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完成各项活动,保护生命健康。下图是人体内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数字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生理过程。“【 】”内填数字)

    (1)、人体内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 , 进入血液,经过图中的【】(填图中数字)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心脏壁最厚的是【】(填图中数字),图中1和2、3和4之间有 , 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3)、当正常人一次摄入很多的糖时,尿液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生理过程(用字母表示)是有一定限度的。
    (4)、体内的代谢废物要及时排出,图中有条排泄途径。
  • 2、每年春季,一种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容易在各中小学校园内传播。引起该类疾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诺如病毒的微生物。该病毒属于肠道类病毒,儿童为易感人群,典型症状为高热、呕吐与拉肚子,发病初期的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类似,但是感染诺如病毒的儿童不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学校向卫生部门及时报告情况的同时,将出现上述症状的学生及时送医检查和治疗,避免了该类疾病在校园中的蔓延。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此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但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通常在1~3天内好转,大多数人可在一周内完全康复,而且不留后遗症,所以如果不幸感染诺如病毒,也不必过于担心。

    请你结合上述资料分析回答:

    (1)、从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导致人患病的诺如病毒和流感病毒称为
    (2)、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细胞能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3)、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疫苗相当于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物质的
    (4)、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学校方面采取的“及时报告、及时送医”等措施属于
  • 3、国家一直倡导“有氧运动,科学健身”。在有氧运动时,人的呼吸、循环等系统协调配合,共同为骨骼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图1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的获取和排出途径,图2是某同学制作的膈肌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过程B对应于图2中的(填“甲”或“乙”)。
    (2)、图1中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CD的气体交换和EF处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是通过实现的。而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至少需要穿过层细胞膜。
    (3)、最终图1中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的(填细胞结构)后,参与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完成该过程后,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再主要由血液中的运走。
    (4)、图1中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4、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图上字母或者数字,上填写文字)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和【D】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3)、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G→
    (4)、三位“太空教师”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而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调节的影响。
  • 5、下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血流方向是b→c→a B、血流最慢的血管是c,有利于物质交换 C、血管b为动脉,血管壁弹性最小 D、四肢的血管a中通常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 6、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有一种血细胞能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这种细胞是( )

    A、 B、 C、 D、
  • 7、如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A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流经A后,②内氧气含量减少,则A有可能是肺 B、若流经A后,②内营养物质增加,则A有可能是小肠 C、若流经A后,②内尿素含量升高,则A有可能是肾脏 D、若流经A后,②内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A有可能是脑
  • 8、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液的形成及排出途径是①→②→③→④ B、肾静脉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C、人体排尿,不仅能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因为②具有重吸收作用
  • 9、如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的部分成分比较,“√”代表有,“×”代表没有,由此分析可知(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

    ×

    ×

    A、甲是尿液,乙是原尿 B、甲是原尿,丙是血浆 C、丙是尿液,甲是血浆 D、乙是血浆,甲是原尿
  • 10、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有关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的表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 B、皮肤真皮中的生发层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以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 C、皮肤具有排泄功能 D、皮肤受伤出血并感到疼,说明已经伤及真皮
  • 1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B、③能与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C、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 12、在学校的体质健康监测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B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

    ②AB段表示吸气过程

    ③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④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如图所示为用海姆里克急救法救病人时,病人的腹部受到冲击力,膈肌状态由B变为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状态膈肌位于B位置是呼气 B、膈肌状态由B变为A是膈肌的收缩 C、此时胸廓的容积变大 D、此时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 14、如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图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 1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大肠,没有消化功能 C、⑤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D、④产生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 16、“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莉的妈妈一直注意给她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出小莉缺钙,建议小莉在补钙的同时还要适当晒太阳并补充( )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维生素B
  • 17、一天清晨,小王同学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向公交车站,准备乘车去上学。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人体眼和脑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小王看到远处驶来了一辆公交车,由图甲可知,公交车在他眼中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2)、当公交车门打开之后,小王轻快地上了车,完成该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且这个动作属于反射(选填“复杂”或“简单”)。
    (3)、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急刹了一下,小王被吓了一跳,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加快,由图乙可知,此时调节他体内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是[],且这种变化不仅受到了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了的调节。
  • 18、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发生衰竭等病变时,可采用血液透析等方法“代替”肾脏工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以缓解病情。如图甲为血液透析示意图,其中的半透膜管道系统能透过水分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不能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图乙为肾单位的示意图,①~③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在图甲中,半透膜管道系统的作用类似于图乙中结构(填图中序号)的过滤作用,流出的透析液的成分接近于正常人产生的原尿,和血液相比,其中不含血细胞和
    (2)、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相比,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没有图乙中结构③的作用,因此透析结束后,病人应及时补充如等营养物质,避免出现低血糖等症状。
    (3)、临床上,医生可根据经验初步判断病人的病变部位,如果病人出现“糖尿”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图乙中的结构[]
  • 19、微纳米机器人是指尺度在微纳米级别的微型机器人,具备高效精确局部诊断和靶向药物治疗的潜在功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图所示。请结合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若将微纳米机器人以手臂静脉注射的方式送入人体,最先到达心脏的[]处,随后通过(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肺部的病灶;
    (2)、若将微纳米机器人以口服的方式送入人体,有可能通过[F]和[]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并随血液运往全身。
    (3)、若微纳米机器人随血液流经[K]处的毛细血管,可监测到血液含氧量升高;若微纳米机器人随血液流经⑦处的毛细血管,可监测到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填“升高”或“降低”)。
  • 20、2024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旨在呼吁我国学生应多吃奶类和大豆类食品,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践行“健康中国·营养先行”的理念。如图1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图2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奶类和大豆类食品,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它进入消化道后的消化情况可用图1中的曲线表示。
    (2)、现今青少年多喜食薯片、汉堡等高热量食物,食物中的油脂最终会在图2中的[]内被彻底消化并吸收,而过剩的高能物质会转化成脂肪等储存在皮下及内脏器官处,可能造成肥胖。
    (3)、有同学想知道经常食用高糖类物质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吗?于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体型大小、健康状况等相似的小鼠若干只,均分成两组,分别用清水和玉米糖浆(一种含较高浓度且可直接被吸收的糖类)喂养,其他喂养食物均相同。一段时间后发现玉米糖浆组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他们进一步观察两组小鼠的小肠内表面结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结果显示可知:玉米糖浆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小肠绒毛变(填“长”或“短”),增大了吸收的面积,从而使体重增加。

    ②基于上述研究,该实验对你的饮食启示是

上一页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