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很稳定。焦虑、紧张等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GC,在人体应激反应中GC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情绪外,人的大脑还具有的高级功能有等。长期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下丘脑分泌更多的CRH并作用于垂体,但CRH不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的原因是
    (2)、人体内环境中GC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从GC的来源方面分析,原因是GC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调节;从GC的去向方面分析,原因是
    (3)、器官移植时可使用适量GC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主要通过降低(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的能力,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4)、除HPA轴之外还存在“脑—脾神经轴”免疫调节机制。结合下图及体液免疫过程分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两个信号分别为乙酰胆碱和。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某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由图可知其原因是

       

    (5)、上述事例表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分子,这些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结合。
  • 2、为研究某一地方品种矮脚鸡的遗传特性,研究者对该矮脚鸡和正常体型鸡(正常鸡)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矮脚鸡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针对缺失区段设计引物(如图a),通过PCR方法对正常鸡和矮脚鸡进行鉴定。

    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其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染色体数为2n=78,对鸡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应该测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现有4只雏鸡,PCR鉴定结果见图b,其中矮脚鸡个体是号,判断依据为。该突变纯合致死,让矮脚鸡相互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3)、某品种矮脚鸡(矮脚性状不存在致死)因节粮且产蛋率高而被养殖者大量饲养,但矮脚鸡产肉性能低。已知1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提高鸡的胸肌率(产肉性能指标)。为获得高胸肌率矮脚鸡,研究人员拟通过低胸肌率矮脚鸡与纯合高胸肌率正常鸡杂交,选F1中矮脚鸡相互杂交,在F2中可获得AA型的矮脚鸡。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F2中AA型矮脚鸡所占比例为
  • 3、研究人员欲采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将人源iPS细胞培育出的肾元祖细胞导入囊胚,然后移植到去除生肾区既存的肾元祖细胞的母猪体内,培育出100%人源iPS细胞来源的肾单位并实际应用于移植医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 B、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 C、过程③操作之前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D、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不必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 4、科研人员将诺如病毒(NV)作为抗原注射给小鼠,通过制备NV单克隆抗体1和2,应用于胶体金检测试纸进行抗原鉴定(如图)。检测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将待测样液加到样品孔处,结合垫处含有过量胶体金(可与蛋白质结合,大量聚集时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标记的游离金标抗体1,可以结合样液中的抗原,T上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NV表面同一抗原的不同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呈红色,多余的抗体1继续向左流,C上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二者结合使胶体金大量聚集也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NV作为抗原注射给小鼠,可获得多种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B、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抗体1和抗体2不能直接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 C、若仅C处呈红色,说明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初步判断待测液中不含NV D、若C、T处均呈红色,说明检测结果为阳性,该过程发生2次特异性结合
  • 5、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菌T可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其分解产物是酵母菌的碳源 B、为了不破坏淋洗液中的营养物质,对淋洗液进行巴氏消毒 C、为提高发酵的乙醇产量,需始终保持发酵瓶处于密闭状态 D、发酵后,产生的乙醇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6、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C、蚕沙、沼渣和废液等的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D、为提高输出品的产量,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长越好
