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鼻是呼吸道的起始器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鼻腔反复出血需及时就医 B、为使气体进出顺畅应去除全部鼻毛 C、用力排鼻涕可能导致鼻腔内毛细血管破裂 D、频繁抠鼻孔可能损伤鼻黏膜使病菌容易入侵
  • 2、干旱环境中,沙鼠的尿液浓度是血浆浓度的17倍,这与沙鼠体内某结构重吸收水的能力有关。该结构是(   )
    A、入球小动脉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 3、心脏骤停时,可采用胸外按压进行急救。向下按压可帮助心脏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与这两种动脉相连的心脏结构分别是(   )

    A、左心房和右心房 B、左心室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左心室 D、右心房和右心室
  • 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碳氧平衡有重要影响。下列做法不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
    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携带环保袋购物 C、用一次性餐具就餐 D、利用风能发电
  • 5、将某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取一片叶进行处理,如图一所示。将装置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取出叶,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①处不变蓝,②处变蓝,如图二所示。该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淀粉
  • 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儿童患水痘康复后,少量病毒潜伏在体内。成年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可能引发带状疱疹。接种特定疫苗能有效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可能患水痘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需在细胞内繁殖 C、勤洗手是切断该病毒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 D、注射特定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原
  • 7、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食物的酸、甜、苦、咸等刺激,是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神经中枢
  • 8、某校举办关于中学生健康生活的演讲比赛,下列观点不合理的是(   )
    A、体重管理,避免肥胖 B、充足睡眠,精力充沛 C、随意用药,疾病自治 D、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 9、同学们在草地旁发现一种长有成串紫色浆果的植物,查阅资料获知,该植物原产于美洲,中文名为垂序商陆,属于外来入侵植物。下列关于垂序商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危害本土植物 B、出现要及时清除 C、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应对其进行定期普查和监测
  • 10、某同学通过研究气孔数量及分布对叶片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的影响,建立了下列四种叶片横切模型,其中表示相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最多的是(   )
    A、 B、 C、 D、
  • 11、河北赤城进行生态修复,让荒山披绿,金雕在此筑巢、育雏,该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雕体温不恒定 B、捕杀金雕属于违法行为 C、金雕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D、生态修复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2、我国是世界上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柿的食用部分称为柿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柿的叶芽发育成茎和叶 B、水分通过导管运入柿果 C、有机物通过筛管运入柿果 D、柿果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 13、为研究玉米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研究人员将玉米种子随机平分为四组,置于不同温度下培养,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测算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速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胚乳为胚根、胚芽生长提供营养 B、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四种温度下胚根的生长速度都高于胚芽 D、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
  • 14、生物学实践小组到食用菌种植场调查,观察到该种植场用枯木干培养滑子蘑。下列关于滑子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由许多菌丝构成 C、可通过孢子繁殖 D、能吸收枯木干中的有机物
  • 15、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大多属于禾本科植物。下图为某禾本科植物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结构。受精卵发育成胚的场所位于(   )

    A、 B、 C、 D、
  • 16、“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下图为河北博物院珍藏的文物——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该文物造型是一只威猛的虎咬着一只鹿,呈现出虎与鹿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共生
  • 17、下图为某个植物细胞部分生命过程示意图。该过程指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死亡
  • 18、“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下列细胞结构中,雁不具有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9、小东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①②各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均下降10度

    ③④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一段时间后(水温保持不变),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中判断金鱼的呼吸快慢的依据是
    (3)、烧杯①②、烧杯③④和烧杯⑤⑥都是相同的两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实验过程中观察与记录金鱼呼吸频率时,水温应尽可能保持不变,是为了
    (5)、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由口吞入的水与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比较,其成分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 20、“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I.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实验中的变量是 , 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 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5)、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写出一种即可)。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