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3+2试卷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7 文言文阅读 多元组材,增加考查厚度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8 文言文阅读 创新命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式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6 辨清用法效果,判断运用修辞手法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12 名篇名句默写(二)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37 明晰结构内容,赏析语句表达效果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13 据类及篇悟神,解读文本特征类题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14 语言文字运用(二)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提升练11 名篇名句默写(一)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项对点练11 提高欣赏素能,准解语言技巧类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其皆出于此乎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今守之而不足 D、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B、而况于明哲乎 而况:何况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则智者尽其谋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失其所与,不知 D、则思知止以安人 虽董之以严刑
-
4、下列加点字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董之以严刑(督查)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物体) B、③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光大)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坚固) C、⑤何必劳神苦思(使……劳累)⑥役聪明之耳目(聪慧) D、⑦故今具道所以(详细地)⑧辟邪说,难壬人(排斥)
-
5、下列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B、永保无疆之休。 休:福禄,喜庆。 C、夫在殷忧 , 必竭诚以待下。 殷忧:深深忧虑。殷:深。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惩罚,使……明晰。
-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代下司职 管理 B、承天景命 大 C、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不仅 D、议事每不合 每天
-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此科敛丁口 丁口:即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B、中绘殿阁,类兰若 兰若:寺庙。 C、操童子业,久不售 童子:科举时代已经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D、俾入邑庠 邑庠:县学。
-
8、下列加点字均为活用词,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④旬余,杖至百 ⑤成以其小,劣之 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⑧日将暮,取儿稿葬 ⑨试使斗而才
A、①②③⑧/④⑨/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⑨ 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⑨ -
9、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物故非西产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④掭以尖草
⑤问者爇香于鼎
⑥既而得其尸于井
⑦令以责之里正
⑧折藏之,归以示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④/②⑤/③⑧/④⑥ -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①因责常供(动词,责备) B、以塞官责(名词,责任)B.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C、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D、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②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不啻:比不上 B、掭以尖草 掭:轻轻拨动 C、自与汝覆算耳 覆算:追究 D、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俾:进
-
1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此科敛丁口 科敛:征收 B、受扑责时 扑责:责骂 C、不复聊赖 聊赖:指望 D、惊起觇视 觇视:窥视
-
13、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一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D、文中的“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
14、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④/⑤⑥⑨/③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
15、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耻相师
A、望西山,始指异之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泣孤舟之嫠妇 -
1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耻学于师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非死则徙尔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沛公则置车骑 《论语》六则 D、居则曰:“不吾知也!”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
1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D、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