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亭立江畔,无语凝望,是在无尽期地痴痴等待。从亭内远眺,从亭旁飘然而过的千里沅江,像一条白色祭幡,高高地挂在天地之间,自东向西飘逸,正指示出了屈原被放逐的路线,巨幡一头通过长江系着他的故乡秭归,一头系着他人生的最后一站溆浦。沿着石板路走下亭来,居高临下,细察大江,见满江的琼液,闪闪烁烁,徐徐东去,其势也磅礴,其声也咽噎,如怨如诉,如泣如歌,似向古亭一遍又一遍地把一个遥远的故事叙说。再往下走数十步,又下了一个台阶,江水便从脚旁流过,于是奔腾之势清晰可见,怒涛排壑之声把人心弦震撼,似屈原在仰天长啸,声声震动着山河,古亭也为之凄然。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招屈原,招屈原之魂魄也。常德人立此亭,年年月月把屈原相招,千百年来不改初衷。招屈亭是常德人因思念屈原在苍茫大地上打下的一个重重的情结!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高高、闪闪烁烁、重重”,说说它们和“高、闪烁、重”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3)、下面两个句子都有“像”,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①像一条白色祭幡,高高地挂在天地之间。
②我发现他对待问题的态度很像我父亲。
-
2、直抒胸臆,表白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 , 。
-
3、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理想和信念。
-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句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 B、哀民生之多艰 C、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D、步余马于兰皋兮
-
5、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 忽:忽然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④忍尤而攘诟 攘:排斥
⑤延伫乎吾将反 延:伸长,延长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 朕:皇帝的自称
⑦进不入以离尤兮 进:上朝做官,出仕
⑧苟余情其信芳 苟: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⑥⑦ -
6、文言句式(1)、恐年岁之不吾与(2)、肇锡余以嘉名(3)、謇朝谇而夕替(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5)、谣诼谓余以善淫(6)、步余马于兰皋兮(7)、不吾知其亦已兮(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7、词类活用(1)、名余曰则兮(2)、字余曰灵均(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5)、步余马于兰皋兮(6)、謇朝谇而夕替(7)、屈心而抑志兮(8)、伏清白以死直兮(9)、回朕车以复路兮(10)、哀民生之多艰(11)、何方圜之能周兮(12)、固前圣之所厚
-
8、古今异义(1)、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
今义:认为。
(2)、春与秋其代序古义: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3)、恐美人之迟暮古义:
今义:美貌的女子。
(4)、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5)、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6)、长余佩之陆离古义: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7)、自前世而固然古义:
今义:承认某事,引起转折。
(8)、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9)、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9、通假字(1)、扈江离与辟芷兮 “”同“”,(2)、来吾道夫先路 “”同“”,(3)、偭规矩而改错 “”同“”,(4)、何方圜之能周兮 “”同“”,(5)、进不入以离尤兮 “”同“”,(6)、芳菲菲其弥章 “”同“”,(7)、伏清白以死直兮 “”同“”,
-
10、 记字音
忳
侘傺
溘死
鸷鸟
方圜
攘诟
皋
-
11、 记字音
搴阰
骐骥
修姱
鞿羁
謇
朝谇
蕙
揽茝
谣诼
偭
-
12、记字音
苗裔
孟陬
庚寅
吾以降
揆
肇锡
扈
辟芷
汩
芰荷
-
13、阅读下面《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一段文字,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段表现刘兰芝内心独白的文字。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要求:①符合原文的内容和情景;②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③200字左右。
-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①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②。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注】①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样子。②簁(shāi)簁:鱼甩尾声,形容鲜活欢快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美好的人格,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富。 B、第三句中“有两意”与下文“一心人”形成对比,揭示出现实中的爱情与期待中的爱情矛盾的状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C、“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女主人公设想别后自己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 D、“凄凄”四句忽然一笔宕开,说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地啼哭,但女主人公认为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死冲破了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
主人公为爱情而献身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追求爱情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但真正为追求爱情而献出生命的人①____,特别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渴望爱情,但往往面对困难和阻碍就会②____。而刘兰芝和焦仲卿却用他们的生命、热血和义无反顾的执着,谱写了一曲爱情壮歌。
主人公反抗礼教的巨大勇气和行为极具意义。虽然他们夫妻恩爱,但是焦母偏要以一己之好恶拆散二人,礼教的荒谬性、片面性③____。夫妇二人一开始并没有萌生反抗之念,而是试图妥协。但礼教并不体恤他们,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其兄长逼迫她另嫁他人。二人的爱情无处可托,最终他们走向了死亡。焦仲卿殉情,是由他外柔内刚的性格与追求爱情、忠于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思想决定的,是封建道德礼教的重重束缚使他越往前走越看不到任何幸福生活的曙光而导致的无奈选择。他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的人性和追求爱情的天性,他是男性捍卫爱情、追求心灵自由的第一声春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下列各句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6、默写(1)、《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刘兰芝美丽的句子是“ , ”。(2)、《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表现出刘兰芝辞别婆婆前内心杂乱情绪的句子是“ , ”。(3)、《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用对比兼比喻的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诉说自己忠于爱情、绝不背叛的诗句是“ , , , ”。(4)、《诗经·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所写婚俗与《孔雀东南飞 并序》中“ , ”所写的做法相似。(5)、《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 ”等诗句是从头到脚,从装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
17、下列有关《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见识狭隘、浅薄,没出息”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
-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 B、鸡鸣,古代记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 C、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 D、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
19、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箱帘六七十 B、郁郁登郡门 C、徐徐更谓之 D、徒留无所施
-
20、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⑵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⑶相见常日稀 ⑷及时相遣归
A、⑴与⑵意思相同;⑶与⑷意思不相同 B、⑴与⑵意思相同;⑶与⑷意思相同 C、⑴与⑵意思不相同;⑶与⑷意思相同 D、⑴与⑵意思不相同;⑶与⑷意思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