  • 7、骨髓中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受细胞因子G-CSF刺激后释放神经肽,该神经肽能够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释放到外周血中。R蛋白是HSC上受体组分之一,在上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人员用野生鼠和R蛋白基因敲除鼠做实验,测试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血细胞和免疫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R蛋白是造血干细胞上G-CSF的受体,且能够促进HSC释放到外周血中 C、注射G-CSF对野生鼠和敲除鼠外周血HSC数量的影响作用相反 D、图中所示,G-CSF刺激后,野生鼠外周血和骨髓中HSC的总量要大于敲除鼠
  • 8、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能够分泌糖皮质激素,髓质能够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能使人心跳加快)。研究发现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并与免疫调节有关,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角度分析,去甲肾上腺素与抗原的作用类似 B、图中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 C、去甲肾上腺素可激活机体内的体液免疫过程 D、人在紧张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 9、家蚕是ZW型性别决定生物,1975年科学家斯特鲁尼科夫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原理育成几乎只产雄蚕的家蚕品系,l1 和l2是Z染色体上的致死基因,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现用正常雌蛾 Z(++)W与平衡致死系雄蛾杂交,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1和l2属于隐性致死基因 B、基因l1 与l2属于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 C、若没有人为干涉,群体中l1 和l2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下降 D、若上述亲本杂交后代中出现少数雌性家蚕,则可能是父本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 10、提高番茄中果糖的含量有助于增加果实甜度,我国科学家发现催化果糖生成的关键酶SUS3的稳定性受磷酸化的CDPK27蛋白调控,在小果番茄CDPK27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特定序列,可被RAV1蛋白结合而影响该基因表达。CDPK27基因与决定番茄果实大小的基因(Fw/fw)高度连锁,不易交换。作用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AV1结合CDPK27基因编码起始密码子的序列从而抑制该基因表达 B、高表达CDPK27基因植株中的SUS3蛋白更稳定,番茄果实甜度低 C、通过编辑CDPK27基因去除其编码蛋白的特定磷酸化位点可增加大果甜度 D、大果番茄与小果番茄杂交易通过基因重组获得大而甜的番茄果实
  • 11、羟胺是一种化学诱变剂,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某个E基因中的一个胞嘧啶碱基发生了羟化(含羟化胞嘧啶的E基因为E'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E基因相比,E'基因中嘧啶数和氢键数均减少 B、E'基因在DNA复制过程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Ⅱ的中期细胞均含1个E'基因 D、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则E基因中C/G被A/T替换的子细胞占3/8
  • 1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1所示;核蛋白UHRF1在有丝分裂期催化驱动蛋白EG5泛素化,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转换与细胞增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在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才开始表达 B、与造血干细胞相比,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可能与细胞自噬有关 C、抑制UHRF1蛋白合成可能会导致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期发生阻滞 D、据图2分析,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能与泛素化的EG5有关
  • 13、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是细胞物质运输的两种形式,二者的供能机制不同,原发性主动运输由ATP直接供能,继发性主动运输不由ATP直接供能。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原发性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跨膜,继发性主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跨膜 B、小肠上皮细胞运输葡萄糖既有原发性主动运输也有继发性主动运输 C、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能转运两种物质,该转运蛋白无特异性 D、抑制Na+-K+泵的功能会使得葡萄糖运入小肠上皮细胞的量减少
  • 14、植物在遭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往往会积累次生代谢产物来应对外界伤害。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高抗癌活性。研究发现从红豆杉愈伤组织细胞就可以提取紫杉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中,最好选择红豆杉的(幼嫩茎段/成熟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原因是
    (2)、在一定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外植体细胞会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这个转变过程称为。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可获得紫杉醇。
    (3)、研究人员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中发现紫杉醇的产量很低。结合题干信息,提出一种提高紫杉醇产量的措施。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稳定高产紫杉醇的工程菌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写出利用紫杉醇合成酶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思路
  • 15、节瓜又名毛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C、c表示,以此类推。研究人员做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实验组别

    P

    F1

    F2(F1的正常株自交产生)

