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十月胎恩重,生命贵如金。关于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细胞产生的场所是① B、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④ C、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③ D、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④产出 -
2、“人猿相揖别”中,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制造工具 D、学会用火
-
3、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从濒危物种降为近危。
资料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正式宣布“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资料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如儒艮、鲍鱼、柱状珊瑚虫等。其中,拥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现在被列为易危物种。
(1)、藏羚通过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藏羚群体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见其具有行为。(2)、资料二中的白鲟用呼吸,用游泳,导致长江白鲟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有(答出1点)。(3)、“美人鱼”儒艮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可产下发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养幼崽。由此判断,儒艮属于动物。柱状珊瑚虫属于动物,其体表有刺细胞,可以捕食猎物、防御。鲍鱼属于动物。(4)、以上资料中提到的不同动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长江白鲟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一种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 -
4、如图是八种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繁殖后代来看,可以进行种子繁殖的是 , 能进行变态发育的动物是 , 卵生并且卵外有壳的是。(填字母)(2)、从形态结构来看,A、F、H都有这一呼吸器官,F还用辅助呼吸。H的体表 , 适于陆地生活。(填字母序号)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3)、从细胞结构来看,没有成型细胞核的是 , 没有细胞壁的是 , 具有叶绿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
5、荔枝蝽是荔枝和龙眼果园中常见的害虫。我省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1912—1997)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虫害,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果园中所有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 , 从其组成成分看,果树属于 , 掉落泥土中的果实在的作用下会慢慢腐烂分解。(2)、根据图可知,荔枝蝽发育过程中(填“有”或“没有”)经历“蛹”的阶段,属于变态发育。荔枝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和对足,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3)、如果滥用化学农药防治果树害虫,其有毒物质可能会沿着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喷施化学农药还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花的授粉,导致雌蕊中的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4)、如图所示,平腹小蜂产卵于荔枝蝽卵内,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荔枝蝽卵内的营养物质,导致荔枝蝽卵被破坏,从而害虫数量,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最显著的优点是。 -
6、我国劳动人民应用稻渔综合种并技术(即水稻种植与虾、鱼,蟹、鳖或泥鳅等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达到稳粮增收、稻渔双赢效果,助力乡村振兴。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种稻渔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实验中所用水稻的 , 施肥量和环境条件等应保持一致。通过实验,能减小实验误差。(2)、与只种水稻相比,5种稻渔模式的水稻产量均有所。图中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动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动有助于 , 促进水稻根的呼吸作用,进而促进水稻的生长。(3)、实践表明,稻渔模式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产动物会吃害虫,体现稻渔的关系:水产动物的粪便会被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4)、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稻鱼鸭复合种养模式。某同学受此启发,认为可把鸡引入以上5种稻渔模式。你觉得该想法(填“可行”或“不可行”)是否,说说你的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
7、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关于微生物种类与其应用搭配合理的是( )
选项
种类
应用
A
乳酸菌
制作馒头
B
酵母菌
制作酸奶
C
黄曲霉
生产青霉素
D
醋酸菌
制作食醋
A、A B、B C、C D、D -
8、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 B、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9、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系统
150
250
0
0
40
0
0
0
10
B系统
200
350
100
800
30
30
20
50
40
C系统
0
30
0
0
40
0
20
0
10
D系统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A、A B、B C、C D、D -
10、关于谚语、俗语或诗句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谚语、俗语或诗句
生物学知识
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表示生物的捕食关系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A、A B、B C、C D、D -
1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生产者,①②③是消费者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①→②→③→④ C、从进化角度,④是这四种生物中最高等的 D、该生态系统只有①②③④四种生物 -
12、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开窗通风 B、戴大口罩 C、多放几盆花 D、经常检测
-
13、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A、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 B、需要加入适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 C、生态瓶应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D、材料应该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
-
14、“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揭阳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下列景区的描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揭阳西湖公园的榕树 B、炮台风门古径的鸽子群 C、双溪嘴景区 D、黄岐山风景区的动植物
-
15、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广东面积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野生动植物5527种,其中包括穿山甲、鳄蜥、黄斑肥螈、华南虎、藏酋猴、黄腹角雉(鸟类)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黄斑肥螈是中国特有种,其与青蛙属于同一类群。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B、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 C、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2)、穿山甲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以白蚁为食,其体表被有角质鳞片。穿山甲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穿山甲属于哺乳类动物 B、幼仔吮吸乳汁属于学习行为 C、哺乳提高了穿山甲后代的成活率 D、设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穿山甲
-
16、中华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中描写被子植物的是(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7、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
18、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A、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
19、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
20、下图是米勒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B、装置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含丰富的氧气 C、实验后可检验到装置B内含有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物质 D、该模拟实验能够说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