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萝卜在中国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如图一、图二为显微镜镜头与结构,图三表示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在“[ ]”中填字母或数字,在横线上填文字)(1)、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萝卜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一中的[]和[]两个镜头观察。(2)、据图可知,萝卜叶肉细胞是图中的(填“A”或“B”)细胞。(3)、为了能看清萝卜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应将视野稍微调暗些,此时应调节图二中的结构[ ]。(4)、假如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移动。(5)、萝卜菜叶在沸水中焯水时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三中的[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6)、观察:用眼注视a内,反向转动d,直至能看清物像。若物像还不够清晰,可略微转动[] , 使物像清晰。([ ]填序号,横线填结构名称)(7)、如图是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其中a、b、c、d、e五个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
2、叶是玉米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开展玉米叶形态和发育机制的研究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意义。(1)、玉米果穗产量中约有70%来自于“棒三叶”,即果穗叶、穗上叶和穗下叶,如图1所示。因为相较于其他叶片,它们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更高且它们距离玉米果穗更近,有利于光合作用合成 , 并通过运输到果穗。(2)、为研究控制玉米叶型的基因,研究人员诱变出皱缩叶玉米,并观察、比较正常叶和皱缩叶的形态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请结合图2和图3,分析皱缩叶玉米产量降低的原因是。(3)、为了进一步确定控制玉米叶型基因的遗传特性。将正常叶玉米与皱缩叶玉米杂交,如图4所示,可以判断皱缩叶为性状。玉米的叶型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正常叶玉米的基因组成为。(4)、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号上,后者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该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
3、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器官,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1)、下列人体器官中符合图乙描述的是。
A.脑 B.肾 C.肺 D.小肠
(2)、某人患了急性肺炎,医生在他手臂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最少需次经过心脏。(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③和④ D.⑤和⑥
(4)、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和少量的水蒸气。 -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造成近视,矫正视力需要佩戴镜。
(2)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填字母)内。请用数字、字母、箭头表示出膝跳反射的途径。
(3)大脑活动所需能量是由葡萄糖分解提供的,具体路径如下:首先葡萄糖在内被吸收,由(血管)运输到右心房,最后在脑细胞的中经呼吸作用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
5、槭叶铁线莲为太行山区特有植物,生长在半阴坡的崖壁,花开时节,好似岩石中迸出的精灵,被誉为“岩上仙子”。(1)、槭叶铁线莲属于植物界、(填“被子”或“裸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即使生活在崖壁缝隙中,槭叶铁线莲也能从稀少的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和。它的叶片总面积小,可降低其作用,减少水分散失。(2)、为了对槭叶铁线莲进行迁地保护和繁育,研究人员对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
萌发率
组别
处理
萌发率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
24小时黑暗
A
20℃
10℃
60%
A'
20℃
10℃
17%
B
25℃
15℃
94%
B'
25℃
15℃
93%
C
30℃
20℃
97%
C'
30℃
20℃
96%
①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相同时,能促进槭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在温度较低时,通过也可以促进其萌发。
②在野生环境下,槭叶铁线莲在早春开花,5月结果,产生的种子在6月雨季到来时萌发长成幼苗。根据以上信息和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种子处于休眠期,当年不可萌发
b.雨季水分相对较多,有利于种子萌发
c.较强的光照强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3)、槭叶铁线莲的花洁白美观,常被路人采挖。目前槭叶铁线莲数量非常稀少,已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植物。请提出一条保护槭叶铁线莲的具体措施:。 -
6、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A、血液传播 B、飞沫和尘埃传播 C、蚊虫叮咬传播 D、饮食传播
-
7、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 )A、蝌蚪→成蛙→幼蛙 B、受精卵→幼蛙→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成蛙
-
8、某生物体细胞中某两对基因及其染色体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来自母方,则B来自母方 B、若A来自母方,则b来自母方 C、染色体上的A、B表示两个显性性状 D、这个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A、B的性状
-
9、兰花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与兰花螳螂相同的是( )A、蝗虫 B、青蛙 C、蝴蝶 D、家蚕
-
10、以下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新冠病毒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青霉
-
11、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使关节灵活 B、脱臼是指3从2中脱出 C、4使关节牢固 D、2内的滑液由1分泌
-
12、下列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A、海蜇、水螅 B、珊瑚虫、涡虫 C、绦虫、血吸虫 D、涡虫、水螅
-
13、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不存在于下列哪项结构中?(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盂
-
14、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中的液体与①相比,氧的含量明显减少 B、若③中液体出现红细胞,一定是B处发生病变 C、结构④是一个毛细血管球,里面流动脉血 D、⑤中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
15、下图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相关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在实验前需要对植株进行暗处理 C、光照一段时间将叶片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②的叶片 D、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导管向下运输到根
-
16、下列特征不属于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是( )A、都能繁殖后代 B、都具有应激性 C、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D、都具有细胞结构
-
17、关于下图所示两种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能运动 C、都需要氧气 D、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
18、番茄的果肉和果实的表皮分别属于(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营养组织、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上皮组织
-
19、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如图是某科研人员绘制的人类疾病的防疫图,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炎疽
(1)、从传染病学上来看,引起炭疽的炭疽杆菌属于传染病中的 , 患炭疽的家畜和人属于图中的[ ] , 某人因和炭疽患者接触而感染,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属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的[ ]。(2)、为了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有些国家在人群中注射脱毒病菌,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3)、根据表中的巴斯德的实验推论,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人类不再患炭疽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人体第道防线中的 , 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人体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上述物质,它与强毒病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图中的[ ]。 -
20、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学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膝关节
软骨厚度(数米)
a
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
263
b
295
c
332
d
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
189
(1)、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注入关节腔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的特性。(2)、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3)、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4)、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填“低”“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