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不同生活 方式的反映。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    )。
    A、既通风又防潮的干栏式房屋里 B、方便搭建和拆卸的蒙古包里 C、用牛粪、泥土建造的“牛粪屋”里
  • 2、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是(     )。
    A、握手 B、贴面礼 C、双手合十,头向前微倾
  • 3、岑溪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下列哪个行为是保护家乡环境的表现(    )。
    A、对花岗岩废料乱堆乱放视而不见 B、做岑溪环境保护的宣讲员 C、往义昌江乱扔垃圾
  • 4、国际奥林匹克的标志五环代表(     )。
    A、五种不同的颜色 B、奥运会比赛很精彩 C、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运动员的会聚
  • 5、我国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     )。
    A、天眼 B、阿雷西博 C、埃费尔斯伯格
  •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废墟遗址, 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是(     )。
    A、三星堆 B、殷墟 C、兵马俑
  • 7、我们要学会宽容,下列哪种行为最值得宽容(     )。
    A、刘青经常欺负并嘲讽刚转来的新同学 B、小轩和小伙伴不听劝告在竹林里玩火 C、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小龙的脚被人不小心踩了一下
  • 8、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进行垃圾分类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开汽车
  • 9、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B、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改变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C、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但是有时也会有坏处
  • 10、美国有感恩节,德国有妇女狂欢节,中国有春节,这说明(     )。
    A、世界各国没有相同的文化习俗 B、西方的节日更多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 11、我们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下面必须要反思的一项是(     )。
    A、我上数学课听得特别认真 B、我在演讲比赛中获奖了,很开心 C、今天已经是我这个学期第三次忘记带美术工具来学校了
  • 12、祖国有56个民族,风土人情各具特色,我们要了解差异,学会(     )。
    A、消除差异 B、尊重差异 C、排斥差异
  • 13、我们要学会尊重,下列不是尊重自己的表现是(     )。
    A、维护自己的形象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盲目自我贬低
  • 14、小花小学毕业了,父母要她打工,不让她读初中,这是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协调各国共同应对疫情,提供疫情信息和防控建议,组织国际合作开展疫苗研发等。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派出维和部队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中国还向一些战乱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1)、材料一中,世界卫生组织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它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哪些努力?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人们见面时习惯握手;在泰国,人们见面时行合十礼;在非洲,有的部落见面时会互相碰鼻子。

    材料二:中国的春节,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西方的圣诞节,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互赠礼物、吃火鸡。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       )不同。
    A、饮食文化 B、建筑风格 C、见面礼仪
    (2)、材料二说明了不同国家的(      )不同。
    A、传统节日 B、宗教信仰 C、科技发展
    (3)、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做?
  • 17、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 18、请举例说明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两例)
  • 19、为什么要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 20、以下哪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普法战争 B、诺曼底登陆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战争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