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 2、下列古诗词中描写裸子植物的是(       )
    A、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 3、小红在参加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利用相关材料制作黄瓜叶肉细胞模型,若模拟此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最合理的材料是(       )
    A、绿色太阳能电池板 B、褐色橡皮泥 C、装满水的透明塑料袋 D、透明玻璃板
  • 4、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 5、桫椤喜欢阴湿环境,植株高大且有根、茎、叶等器官,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种子植物
  • 6、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吃43000个细菌,由此可见草履虫可以在哪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A、疾病防治 B、鱼类养殖 C、污水净化 D、食品发酵
  • 7、小敏取宝圣湖水制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生物,此方法属于(       )
    A、比较法 B、观察法 C、分析法 D、调查法
  • 8、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常见于腐败的植物及果子周围,其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数量变化的规律是(       )
    A、n→n→n B、n→2n→n C、n→2n→4n D、2n→n→2n
  • 9、小新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结构①是细胞壁 B、结构②是液泡 C、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D、细胞的生活只需要水和营养物质即可
  • 10、“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稻虾共作”是我省广泛实施的富民工程,这项工程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是“稻虾共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稻虾田是一个生态系统 B、该稻虾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C、若该稻虾田里的野生青蛙被大量捕捉,不会影响其自动调节能力 D、若该稻虾田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 11、我国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控制人脸部特征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
    A、线粒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2、下列是生物圈中的一些常见的生物,其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月季和蜜蜂 B、蝗虫和玉米 C、水稻和小麦 D、流感病毒和香菇
  • 1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在阳光下生长 B、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C、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D、青蛙入冬后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
  • 14、廷伯根研究自然环境中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时发现,幼雏饥饿总是啄亲鸟的喙,为探究引起雏鸟这种行为的原因,廷伯根利用模型进行探究,模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廷伯根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B、廷伯根的研究方法不是实验法 C、银鸥幼雏求食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D、银鸥幼雏啄亲鸟喙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啄上的红斑引起的
  • 15、如图表示关节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表示骨骼肌 B、同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⑤使关节很牢固 D、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16、从人体的结构层次看,血液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17、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形象地描绘了花生果实的组成。下列关于花生果实的组成及发育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 18、下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伸缩泡,能排出多余水分 B、②为纤毛,依靠它进行繁殖 C、③为口沟,能进行气体交换 D、④为表膜,能排出食物残渣
  • 19、蝗虫比蚯蚓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④气门用于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①、②、③、④的标签,在4个罐头底各放2张纸巾,在纸巾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子,其它操作及结果如下: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阳光下

    阳光下

    温度(℃)

    20

    2

    20

    20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潮湿

    浸没种子

    干燥

    发芽率

    90%

    0

    0

    0

    (1)、①号瓶与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①号瓶和③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该对照实验的对照组是号瓶。
    (3)、测种子萌发率时,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做多组实验得到多个萌发率,需求出
    (4)、判断②号瓶和④号瓶能否形成对照实验,并说出理由。
    (5)、①号瓶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原因可能是种子(写一个即可)。
上一页 591 592 593 594 5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