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桑蚕文化是我国农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研人员对家蚕有着深入的研究。

    (1)、 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叶可养蚕,果可食用。图1为桑的雌花序及放大的雌花,其中结构①为 , 经过传粉和过程后可发育成桑的果实,即桑椹(图2)。
    (2)、 桑叶是饲养家蚕的常用饲料。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要经历四个时期,在期会不吃不动,被茧包裹,结茧率的高低影响着蚕丝产量。
    (3)、 科研人员尝试用其他植物叶部分代替桑叶来饲喂家蚕,并统计了结茧率(如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进行饲喂优势明显。

     食物配比 

     结茧率 

     50%莴苣叶+50%桑叶 

     76% 

     50%甘蓝叶+50%桑叶 

     72% 

     全桑叶 

     97% 

    (4)、 在上述实验中,还发现家蚕对于其他2种植物的叶进食量较少。进一步研究得知,家蚕Ⅲ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与其味觉形成有关,使其对苦味十分敏感,进而拒食有苦味的叶片,呈现寡食性;若该基因发生改变,寡食性家蚕就会出现广食性,这说明
    (5)、 家蚕的寡食性和广食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利用纯种寡食性蚕和纯种广食性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3,据此判断寡食性是性性状。

    (6)、 自然界中,苦味往往代表着毒性,苦味越重毒性越大;而绝大多数野生蚕都是具有A基因的寡食性蚕,请你从进化的角度推测其原因是
  • 2、乐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制作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生态瓶”跨学科实践活动,以下为乐乐进行生态瓶制作及观察的记录单。

    (1)、 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其中每种生物各司其职。瓶中的金鱼藻可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必需的和能量;多种生物间构成的捕食关系如图1,请写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泥沙中含有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者。

    (2)、 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共同制作了评价量规,如下表。
    评价维度评价等级
    ABC
    科学性生物组成成分齐全缺少一种成分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
    光照条件散射光直射光没有光照
    稳定性水质及生物存活情况14 天时水质清澈,生物均存活14 天时水质浑浊,有生物死亡<14 天,水质特别浑浊,生物全部死亡
     

    ① 据表中信息,该生态瓶科学性中“生物组成”这一维度的评价等级为 , 依据是

    ② 据表中信息,该生态瓶“稳定性”这一维度的评价等级为B,生态系统濒临崩溃,说明该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的。

    (3)、 为延长生态瓶维持的时间,请你从生态瓶的空间大小、生物配比及其他非生物因素中任选一个角度,帮助乐乐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 3、水熊虫是一种可以在水中自由漫步的微小生物。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可搭载药物的仿水熊虫微纳机器人,能够在血管中高速运动并进行药物的精准递送。
    (1)、 为实现微纳机器人在血液中既能“跑得快”又能“停得住”,科研人员做了以下设计(图1)。

    ① 微纳机器人外部的刺突状结构模拟了水熊虫的 , 有利于其在血液中高效运动;同时由磁场调控技术实现长时间准确驻停。

    ② 用红细胞膜包裹微纳机器人,避免了其被人体血液中的细胞识别为“异物”,引发排异反应。

    (2)、 科研人员选择兔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医用导管将搭载药物的微纳机器人注入兔的颈静脉,连接医学成像系统来观察其工作情况(图2)。

    ① 选择从颈静脉注射是因为其管径较大,血流速度相对于颈动脉较 , 可为微纳机器人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② 颈静脉中的血液会经上腔静脉流入心脏的;据图2可知,在本实验中,微纳机器人需要(顺着/逆着)血流方向,将药物精准送达患处,这样可(增加/减少)药物在全身血液循环中的扩散。

    (3)、 该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若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考虑的问题有
  • 4、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沉水植物细叶蜈蚣草( Egeria najas)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展开了探究实验。

    (1)、 在3个盛有50mL清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片大小且健壮的细叶蜈蚣草叶片,记为A、B、C三组。将三组实验按图2的方式摆放,每组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不同,使得每组间不同。
    (2)、 实验开始时,每组叶片均沉在水底。随后在叶子周围陆续观察到许多细小的气泡,这是细叶蜈蚣草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气体)。随着这种气体逐渐增多,叶片出现上浮现象,实验结果如表1,由此说明

     组别 

     A组 

     B组 

     C组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上浮叶片数量 

     8片 

     6片 

     3片 

    (3)、 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其他因素,向水中大量吹气后(图3),放入叶片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叶片上浮的速度和数量均有所提升,请分析其原因是
    (4)、 除上述2个影响因素外,你认为也可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 5、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酸奶 B、绿豆汤 C、腐乳 D、米酒
  • 6、参观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生物进化的趋势都是由陆生到水生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 7、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 B、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C、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 D、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 8、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卵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中结合 C、胚胎在女性卵巢中生长发育 D、胎儿所需营养经胎盘从母体获得
  • 9、为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注射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 10、运动不当容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损伤的部位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 11、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能成像并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视神经
  • 12、膝跳反射可以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D、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不能完成
  • 13、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直接影响肾小管(        )
    A、滤过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贮存尿液 D、排出尿液
  • 14、下列关于人体肺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 15、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静脉的血管。与其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管内血流速度快 B、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数量多,分布广 D、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 16、平衡膳食最大程度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保证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平衡膳食的是(        )
    A、不吃早餐,偏食挑食 B、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C、规律进餐,适量饮水 D、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 17、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可在①中初步分解 B、②可以将淀粉完全消化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 D、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④
  • 18、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甲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 C、甲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 D、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19、把月季枝条插入土壤中可以长出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为(        )
    A、营养生殖 B、种子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 20、用黄豆种子发豆芽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 B、提供适宜的发芽温度 C、种子始终浸没在水中 D、发芽过程保持通风透气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