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示意图,据图分析,生物进化的大致方向不包括(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动物到植物 D、从简单到复杂
  • 2、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需充入氧气 B、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C、B处取样检测到多种蛋白质和原始生命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 3、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育种过程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 B、抗病基因使小麦新品种在生存斗争中获得优势 C、小麦与牧草杂交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抗病、高产的性状 D、小麦新品种的抗病、高产等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影响
  • 4、工业上,把青霉产生青霉素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快速繁殖的特性生产青霉素,这种技术属于(  )
    A、组织培养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杂交技术
  • 5、把北京的圆白菜引种到西藏,叶球重量普遍增加;重新引种回北京,叶球重量又降低到原来水平,变异原因与此例相似的是(  )
    A、化学药剂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大幅提高 B、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产下白色幼虎 C、注射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体型变大 D、种植在向阳处的水稻稻穗比背阴处的饱满
  • 6、神舟十三号空中课堂展示了在太空的微重力作用下,心肌细胞有些功能和基因表征发生改变。关于心肌细胞的这种变异理解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的变异不可遗传 B、该心肌细胞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心肌细胞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D、心肌细胞在太空中发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 7、某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生殖细胞的是(  )

    A、 B、 C、 D、
  • 8、如图是塘水毛茛,它水下生长的叶片和在空气中的叶片形态不同。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下和水上叶片的基因不同 B、叶片形态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D、该现象说明基因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9、如图是某人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此人为女性 C、染色体在正常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共23对 D、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 10、小李同学整理了遗传相关知识概念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线粒体,②是双螺旋结构 B、④是基因,1个DNA分子上有1个基因 C、DNA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储存着遗传信息 D、1条染色体包含1个蛋白质分子和1个DNA分子
  • 11、生物创意节上,小李同学把一根白色长绳用多种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再把长绳缠绕成短棒状,长短不一的区段代表的是(  )
    A、DNA B、染色体 C、基因 D、蛋白质
  • 12、我国古人观察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记录在诗歌成语之中。下列对诗歌成语中关于生殖发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破茧成蝶——完全变态发育 B、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从幼虫化蛹未死亡 C、金蝉脱壳——不完全变态发育 D、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终生生活在水中
  • 13、“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B、青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C、青蛙生殖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
  •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的地下茎是藕,藕节上的不定芽可以发育成新个体,这属于(  )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
  • 15、我国是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下列关于种桑和养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桑树通过如图方式繁育优良品种要使其形成层紧密贴合 B、如图桑树所结果实性状与②砧木一致 C、若想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幼虫期 D、蚕在幼虫期对桑叶需求量最大
  • 16、三角梅的不同花色来自不同品种,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
    A、基因不同 B、光照强度不同 C、种植土壤不同 D、施用的肥料不同
  • 17、深圳花市上,一株三角梅上同时开出白、黄、红、粉、紫等多种颜色的“花”,吸引游客的驻足观赏。下列实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此相同的是(  )
    A、土豆的块茎繁殖 B、柿子的嫁接 C、草莓的组织培养 D、水稻的种子繁殖
  • 18、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下列有关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注重探究和实践 C、动植物、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学研究的唯一对象 D、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 19、鱼类是脊椎动物中低等类群,全世界约有2万余种,我国有2000多种。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体形呈 , 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
    (2)、图中⑦所示的“线”是 , 作用是
    (3)、图中①③④⑤⑥统称为 , 鱼通过它的协调作用以及的摆动提供动力进行游泳。
    (4)、鱼的呼吸器官是 , 鱼离开水不久后会死亡的原因是
  • 20、小龙虾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但网上有许多关于小龙虾生存在污水环境中摄取腐烂食物的传闻。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都不要再吃小龙虾了。小龙虾是否真如网上所传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些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探究:

    (1)、“小龙虾是虫还是虾?”小龙虾外形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小龙虾体表有坚韧的 , 还有都分节。由此判断,它在分类上属于动物。
    (2)、除了两个“大夹子”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以外,小龙虾体表的“壳”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这个“壳”还起到的作用。
    (3)、网上传言小龙虾爱吃腐烂的食物,针对这个传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

    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的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小龙虾爱吃腐烂的食物。

    ③设计实验并实施:如图乙所示,用透明的玻璃管设置一个Y形的迷宫,在A侧放置新鲜鱼块,B侧放置腐烂鱼块。将一只小龙虾放在Y形迷宫的底端,观察小龙虾的取食情况并记录。

    ④实验现象:经过近百次观察,发现小龙虾有99%的概率会爬向A侧取食新鲜鱼块。

    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老师认为同学们的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请你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近期有报道称,有人因过量食用小龙虾,导致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从而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出现肌痛、乏力、尿色加深等症状。原因可能与“洗虾粉”有关,也可能与小龙虾饲养环境相关,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如果你身边有喜食小龙虾的亲朋好友,你想给他们提出的建议是
上一页 612 613 614 615 6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