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中山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青春期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人的生殖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训练
-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科学家确定某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的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
-
2、我们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北京猿人 B、狒狒 C、山顶洞人 D、森林古猿
-
3、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杜鹃不营巢,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鹃雏孵化出来之后,将莺雏挤出巢外,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
资料二:麻雀是鸟纲雀形目文鸟科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一度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麻雀远远地看见田地里竖起的稻草人就会离去。但是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消灭麻雀后谷物产量不升反降。
资料三:庞大的蜜蜂群体中,蜂王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蜂唯一的任务是与蜂王交配,工蜂承担建造蜂巢、采集花蜜、饲喂幼虫及蜂王等工作。工蜂外出发现花蜜或花粉归巢时,到蜂群当中,一边激烈地振动着腹部,一边按“8”字形步行作盘旋行动,通过复杂的“舞蹈”语言,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1)、资料一中,莺的孵卵育雏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2)、资料二中,麻雀远远地看见田地里竖起的稻草人就会离去属于行为。消灭麻雀后谷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重要作用。(3)、资料三中,蜜蜂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说明蜜蜂群体具有行为。工蜂之间通过(填“动作”、“声音”或“气味”)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
4、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睡眠不足真的对学习能力有影响吗?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2)、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3)、对比A、B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兴趣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另一兴趣小组以小乌龟为实验对象,也进行了此实验,发现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所用时间都比小鼠多。通过分析两个小组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 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蚕卵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桑叶,另一端放置一些樟树叶,将家蚕的幼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家蚕的幼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1)、实验用的家蚕要从虫卵开始培养,而不用已经孵化并生长了一段时间的幼蚕的理由是:。(2)、实验选取与桑叶形态相似的樟树叶,而不选取其他植物的叶片(如白菜叶),这样可以排除家蚕是依靠来辨别食物的可能。(3)、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10只,原因是。
-
6、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一举包揽5枚金牌,又一次展现了国乒的完美战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促使图一中的(填序号)分泌滑液,减少摩擦,同时热身还能减少①从(填文字)中滑脱出来的概率,有效预防脱臼。(2)、图二中⑥、⑦所示为骨骼肌,骨骼肌中间的较粗的部分叫 , 两端的较细的部分叫。(3)、图三所示,运动员发球前右手屈肘时,他的⑦处于 状态。(4)、乒乓球运动可锻炼手臂、腰、腿等多个部位,但训练过度可能会对关节造成伤害,导致图一中①和④表面的(填文字)磨损,降低关节的灵活性。
-
7、呼吸是生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基本相似。请梳理比较而后回答:(1)、与A相比,C已进化出专门的呼吸器官[ ]。(2)、B体表涂凡士林后很快会死亡,原因是它靠呼吸,该结构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是其中有。(3)、D头部置于水中不会窒息而死,因为它腹部的是气体进出的门户。(4)、E呼吸系统独特,发达的[ ]与肺相通,可辅助呼吸。
-
8、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兔和鼠以草为食,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动物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分解后,又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被草利用,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A、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为人类提供食物 D、能制造有机物,供其他动物摄取
-
9、青蛙不能长时间潜伏在水中,主要原因是( )A、鳃的结构不如鱼的完整 B、体温不够恒定 C、需要从空气中获取氧气 D、需要从陆地上获取食物
-
10、2023年,两栖动物研究中心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气候变化下超过300种两栖类的栖息地可能会完全丧失。两栖动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包括( )A、将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 B、幼体用鳃呼吸 C、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D、以上几项均是
-
11、《天工开物》记载:“凡珍珠必产蚌腹……经年最久,乃为至宝。”下列结构中,与珍珠形成有关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入水管 D、足
-
12、通过“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发现能够感知水流和水温,测定方位,帮助鲫鱼避开障碍物的结构是( )A、侧线 B、尾 C、鳃 D、鳔
-
13、海萤是生活在海湾里的一种浮游生物,夜间能闪闪发光,体长约3毫米,身体可分为头、胸部,有2对触角和4对足。根据以上特点判断,该生物属于(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
-
14、蜗牛的身体柔软,外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爬行时头部有两个像牛角那样的触角,故名蜗牛,下列有关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软体动物 B、依靠足运动 C、用鳃呼吸 D、蜗牛的外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物形成的
-
15、学习小组在观察一种动物时,发现它的身体呈长条形,有的同学说它是环节动物,有的同学说它是线虫动物。你认为区别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依据主要是( )A、能否自由活动 B、身体是否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C、是否有口有肛门 D、身体是否分节
-
16、血吸虫病曾在中国广泛流行,严重影响生产力和民众健康。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切断传播途径、灭除中间宿主、早期发现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中国成为防治血吸虫病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现血吸虫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下列关于血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吸虫属于腔肠动物 B、身体背腹扁平 C、身体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纹沼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
17、小明同学想采集一些水螅作为观察材料,下面四个地点中他去哪里更容易找到水螅( )A、湿润的土壤 B、缓流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 C、宿有藻类的浅海 D、缓流的石块下
-
18、桃花水母是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记录11种,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下列有关桃花水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外套膜 B、体壁有三层,运动器官是足 C、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触手处尤多 D、食物从口入,消化后的残渣从肛门排出
-
19、某动物园的节肢动物馆想举办一次昆虫展,下列能入选的是( )A、蚊子、蝴蝶 B、河虾、蟋蟀 C、蝗虫、蜈蚣 D、蜜蜂、蜘蛛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澳紫菜:南澳三宝之一,产于东涌、西涌、东山等海岸,又叫海紫菜。南澳出产的野生紫菜菜片薄嫩,味道鲜甜可口,光泽紫黑透明,所含蛋白质、碘、磷、钙等营养物质甚为丰富
材料二:拳头菜:植株高可达1米。根发达,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秆色。顶端有孢子囊,呈小拳头状。因此得名拳头菜。
材料三:开心果:学名为阿月浑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和维生素等五大营养,是高档的坚果类食品,其干果富含脂肪和多种营养物质,它最大的特点是雌雄异株,就是有的树上开雌花,有的树上开雄花。果实长圆形,长达2厘米,径约1厘米。
(1)、材料一中,南澳紫菜属于植物,其形态结构上没有的分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拳头菜属于植物。(3)、有人说“开心果”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白果”(银杏种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填是/否)。请从它们的形态结构上分析,并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