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下图为河北博物院珍藏的文物——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该文物造型是一只威猛的虎咬着一只鹿,呈现出虎与鹿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共生
  • 2、下图为某个植物细胞部分生命过程示意图。该过程指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死亡
  • 3、“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下列细胞结构中,雁不具有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4、小东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①②各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均下降10度

    ③④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一段时间后(水温保持不变),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中判断金鱼的呼吸快慢的依据是
    (3)、烧杯①②、烧杯③④和烧杯⑤⑥都是相同的两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实验过程中观察与记录金鱼呼吸频率时,水温应尽可能保持不变,是为了
    (5)、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由口吞入的水与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比较,其成分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 5、“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I.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吗?
    (2)、实验中的变量是 , 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 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5)、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写出一种即可)。
  • 6、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是 , 它在运动中起作用;B是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   ]内的滑液和(填数字)。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用相关数字排序)。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处于收缩状态。
  • 7、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蚯蚓时,用手抚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是因为蚯蚓有小突起,是
    (2)、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3)、鸟类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里进行气体交换。
    (4)、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叫做
    (5)、人们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将空气中的氨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6)、家庭制作甜酒,保温的目的是 , 酿酒过程中,需要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
  • 8、如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 ,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为
    (2)、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选填“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是图中(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保存,利用的原理是
  • 9、观察下面几种动物,回答问题:

    (1)、上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2)、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这是因为它体表覆盖 , 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3)、青蛙幼体用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可辅助呼吸。
    (4)、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肺内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生物是图中的
    (5)、虎的牙齿与下图(填字母)所示更接近,这与它的食性为食性有关。

  • 10、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与人类关系密切,以下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其制作泡菜,要使泡菜坛内氧气充足 B、它是单细胞真菌 C、通过产生芽泡来繁殖后代 D、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 11、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咀嚼食物 B、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C、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D、哺乳动物体表都被毛
  • 12、生物名称真难认,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可能是鱼。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下列动物中哪一种是鱼?(       )
    A、鱿鱼 B、泥鳅 C、鲍鱼 D、鲸鱼
  • 13、下列关于蝗虫的结构、发育及蝗灾防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B、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 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D、蝗虫的发育先后会经历“作茧自缚”和“金蝉脱壳”的过程
  • 14、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B、①是食道 C、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 15、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飘散着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B、都是单细胞生物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都对人类有害的
  • 16、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

    (1)、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

    ①若该物质是肉汁,则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侧液滴运动。

    ②若该物质是食盐,则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侧液滴运动。

    ③若该物质是清水,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填“明显”或“不明显)。

    (2)、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 , 逃避(填“有利刺激”或“不利刺激”)。
    (3)、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作用。
  • 17、以下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由图甲可知,藻类(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图乙为植物,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容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入,可以作为
    (3)、图丙为植物。
    (4)、图乙中B结构为 , 只起作用,具有输导组织的是图
    (5)、甲乙丙三类植物都依靠繁殖。
  • 18、图中,A~F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A]开始的。
    (2)、细胞A经过①细胞分裂和②两个过程形成了C,在②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
    (3)、D属于的结构层次是 , 人体比植物体多了这个结构层次。
    (4)、胃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通过收缩、蠕动消化食物,说明胃可能含有组织;有胃病的人感到胃痛,说明胃中可能含有组织;如果胃出血,说明胃中含有组织。
  • 19、下图为两类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2)、写出图中所示细胞部分结构的名称:②;⑥
    (3)、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填序号)。
    (4)、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填序号)。
    (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填序号)。
    (6)、对动植物细胞画图时,较暗的地方应该用表示。
  • 20、下图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显微镜中起放大物象作用的结构是[1]和[5]
    (2)、图乙表示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填序号)。
    (3)、观察临时装片时,想实现图丙中由A到B的效果,应先向移动装片,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然后,由B到D,需要先转动[4] , 换成高倍物镜,然后调节[3] , 使物像更清晰。
    (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特有的是
上一页 196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