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动植物种类更是多种多样,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1)、每年公有大量游客来青岛游览,游客们在海底世界观赏各种鱼儿在水中自由游泳的快乐景象,为小鱼游泳提供动力的是
    (2)、极地海洋世界的海豚能够完成顶球、跳跃、算数等表演,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海豚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是
    (3)、金蝉、梭子蟹和虾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是体表有
    (4)、夏天在海边游泳的时候,有的同学被海蜇蜇伤了,滋味可是不好受。因为这类动物有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将毒液注入了体内所致,应用海水冲洗或肥皂水这样的碱性洗液冲洗、涂抹患处。
    (5)、去胶州野生动物园游玩会看到鳄的表演,有的同学因其既可于水中生活,也可于陆地生活,被误以为鳄是两栖类家族的一员,请列举鳄在生殖方面摆脱了水的限制的两条相关特点: , 因此这一类群开始算真正的陆地脊椎动物。
    (6)、驻足沿海栈桥,会看到成群的海鸥自由的飞翔。飞行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列举两条为海鸥飞行提供能量的相关生理特点
  • 2、在西藏羌塘等地生活的珍稀动物藏羚羊,每年5-7月成群结队迁徙至可可西里卓乃湖进行产崽。对于藏羚羊的这种行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 B、由藏羚羊的遗传物质决定 C、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 D、有利于该物种生存和繁衍
  • 3、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  )

    ①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有辅助呼吸的气囊

    ③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

    ④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⑤有运动的器官

    ⑥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 4、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 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
  • 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8×物镜,第二次使用20×目镜、45×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细胞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变小,视野变暗 C、细胞变大,视野变亮 D、细胞变小,视野变亮
  • 6、从小小的幼苗长成健壮的植株,我们会对它的生命潜力敬畏不已。以下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你分析作答:

       

    (1)、在叶芽发育过程中,[   ]发育成茎:[   ]发育侧芽,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了一段新的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图中标号②和[]。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水分通过标号[   ]所示部分运输而来,所需的二氧化碳从标号[   ]进入叶内,制造的糖类等 , 又运输到茎、根、果实等器官利用或储存。
    (3)、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的现象,应及时补充含的无机盐。
  • 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它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含(填结构名称)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3)西瓜有甜味,而山楂有酸味,带甜味或酸味物质存在于 .        

    (4)将菠菜浸泡在凉水中,水不会变绿,而将菠菜浸泡在开水中,水会变绿.原因是开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

  • 8、请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2)、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3)、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则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的缘故。
  • 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及其生物学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作物及时松土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B、大田农作物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C、连续阴雨天在大棚中补充光照可以降低呼吸作用 D、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 10、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容后,某同学记了笔记(见图),图中①与④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胚珠、果皮 D、子房、种子
  • 11、下列示意图可以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
    A、    B、    C、    D、   
  • 12、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 13、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结构⑤中含有叶绿素 B、图乙表示动物细胞,结构②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C、图中④是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 D、图甲、乙所示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1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生产者,①、②是消费者 B、②③两种生物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④→①→②→③ D、若消灭所有的③,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遭到破坏
  • 15、“葵花朵朵向太阳”的现象反映出的生物体的生命特征是(  )
    A、生物体的生长需要物质和能量 B、生物体都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C、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 16、小瑞在练习骑自行车时意外摔倒,导致膝盖皮肤轻微擦伤,幸好没有流血。他的父亲用碘伏擦拭了擦伤处,用碘伏擦拭伤处时感觉很疼。擦破的皮和感觉到疼的组织分别是(  )
    A、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 17、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提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 18、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形成了森林、湿地和海洋等多种生态结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19、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分布在我国四川、秦岭一带的大熊猫是世界级珍稀动物。

    野生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却主要以吃竹子为生。与普通的食肉目动物相似,其肠道的长度大概是身体的4倍,而一般植食性动物的肠道往往是身体的10~20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其消化系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蛋白质分解并吸收,而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纤维素,需要依赖肠道内的微生物将其分解。野生大熊猫肠道中也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但由于肠道较短,对植物中营养的利用率远低于真正的机食性动物。因此,为了满足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野外生活的大熊猫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为了达到长期保护大熊猫的目的,人们尝试将圈养保护的大熊猫放归野外。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种类丰富,主要由高蛋白、高热量的精饲料构成。研究发现,圈养大熊猫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较多,有利于肠道对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野生大熊猫多以竹子为食,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较低,梭菌较多,这更有利于对纤维素的分解。放归野外后,大熊猫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肠道微生物也会发生较大波动。有些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芽孢杆菌或酵母菌数量增加,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导致大熊猫死亡。

    目前,研究人员加强了圈养大熊猫放归前过渡期的野化训练,并开展放归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使大熊猫的成活率得到提高。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由下图可知,与眼镜熊相比,大熊猫与小熊猫的亲缘关系更
    (2)、野生大熊猫的肠道内梭菌数量较多,可以将分解,供大熊猫吸收利用。梭菌与大熊猫是关系。
    (3)、肠道内的酵母菌或芽孢杆菌大量增多会导致放归的大熊猫患肠道疾病。与芽孢杆菌不同,酵母菌属于生物(填“原核”或“真核”),因此防治疾病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4)、在放归前,需要帮助大熊猫做好适应野外生活的准备。结合上文内容,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 20、“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同学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

    ①准备三个相同大小的锥形瓶、150毫升左右的牛肉汤和消毒棉球等实验用具;

    ②实验前往三个锥形瓶里各注入50毫升牛肉汤并高温煮沸;

    ③将三个锥形瓶进行编号分组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条件及现象

    甲组

    乙组

    丙组

    瓶口

    用消毒棉球塞住

    敞开

    敞开

    温度

    20℃

    5℃

    20℃

    放置三天

    牛肉汤不变质

    牛肉汤不变质

    牛肉汤变质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高温煮沸锥形瓶里的牛肉汤,目的是
    (2)、乙组和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请你推测食品腐败的原因是
    (4)、分析甲组和丙组实验结果可知,除了细菌能引起牛肉汤变质外,还有也能引起牛肉汤变质,这些微生物的生活常常导致食品腐败、使人患病,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可量的损失,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
上一页 608 609 610 611 6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