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
2、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渗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A、树皮 B、筛管 C、筛管和导管 D、导管
-
3、你在实验中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
-
4、蒸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
5、 你认为实验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
6、 导管是由什么构成的?
-
7、为什么根尖的成熟区是植物体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
8、植物体吸收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是什么?
-
9、气孔是由一对围成的空腔
-
10、蒸腾作用的定义
-
11、导管是由构成的
-
12、植物体吸收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
13、生物小组的同学们用香蕉的果肉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酒,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将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如下图所示,①-④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复2—3次的目的是使碘酒浸润标本的全部 B、被染成明显黄色的结构③是细胞核 C、香蕉果肉细胞仅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D、细胞内有许多蓝紫色颗粒④,说明香蕉果肉中含有淀粉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把森林、草原、荒山等都开垦成农田 C、为了蔬菜增产,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
-
15、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关注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挑食和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相对应的是(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 B、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
16、如图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着床 B、c出生时,性别才能确定 C、从a→b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D、“试管婴儿”技术指b→c过程在试管中完成
-
17、将白色洋桔梗枝条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用镊子从茎的纵剖面上撕取被染色的部分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红的结构是( )A、表皮 B、导管 C、筛管 D、导管和筛管
-
18、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萎蔫的空心菜浸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 B、新鲜的黄瓜放入浓盐水中会变得软缩 C、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叶脉会变红 D、将小麦种子放在黑暗环境中萌发形成的幼苗叶为绿色
-
19、鹦鹉螺(如图1)贝壳呈螺旋形,表面光滑,大而厚,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它通过控制壳室内的气体和液体的体积来调节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贝壳结构和浮潜方式为潜艇的设计提供了灵感。请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信息判断,鹦鹉螺在分类上属于(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2)、如图2为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原理。下列类比不恰当的是( )A、贝壳表面光滑具弧度——潜艇艇体的曲线设计 B、贝壳强度和韧性高——潜艇使用耐高压材料 C、鹦鹉螺具有许多壳室——潜艇的水舱 D、鹦鹉螺排出气体吸入海水——潜艇的上浮
-
20、中国先民最早掌握养蚕技术,创造出了灿烂的丝绸文化。为了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某校开展了《美丽中国蚕》的生物实践活动,并利用摄像机记录饲养家蚕的整个过程。下图是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分析据图回答:(1)、从家蚕的整个发育过程看,其个体发育属于发育,与蝗虫相比其发育过程多了[ ]期。(2)、家蚕属于动物。利用摄像机记录饲养家蚕的整个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填“调查法”或“观察法”)。(3)、活动中同学们对家蚕卵孵化率进行了探究。取三组,每组100粒蚕卵,在喂养温度不同而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
组别
①
②
③
蚕卵数(粒)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①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
②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
③每组控制蚕卵数相同以及喂养情况一致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