疫角度看,卡介苗属于抗原
  • 6、下列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 B、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的“窗口 C、在光照和黑暗中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 7、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两栖类化石 B、鸟类是陆生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 C、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哺乳动物 D、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8、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选项中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表示消费者,是其他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 B、C表示分解者,对维持生态系统中碳一氧平衡的作用很小 C、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②③④可表示呼吸作用,⑤⑥可表示捕食关系
  • 10、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铁——贫血 B、钙——佝偻病 C、维生素A——脚气病 D、维生素C——坏血病
  •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含有的有机物总量,若这4种生物参与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B、这4种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C、丙体内难以分解的有害物质相对含量最高 D、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丁的数量相对稳定
  • 12、人体中很多器官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细胞,利于物质交换 B、血液流经肾脏后,其中的代谢废物增加 C、血液流经肺后,其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D、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的营养物质增加
  • 1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C、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D、狗的体细胞中有78条染色体,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和39个基因
  • 14、下列实验操作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观察酵母菌时,用碘液染色——便于更清楚地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B、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便于草履虫快速运动 C、将卵钝端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便于观察气孔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 15、下图是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B、人体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过程④表示细胞分裂 D、过程①→③表示细胞分化
  • 16、如图是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某物质或血液,M表示相应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均表示动脉血,则M可表示肾小球 B、若M表示心脏,则a、b均表示静脉血 C、若a表示蛋白质,b表示氨基酸,则M表示口腔 D、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则M表示胃
  • 17、下列骨连结中,属于不活动的连结的是(  )
    A、 B、 C、脊椎骨间 D、颅骨间
  • 18、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做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草履虫将(  )

    A、从右向左运动 B、向食盐方向运动 C、停止运动 D、从左向右运动
  • 19、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

    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20

    25℃(常温)

    12

    B

    20

    4℃(低温)

    22

    (1)、【提出问题】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选取马铃薯时,AB两组数量、大小、品质、芽眼数相同,其它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 , 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从呼吸作用角度分析,该条件下马铃薯储藏期更长的原因是
    (4)、【进一步探究】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答一点即可)。
    (5)、农业上常用马铃薯块茎进行繁殖(如下图):

    该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 20、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如图)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填“细菌”或“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人群中传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能有效地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此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3)、研究者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以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如下表)。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柱状图所示。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填“有关”或“无关”)。

    ②分析2组和3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填“抑制”或“加强”)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

    ④根据以上实验结论,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是。(答一点即可)

上一页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