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球上绝大部分氧气产生于(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正确表示草、羊、狼三种生物数量多少的图是
    A、 B、 C、 D、
  • 3、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 4、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发色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 5、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个鱼缸的所有金鱼 C、一条河流 D、一个植物园
  • 6、生活在沙漠中的梭梭树的种子只要遇到一点水,在两三个小时内就会生根发芽。这一现象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 7、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珊瑚礁 C、病毒 D、机器人
  • 8、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反应。它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通过传感器一行车电脑一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传感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D、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
  •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C、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胆汁能使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
  • 10、与白菜细胞相比,草履虫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               ⑤细胞核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④
  • 11、动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几年来,开江县大力助推“稻田十”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大闸蟹+小龙虾”“稻田+禽”“稻田+鱼+蛙”等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在靖安乡、甘棠镇已建成3.5万亩集美丽新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稻田十”田园综合体,采用“以渔养稻,以水养鱼,稻鱼共生”等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全程种养循环,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印着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标签的“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正排队发往成都、重庆、西安等地。

    材料二蜜蜂在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从而帮助植物顺利传粉。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动物带到远方。材料三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寄生植物几乎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些种类则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木贼科植物为寄主,对野生植物及农作物的生长极具威胁。

    (1)、材料一中,小龙虾和大闸蟹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然后再被生产者利用,说明小龙虾和大闸蟹在促进方面发挥作用,降低了稻田养殖的生产成本。
    (2)、材料一稻田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昆虫→青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大量捕杀青蛙,会导致害虫数量在短时间内
    (3)、材料二说明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顺利地 , 也能说明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
    (4)、材料三说明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
    (5)、根据以上材料,总结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的作用:
  • 12、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蝗虫有群居型(体表为黑色)和散居型(体表为绿色)两种,与散居型蝗虫相比,群居型蝗虫往往聚集成灾,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属于昆虫,体表有 ,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头部有 , 可用于摄食;胸部有三对和两对翅。
    (2)、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产生的某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散居型蝗虫,该物质能促进群居型蝗虫间的 , 有利于其迅速聚集。
    (3)、下图是测定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在一定时间内飞行圈数的装置和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 , 因此群居型蝗虫的危害范围更大。

       

  • 13、实验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1),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
    (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选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 因素的基础上的。
    (3)、该小组的同学将小白鼠A、C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图2)

    根据图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 ,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选填“强化”或“弱化”)。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是
  • 14、据甲、乙、丙三个图回答有关问题

       

    (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被称之为 , 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 , 该部分可绕过关节在不同的骨上。
    (2)、关节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主要起到        的作用。
    A、连接 B、支点 C、保护 D、支持
    (3)、图中的⑧是 , 其功能是将两骨牢固的连接起来,加上它外面有很多韧带存在,使关节十分牢固。
    (4)、在乙图所示的结构中,[ ]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缓冲两骨之间的震动。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的控制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
    (6)、若要产生丙图所示的动作,则需甲图中[ ]收缩和[ ]舒张。
    (7)、双手自然下垂时,(6)题所述两组肌肉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
  • 15、多数鸟类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下图图一是某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图二是鸟类的呼吸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鸟类身体呈 , 该体形为什么有利于飞行?
    (2)、鸟类体表覆盖有 , 具有飞行、保暖的作用;前肢变成 , 更有利于它的飞行。
    (3)、鸟类骨骼的哪些特点能够减轻体重?请你至少写出一条:
    (4)、鸟类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上;这对于飞行的意义是:
    (5)、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 ] , 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 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6)、该同学把消化道短也归纳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你认为合理吗? , 为什么?
  • 1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动物的社群(社会)行为(  )
    A、狼群中有首领、有分工 B、成群的麻雀在寻找食物 C、遇敌害时,蜜蜂群会疯狂的反击 D、蚁群分工合作
  • 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 B、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蚂蚁可以通过气味和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D、美国红雀喂鱼属于学习行为
  • 18、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   骨骼肌   肌腱 B、骨   肌腹   骨连接 C、骨   骨骼肌   关节 D、骨   肌腱   关节
  • 19、当你推铅球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都舒张 B、都收缩 C、舒张、收缩 D、收缩、舒张
  • 20、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动物头骨,该动物最可能是(       )

       

    A、野牛 B、梅花鹿 C、野狼 D、猫头鹰
上一页 798 799 800 801 8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