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卷(一)
- 2017-2018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卷(一)
- 2017-2018学年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卷(一)
- 青岛六三制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统计
- 青岛六三制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厘米、米的认识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统计 同步练习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同步练习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牧童—认识图形 复习题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牧童—认识图形 单元测试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牧童—认识图形 练习题
-
1、刘明从家里出发步行上学,10分钟后发现忘带数学书,于是停下来打电话,在原地等爸爸来送书。爸爸接到电话2分钟后从家里开车出发,见到刘明后并送他到学校。下面图像与事件情节相符合的是( )A、
B、
C、
-
2、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如果圆锥的高是2.4厘米,圆柱的高是( )A、0.8厘米 B、4.8厘米 C、14.4厘米
-
3、在一幅钟表制作图上,量得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是4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却只有2毫米,这幅制作图的比例尺是( )A、1:20 B、20:1 C、2:1
-
4、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李芳测量出它两条相邻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其中一条底边上的高是7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42平方厘米 B、56平方厘米 C、48平方厘米
-
5、如图是同学们计算“1.36÷0.08”时的几种想法,正确的是( )
A、③ B、①② C、①②④ -
6、 一根彩带第一次用了米,第二次用了全长的 , 正好用完,两次相比较,( )A、第一次用的多 B、第二次用的多 C、无法确定
-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5,另一个外项是( )A、8 B、4 C、2
-
8、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着纪录片,下午3:20开始,80分钟后结束,用24时计时法表示结束时的时间是( )A、下午4时40分 B、16:00 C、16:40
-
9、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图物体,有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它是( )
A、前面 B、右面 C、上面 -
10、广西浦北县的“妃子笑”荔枝果大核小,肉厚质脆,味道清甜,是荔枝中的佳品。为测量一个荔枝的体积,明明和爸爸拿了5个差不多大的荔枝做了如下实验:
①测量出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的直径是20cm。
②在圆柱形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高度是8cm。
③将5个荔枝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量出水面高度是8.5cm。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出平均每个荔枝的体积是多少?

-
11、移动公司联合文化旅游协会举办水果直播活动,让百色革命老区人民实现产地直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直播第一天卖出的芒果和葡萄的箱数比是8:5。已知葡萄卖出了550箱,则芒果卖出了多少箱?
-
12、在一幅比例尺是1:24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宁到香港的距离是30cm,一列高铁从南宁到香港行驶约4小时可到达,这列高铁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
13、李叔叔家的百香果园今年引进了“5G+智慧农业”高科技种植技术。今年的百香果产量是8840kg,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三成。李叔叔家去年的百香果产量是多少千克?
-
14、乐乐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在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视频学习。妈妈平均每天学习32分钟,爸爸比妈妈平均每天学习时间的多26分钟。爸爸平均每天学习多少分钟?
-
15、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成绩著,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均突破1200万台,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下面是我国某品牌新能源汽车2024年各季度销量情况统计图。(单位:万台)
(1)、将上面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2024年该品牌新能源汽车一共销售万台。(3)、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该品牌汽车销售量呈( )趋势。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4)、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量比第二季度增长%。 -
16、按要求在方格中作图并完成填空。
(1)、用数对表示,C点的位置。(2)、画出三角形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3)、画出原三角形ABC按2:1放大后的三角形。 -
17、求未知数x。(1)、x+1.3=11.2(2)、(3)、
-
18、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样计算。(1)、(2)、36.78﹣(6.78+5.98)(3)、
-
19、直接写出得数。
①
②
③7.2+0.08=
④12.5×8÷12.5×8=
-
20、丽丽在某购物平台看到一款515L大容量冰箱(如图)。“515L大容量”中的515L是冰箱的 , 它和冰箱所占空间的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
你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