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中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青春期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人的生殖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训练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人类的肠道可以消化大鱼大肉,却不能消化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蛔虫不能被人消化的原因是( )A、蛔虫体表细胞壁增厚 B、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蛔虫能分泌抗消化液的物质
-
2、扁形动物具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等主要特征。下列生物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 B、血吸虫 C、珊瑚虫 D、猪肉绦虫
-
3、如图是乐乐同学绘制的油菜结构层次图和人体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通过经过[a]过程,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非常明显,它是由和蛋白质组成。(2)、图一中的丙与图二中的(填字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都是通过细胞(生理过程)而产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3)、人的皮肤与图二中的(填字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按照一定次序组合而成的。(5)、有同学认为所有生命都具有b过程,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
4、
某生物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草履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以草履虫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活动一:获得草履虫
(1)同学们去野外采集了一瓶池塘水,该池塘水中不仅有草履虫,还有许多其他生物。查阅资料后发现:草履虫较其他生物对牛肉汁更敏感。于是同学们采取下图所示操作,一段时间后,草履虫会聚集在(选填“A”或“B”)中,使用毛细吸管收集培养即可,这是利用了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活动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
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草履虫放到加有菠菜汁的烧杯中进行培养,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内填图中序号)。
(2)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从培养液的(选填“表层”或“底层”)吸取的液滴中草履虫数量较多。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
(3)在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太亮,应调节图一中的[②]和[]使视野变暗,此时观察到草履虫靠图二中[⑤]的摆动旋转前进,继续观察草履虫的结构时,看到它体内某一结构被染成了绿色,该结构最可能是[]。

活动三:探究不同培养液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
(4)为了更好地培养草履虫,该实验小组的同学配制了不同种类的培养液来探究其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配制培养液:分别配制玉米粒培养液、熟鸡蛋黄培养液、奶粉培养液各100mL。
②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液,用毛细吸管各接种10只草履虫,在25℃的恒温培养箱中持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培养液的种类
达到高峰时所需时间/天
达到高峰时数量/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
玉米粒培养液
7
576
36
熟鸡蛋黄培养液
25
860
58
奶粉培养液
20
721
48
a.在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草履虫,每天定时取样计数,以上操作遵循了探究实验的原则。
b.由实验结果可知三种培养液均能用来培养草履虫,若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最适宜的是培养液;若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都有草履虫可以观察,最适宜的是培养液。
-
5、
据图回答:

(一)图1、图2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2)图1制作临时装片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将图2的甲换成乙,视野会变(选填“亮”或“暗”)。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结构是 , 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二)图3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5)图(甲/乙)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
(6)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填序号),其主要作用是。
-
6、在学习生物的特征时,某班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调查了校园中的生物种类,并对生物进行了观察,如紫荆花、月季、含羞草、麻雀、蘑菇、蚂蚱、小鱼等。(1)、要做好观察,首先要确定 , 明确观察对象。(2)、在观察过程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的名称 B、观察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 C、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3)、草坪上,麻雀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4)、雨后,草丛中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这体现了生物能。(5)、常在学校食堂觅食的那只母猫,生3只小猫,这体现了生物能。(6)、池塘中的小鱼欢快的游来游去,它们的口和鳃盖一直不停的交替张合,这体现了生物能进行的特征。(7)、草丛中的小鸟被惊扰后迅速飞走,这体现了生物能对作出反应。(8)、同一株枝条上的月季的花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的特性。(9)、以上生物都是由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是有一类生物除外,它是。
-
7、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鱼类的饵料 B、结构简单 C、造成赤潮 D、都危害人类的健康
-
8、“蒲苇纫如丝。”这里的“蒲”指的是香蒲(如图),其叶细长柔韧,不易被折断,被用来编织蒲席。与香蒲叶柔韧、不易被折断这一特性有关的组织主要是(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机械组织 D、薄壁组织 -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苏软诗作《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桃花开放,鸭子在水中游戏,河滩上芦苇抽芽、蒌蒿满地,又恰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河豚游动缓慢,当受到威胁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竹叶细胞与河豚肌肉细胞所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A、线粒体、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2)、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芦苇与河豚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系统 B、构成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河豚受威胁时的身体变化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蒌蒿的叶表皮和河豚皮肤表层都属于保护组织
-
10、2023年,西北农林大学培育了我国首批体细胞克隆牛,破解了我国奶牛良种依赖国外的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牛①提供了去核卵细胞 B、牛②提供了细胞核 C、牛③是“小牛”的代孕母亲 D、“小牛”的遗传物质与牛①完全一致 -
11、客家酿苦瓜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道传统民肴,主要食材是猪肉和苦瓜。与苦瓜细胞相比,猪肉细胞中缺少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③④② -
13、下图为显微镜下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染色不充分 C、细胞未涂抹均匀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
14、小秦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视野却一片漆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对好光 B、手掌太脏 C、手掌不透光 D、手掌过大
-
15、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通过纤毛运动 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有些生命活动不能独立完成 -
16、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下列空间站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航天员开展天宫课堂进行授课 B、航天员在太空厨房中加热饭菜 C、太空厨房的空气循环系统制造氧气 D、太空菜园中的生菜种子长成幼苗
-
17、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②酿酒③制醋④生产青霉素⑤发酵沼气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⑤ -
18、猪肉价格上涨是现在大家的热门话题,非洲猪瘟传染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单细胞结构的生物,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B、可以利用培养基来培养非洲猪瘟病毒,然后对其进行研究 C、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D、病毒在繁殖时,自身的遗传物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19、以下是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能制造有机物 B、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
20、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为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实验小组将白蚁平均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培养温度
9℃
4℃
1℃
-1℃
-3℃
白蚁数(只)
20
20
20
20
20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30天内未死亡
28天
14天
9天
7天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变量是。(2)、饲养白蚁所用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以达到的目的。(3)、每组都选择了20只白蚁而不是1只白蚁是为了。(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 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有赤道地区的白蚁数量比两极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