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探究“酸雨对萌发种子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查阅资料】pHl值表示溶液酸碱度,当pH<7,为酸性,且pHl值越小,酸性越强。当pH=7,为中性。

    【实验准备】三种溶液,A组:pH=7的清水;B组:pH=5的“模拟酸雨”;C组:pH=3的“模拟酸雨”。

    【实验步骤】某小组将50粒菜豆种子分散放在铺有潮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并保持湿润。4天后,挑取18粒芽长(幼根)为1cm的种子,平均分成三组,分别置于A、B、C三种溶液中,注意液体不能浸没菜豆种子。

    【观察记录】观察芽长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下列曲线图。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3)、实验中“每组挑选多个芽长相等的萌发种子”的目的是
    (4)、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春雨潇萧,滋润万物”,而酸雨却对生物的生长和环境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对于减少这种影响你有什么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 2、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请写出膝跳反射的传导途径(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图中【E】是(填结构名称),图中【B】是(填结构名称)。
    (2)、膝跳反射属于反射。
    (3)、图中【D】受到损伤,则(填“有”或“无”)痛觉,(填“有”或“无”)膝跳反射。
  • 3、观察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④构成一个
    (2)、健康人的尿液与③内液体相比没有
    (3)、人体每天形成原尿约180升,而尿液仅有1.5升,是因为④的作用。
    (4)、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是图中病变。(填标号);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图中病变。(填标号)
    (5)、与②相比,⑤内液体中含量明显减少。
  • 4、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据统计,在火灾中有50%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有毒气体主要以一氧化碳为主。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a物质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与a物质的结合,进而影响氧气在b细胞中的运输,最终使人窒息。火灾发生时,烟尘中的烟雾颗粒不仅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还会导致人们在逃跑时看不清逃生路线而耽误撤离。火灾发生后,社会救援往往不能马上到达,所以在家中备有家用灭火器、灭火毯、强光手电、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等很有必要。
    (1)、上述材料中的a物质指的是;b细胞指的是
    (2)、呼吸道除了能使进入的气体变得清洁外,还能使气体变得温暖和 , 但这种处理能力有限的。
    (3)、对于呼吸困难的受灾患者,可借助呼吸机使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填“>”、“<”或“=”),从而帮助患者吸入氧气,用于治疗。此时肋间肌和膈肌会(填“收缩”或“舒张”)。
    (4)、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在浓烟中大声喊叫 B、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防止皮肤被灼伤 D、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 5、图一、图二分别是女性的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及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命的起点是
    (2)、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部位是(填序号)。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的部位是(填序号)。
    (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填字母)中。
    (5)、下列关于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B、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C、脐带→胎盘→胎儿→母体 D、胎盘→脐带→胎儿→母体
    (6)、如果女性两侧输卵管都先天性堵塞,则不能怀孕,其原因是____。
    A、无法正常产生卵细胞 B、不能正常产生雌性激素 C、胚泡无法着床 D、精子与卵细胞无法相遇
  • 6、“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对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四个不同垃圾箱上的图标,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废纸和塑料应投放到丙垃圾箱 B、厨余垃圾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C、废旧电池应投放到丁垃圾箱 D、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 7、小红一家三口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不可给爸爸和小红输血,爸爸、妈妈、小红三者的血型分别是( )
    A、B型、O型、B型 B、O型、A型、B型 C、AB型、O型、B型 D、O型、AB型、B型
  • 8、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 )
    A、肺动脉和主动脉 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C、下腔静脉和肺动脉 D、肺静脉和肺动脉
  • 9、呼吸时,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缩小导致呼气。下图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10、《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坏血病 B、适当多吃猪肉、鸡肉--佝偻病 C、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夜盲症 D、适当多吃海带、紫菜--地方性甲状腺肿
  • 11、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Ⅰ号

    Ⅱ号

    Ⅲ号

    馒头处理

    适量碎屑

    加入液体

    唾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唾液2毫升

    搅拌情况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分钟后加入碘

    变蓝

    A、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实验现象为①不变蓝、②变蓝 C、试管内液体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 D、Ⅱ号和Ⅲ号可形成对照,变量为温度
  • 12、医生从某病人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这些物质最有可能取自于( )
    A、 B、食道 C、小肠 D、大肠
  • 13、为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第一步:取塑料水槽4个,分别编号为A、B、C、D,每组加入等量清水。