    纯合全雌株×纯合全雄株

    正常株131

    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27:90:27

    纯合全雌株×正常株

    全雌株:正常株=65:63

    全雌株:正常株=32:95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豌豆杂交实验相比,本实验选用节瓜为材料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2)、根据甲组推测该植物的性别类型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
    (3)、乙组中F1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4)、某同学欲进一步验证第(2)问的推测,用甲组中的F1植株与F2中基因型为的正常植株进行杂交,若后代出现 , 即可验证。
  • 16、为保护在野生植物百里香花蕾中产卵的濒临灭绝的大蓝蝶,政府设立保护区禁止牛羊等动物啃食植被,但是大蓝蝶的数量依然不断下降。后来研究发现,大蓝蝶的生活还与红蚁相关。红蚁巢筑在向阳山坡,坡草生长过高会降低地表温度,不利于红蚁幼虫发育。大蓝蝶成虫在红蚁穴附近百里香花蕾中产卵,孵化的幼虫会分泌蜜汁吸引红蚁将其带回蚁巢。当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则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发出红蚁的声音保护自己,同时在蚁巢内四处移动吃掉红蚁的卵和幼虫。大蓝蝶的生活史被揭示后,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大蓝蝶种群数量得以恢复。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资料呈现的多种生物存在种间关系,举出捕食关系的两个实例。大蓝蝶与红蚁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避免其被红蚁发现。
    (2)、若蚁后发现巢中还有一个“将要发育成蚁后的幼虫”,它会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幼虫杀死。科研人员比较了大蓝蝶和红蚁发出的声音,结果如下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分析红蚁在“收养”大蓝蝶后仍能继续维持种群数量的原因。该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 , 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分为保护区后,大蓝蝶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少,结合资料分析使大蓝蝶加速灭绝的原因是。“大蓝蝶的绝迹与重生”实例为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的启示是(答出一点)。
  • 17、生根粉主要是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经科学配比而成的复配型高效生根剂,科研人员用不同方法处理沙棘嫩枝,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ABT1号生根粉对沙棘嫩枝扦插的影响

    处理方式

    生根率/%

    平均根数/条

    平均根长/cm

    最长根长/cm

    1000×10-6速蘸

    48

    5.6

    7.35

    12.33

    500×10-6速蘸

    37

    4.6

    12.08

    16.78

    400×10-6浸5min

    56

    6.0

    10.13

    15.50

    200×10-6浸5min

    55

    4.8

    11.10

    17.00

    100×10-6浸1h

    94

    5.6

    11.93

    16.40

    50×10-6浸1h

    36

    5.0

    9.60

    13.78

    清水浸1h

    15

    2.0

    6.40

    7.85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格信息可知,生根粉处理插条方法分别是浸泡法和沾蘸法,与浸泡法相比,沾蘸法的要求是(答出两点)。
    (2)、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可提高沙棘嫩枝扦插的生根率,依据表格数据阐明理由。以处理方式,对沙棘嫩枝生根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3)、进一步实验发现,促进生长的不同浓度ABT1号生根粉用浸泡法处理沙棘嫩枝(其他条件相同),可能获得相同平均生根数,原因是;在确定ABT1号生根粉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先做预实验的意义是
  • 18、现发现某植物纯合突变体种子萌发后长成的植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其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植株生长困难。研究人员将该植物的野生型种子和纯合突变体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后转移到正常光和弱光下培养一定时间,提取并检测叶片中色素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

    植株类型

    叶绿素相对含量

    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

    正常光

    弱光

    正常光

    弱光

    野生型

    18.0

    3.0

    9.1

    2.3

    突变型

    0.3

    2.8

    0.1

    0.1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用的溶剂是。检测结果显示,弱光下野生型植株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比在正常光照下低,原因是
    (2)、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可通过改变色素的含量和比例来适应弱光环境,且该突变体的叶绿体发育异常与细胞分裂素合成不足有关。据表中数据推测弱光条件下,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可能与有关,依据是。据此提出能使纯合突变体植株正常生长的措施是
  • 19、水蛭素是一种蛋白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研究人员发现用赖氨酸替换水蛭素第47位的天冬酰胺可以提高它的抗凝血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替换研究中,目前可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蛋白质 B、该项替换研究中,改造前后水蛭素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C、该项替换研究的思路与按照中心法则合成蛋白质的思路一致 D、改造的水蛭素基因导入微生物后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水蛭素
  • 20、某地发生少数人吃冰激凌后腹泻的现象,推测可能是冰激凌中大肠杆菌超标(1mL自来水检测出的菌落总数不可以超过100个),于是对冰激凌进行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检测过程中可配制特定的培养基来鉴别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B、利用活菌计数必须对冰激凌融化后形成的原液进行梯度稀释 C、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设置完成灭菌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D、进行检测时也可以利用细菌计数板和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