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生物试卷
-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四中文慧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新中学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大场中心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学期段测生物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街道一中、赛博中学等学校七年级上学期元旦联考生物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段测生物试卷(5)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段测生物试卷(4)
-
1、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时,选取若干籽粒饱满的蚕豆种子均分成四组,分别做如表所示处理,其它条件一致。为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的组合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①
常温+湿润土壤
②
常温+干燥土壤
③
冷藏+湿润土壤
④
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将一棵质量为2.3kg的柳树栽种在木桶中,只浇水。五年后称重,柳树的质量增加到了76.8kg,木桶中土壤的质量仅减少0.057kg。结合此实验和所学知识分析,柳树增重的因素不包括( )A、水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遵义湘江河中取样,发现了草履虫、衣藻等单细胞生物。下列结构可以区分草履虫和衣藻的是( )A、细胞膜 B、线粒体 C、细胞质 D、叶绿体
-
4、从结构层次上判断,枇杷的果实属于植物体的(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5、如图表示新个体产生的部分过程,其中表示受精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6、科学研究需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下列研究与方法对应恰当的是( )A、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文献法 B、查阅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观察法 C、统计绥阳双河溶洞中现有生物种类——调查法 D、用摄像机录制不同鸟类的运动姿态——实验法
-
7、应激性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应激性的是( )A、一棵幼苗生长成大树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蜻蜓在湖面上“点水”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
8、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图所示:
取乳煮沸→冷却过滤→取先成酪混合→保温→酪成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 , 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步骤。
(2)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
(3)分析上图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①灭菌不彻底 ②发酵时间过短 ③密封不严实
-
9、下列是五种微生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字母,________内填文字)(1)、图中A与B、C、D、E在结构上的区别是A , 它的繁殖方式是。(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B细胞内。(3)、图C能产生 ,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4)、平时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和肉类食品如果保存不当,会腐烂变质,食品保存的原理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5)、人们生活中酿酒和制作面包需要用到[ ]。
-
10、如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木板(①和②)、两条橡皮筋(③和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骨骼和肌肉模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①和②相当于;③和④相当于 , ⑤相当于。(2)、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3)、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用数字和箭头排序)。
-
1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观察下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填字母)(2)、E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 ,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3)、图D中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因为它的生殖发育特点是。(4)、F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常被称为“活化石”,请任意写出一条它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江西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记录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高等野生植物5117种。全省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数量,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例如: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内,喜食乌饭树叶、果以及苔藓的梅花鹿在林间嬉戏;武宁境内的40余万抹红豆杉在九岭山脉深藏;“灭绝种”小溪洞杜鹃在庐山植物园“复活”。赣鄱大地上,呈现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1)、材料中划线文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中的多样性。其实质上是多样性。(2)、梅花鹿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征,据此判断,梅花鹿属于动物。苔藓植物具有茎、叶和假根,靠繁殖后代。红豆杉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属于植物。(3)、在乌饭树和红豆杉中,与被子植物小溪洞杜鹃亲缘关系更近的是。(4)、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人类不能随意捕杀任何一种动物,是因为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3、对照下列植物分类检索表,对玉米、海带、葫芦藓、肾蕨、油松、豌豆六种植物进行分类,丁中的植物是( )A、玉米、豌豆 B、豌豆、葫芦藓 C、肾蕨、油松 D、海带、葫芦藓
-
14、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植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甲与上述哪一种物种的共同特征最多( )A、乙 B、丙 C、丁 D、戊
-
15、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2
10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绕道取食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 -
16、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交配
-
17、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之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结构②是骨骼肌 C、结构③和⑤合称为关节面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
18、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丙属于脊椎动物,乙属于无脊椎动物 B、甲是变温动物,乙和丙是恒温动物 C、甲的肺和皮肤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甲、乙、丙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
19、
探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田间,发现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老师告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
(1)做出假设:。(2)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②本实验选取的实验材料应该是 , (A刚从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菜青虫,B已经长大的菜青虫)理由是。
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 , 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
④将幼小的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中。
实验现象: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3)实验结论:。 -
20、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文国际频道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红薯放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猴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2)、“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而形成的。(3)、猫、狗和猕猴都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5)、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