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
2、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涉及如下操作步骤:①选叶遮光;②酒精水浴;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⑦光照。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⑦②⑤④⑥ C、①③⑦⑤②④⑥ D、③⑦①④⑤②⑥
-
3、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d B、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c 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 D、细胞生长最快的部位是d -
4、植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液泡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
5、如图,下列镜头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是( )
A、a和f B、a和d C、c和d D、b和e -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其中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A、光 B、温度 C、水 D、稗草
-
7、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 -
8、聚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良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办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第二组
喂食等量的①
②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作用。(2)、本实验两组所选用的100只黄粉虫幼虫大小、长势均相同的目的是。(3)、若第二组实验结果②为 , 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的结论。(4)、科学家从全球抽取的大量微生物相关样本中发现,有1/4的微生物都携带了可以降解塑料的酶。酶是一种蛋白质,塑料降解酶指的是微生物分泌出的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蛋白质。换句话说,地球上的微生物开始进化出“吃塑料”的能力。微生物进化出了降解塑料的能力,或许在将来可以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紧密。许多食物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如制泡菜需要(请填写微生物的名称)。细菌或真菌还会引发食品腐败,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它们的生长和繁殖。(5)、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请你写一条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口号或者建议:。 -
9、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发病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对全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疟疾迄今仍是公众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良好的疗效,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全世界对疟疾和青蒿素的关注。(1)、疟原虫是引发疟疾的。(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疟疾患者属于 , 按蚊属于。
-
10、下图一为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图二为正常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排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染色体位于细胞的细胞核中,它主要是由分子和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2)、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图一中A和a、b和B分别表示一对基因,由此可知,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上。(3)、根据图二正常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排序图可以判断,甲为性的染色体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
1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植物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要运输到茎、叶等结构需向上运输,这些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填写该生理活动的名称),运输的结构是 , 叶片表皮中的是进行此活动的门户。
-
12、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 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C、肺泡外只包绕着一根毛细血管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13、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近日,市中区水口镇黄金村枇杷陆续成熟上市,备受市民青睐。黄金村的枇杷个大味甜,饱满多汁。请问这些甜味的物质以及水分,主要贮存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选填“变”或“不变”)浑浊。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4)图二中6~18点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填图三中字母)。
探究三:兴趣小组同学绘制了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CO2)的四种不同转移途径(如图四)。
(5)图二中的6点可用该图(填序号)表示。
-
15、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营养价值高。下图为科研人员进行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R、r表示):
(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2)、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为显性性状。(3)、紫茎番茄A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种。(4)、杂交一产生的子代中,紫茎的基因组成为。杂交二产生的紫茎子代中,细胞中不含r基因的概率是。 -
16、麦苗青青,麦浪滚滚,单子叶作物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图为小麦植株及部分器官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填图中序号)。小麦种子中的③将发育成。(2)、传粉后,来自花粉的精子与雌蕊(填图中序号)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3)、小麦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填图中序号)区。 -
17、下图一表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四个镜头,图二和图三分别表示视野中的某动物细胞(①②③表示相应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要使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图一中①和③镜头组合 B、若将图二中位于视野左下方的B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克隆羊的实例说明图二中③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③中含有染色体 D、绘制图三中细胞结构简图应使用铅笔,要注意用涂黑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
18、达州市生物研学小组通过实地研学活动,绘制了图一达州市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和图二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某种生理活动,甲、乙、丙代表某种生物)。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一中青蛙和白鹭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图一中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蚊子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四个时期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D、图二中的①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
19、下图一表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图二表示某人体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的精子中,图一中③的数目有23条 B、图一中的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①上的每个片段都是基因 C、图二中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也不能遗传下去 D、图二中的A表示显性性状,A和a来自父方,B和b来自母方 -
20、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下列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飞沫中含有甲流病毒,则飞沫属于传染源 B、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流病毒属于病原体 C、接种甲流疫苗后,人们不会被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D、图一中的乙可表示图二中物质A,物质A由淋巴细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