    第二步:挑选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蝌蚪(未破坏甲状腺)各15只,分别置于4个塑料水槽中,同时放入供氧装置,为蝌蚪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

    第三步:A组中加入500mL清水,B组、C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D组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第四步:定时投喂适量且等量的饲料,每隔4天测量蝌蚪体长(单位:mm),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第1次测量

    第2次测量

    第3次测量

    A

    清水

    2.73

    2.41

    2.03

    B

    甲状腺激素(50μg/L)

    2.70

    2.35

    1.34

    C

    甲状腺激素(100μg/L)

    2.78

    2.34

    1.02

    D

    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2.83

    2.60

    2.4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该实验中设计A组的目的是。该组与B、C组对照,变量是。除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目的是
    (3)、为保证实验变化只能是由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B、C、D组中加入的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抑制剂都应为mL。
    (4)、C组中,第3次测量与第1次测量相比,蝌蚪体长减少了mm,变态发育现象明显。
    (5)、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4、“朋友圈”一条名为“45度让路法”的视频火了起来,让人感到暖心且难以忘怀。它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后,分别迅速向左右侧前方45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生命通道”,急救车得以顺利通过(如图所示)。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请根据下面“甲~丙”的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45度。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图乙中的(填序号);其他车主看见他向侧前方45度转向行驶,马上转动方向盘,这种行为属于反射。
    (2)、私家车车主看到急救车从眼前顺利开走,该过程图甲中①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选填“由大变小”“由小变大”),然后在(填序号)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填序号)。
    (4)、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一次的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丙表示的状态是(选填“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是因为有
    (5)、在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被检测出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若排除胰岛素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填器官名称)。
  • 15、图一是模拟膈肌的呼吸运动的模式图,图二是某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请分析图示回答问题: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标号②模拟(填写器官名称)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被称为呼吸频率。图二的曲线A状态下,该同学的呼吸频率是(填“运动”或“平静”)状态;曲线B状态下,他的呼吸频率(填“加快”或“减缓”)了。
    (3)、图二的曲线A中标注的ab段表示过程(选填“吸气”或“呼气”),对应图一的状态(选填“A”或“B”),此时膈肌处于状态。
    (4)、氧气进入生物体内,最终均被运输到组织细胞的中,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 16、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是中国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可加入腊肉、板栗、豆类等不同馅种,给人们提供能量。鲜美的粽子入口后,会在你的体内经过如图所示的神奇旅行,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甲图中[] , 其分泌的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2)、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粽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粽子里放的腊肉主要是瘦肉,它的有机成分是 , 它的初步消化在图甲中所示[完成,最终被消化为
    (3)、据丙图所示小肠的内部结构图分析,其中A是 , B是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4)、图丁中表示正常人饭后1h(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选填“糖类”或“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和吸收。CD段出现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分泌量的增加,加速了血糖的利用。
  • 17、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人开始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航天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题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⑨表示生理过程,I、II表示血液类型)。

    (1)、航天员的食品中淀粉经过口腔时,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 , 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航天员的尿液中不含该种物质,其原因是通过图中的I作用全部回到血液中。
    (2)、航天员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来自组织细胞的作用对物质的分解,肺泡与A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经⑧⑨过程后,A系统血液中的氧含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3)、图中排泄途径有(填序号),都能排出的物质是
    (4)、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失重的状态,但他们仍然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主要是身体的起到调节作用。
  • 18、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很困惑,请你据图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 它是由父亲和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图-2的[](填序号)相遇,经过不断分裂,使得细胞数目不断增多;经过不断分化,可以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发育成一个成熟的胎儿,然后在母亲体内孕育,孕育生命的摇篮是在
    (2)、胎儿通过图3中的脐带和[]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3)、怀孕到第40周时,发育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中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 19、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在一段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与人为消除量相等。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植树造林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 C、实现碳中和是政府的职责,与个人生活无关 D、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 20、“村BA”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突然,一个篮球朝你迎面飞来,篮球反射过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形成物像和视觉的位置分别是( )
    A、晶状体,大脑皮层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瞳孔,视网膜 D、大脑皮层,视网膜
上一页 902 903 904 905 9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