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李明和陈华在学校食堂帮忙给土豆称重,第一筐土豆重56千克,从这筐土豆中取出 27放入第二筐中,此时两筐土豆就同样重了。原来第二筐土豆重多少千克?
  • 2、某次数学竞赛一共有20道题,答对1道题得5分,答错1道题倒扣1分,不能不作答。小红把这20道题全部答完,结果答错了这些题的 15 这次数学竞赛小红一共得了多少分?
  • 3、小芳正在制作主题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手抄报。其中“垃圾的种类”栏目占整个版面的 29,“垃圾分类好处多”栏目和“垃圾的种类”栏目占的版面同样大。
    (1)、“垃圾的种类”和“垃圾分类好处多”两个栏目一共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2)、手抄报中“垃圾如何分类”栏目比“垃圾的种类”栏目多占整个版面的 39,“垃圾如何分类”栏目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 4、大课间时,军军和小红玩猜拳游戏,军军胜5次,输3次,平3次,那么小红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   )。
    A、38 B、511 C、311
  • 5、阅读课间,乐乐和笑笑各看一本课外书,乐乐看了全书的 25 , 笑笑看了全书的 35,(   )看的页数更多。
    A、乐乐 B、笑笑 C、无法确定谁
  • 6、手工课上,亮亮、点点、图图比赛折同样的纸老虎,亮亮用了 14小时,点点用了 15时,图图用了 16小时。(   )折得最快。
    A、亮亮 B、点点 C、图图
  • 7、三(2)班有48人,在选班长时,有 38的人选徐芳,有 48的人选王强,他们两人中,(   )当选班长。
    A、徐芳 B、王强 C、无法确定谁
  • 8、三(1)班有24人参加“迎国庆”文艺晚会表演,其中合唱团的人数占该班参加总人数的 13 , 参加话剧表演的人数占剩余人数的 14 , 参加跳舞表演的人数是话剧表演的3倍。三(1)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 9、李华做了 15朵纸花,张明做了25 朵纸花。他们将这些纸花的 15送给一(1)班的小朋友,将这些纸花的 18送给一(2)班的小朋友。一(1)班的小朋友分得朵,一(2)班的小朋友分得朵;将剩下的纸花平均分给一年级其余3个班,每个班分得朵。
  • 10、实验课上,力力往两个空杯子中各倒入1千克牛奶,甲杯中的牛奶占杯子的 14 , 乙杯中的牛奶占杯子的 15杯的容量大一些。
  • 11、地理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形复杂,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说法。山地(含丘陵)部分占浙江省的       , 水域和平原部分共占浙江省的      
  • 12、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这种染色工艺,阳光小学成立了扎染社团,全校有36名学生加入,其中49是男生,59是女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13、《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照这样下去,第四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棍长度的        
  • 14、蝴蝶结的外形酷似蝴蝶,美观大方,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的愿望。现将一根长丝带连续对折3次后沿折痕剪开,每一段刚好折一个蝴蝶结,折一个蝴蝶结用掉的丝带长度是这根长丝带的(   )。
    A、13 B、14 C、16 D、18
  • 15、剪纸作为民间传统制作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是小兰剪纸时不同的折纸方法,其中也蕴含了许多数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如图的长方形卡纸按图中虚线痕迹折4次,将涂色部分剪下,剪下部分是整张卡纸的 25 B、把如图的三角形卡纸按图中虚线痕迹折5次,将涂色部分剪下,剪下部分是整张卡纸的 16 C、把如图的圆形卡纸按图中虚线对折2次,将涂色部分剪下,剪下部分是整张卡纸的 14
  • 16、杜鹃花是嘉兴的市花,象征嘉兴的欣欣向荣。盒子外的杜鹃花正好是杜鹃花总数的 27 , 盒子里有(   )朵杜鹃花。画一画,填一填。

  • 17、如图,小象把一捆木头平均分成了9份,第一次运走了其中的3份,第二次运走了剩下的 12 , 还剩份木头,即剩下        捆木头。

  • 18、有24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其中 14是男生, 34是女生。下面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 19、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这些钢笔的25是(   )支。

    这些铅笔的 34是(   )支。

  • 20、按要求圈一圈。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