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芬太尼是一种被严格管控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研究发现:芬太尼缓解疼痛的机理是其与受体结合后,会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从而阻止痛觉冲动的传递。请设计实验证明神经元内Ca2+浓度降低能降低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仪器及药品:刺激器、神经递质检测仪、Ca2+通道阻滞剂)
  • 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
  •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 4、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 5、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 6、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 7、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 8、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会瞳孔扩张,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在此过程中,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神经活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乘坐过山车时,我们感到惊恐,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是由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像这样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

    系统。

    (2)、人由于惊恐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瞳孔扩张,这些都是由活动占优势导致的。
    (3)、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胃肠道不适,你能结合图示说出原因吗?
  • 9、 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 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D、Ⅲ可以接收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
  • 10、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现象属于反射活动 B、膝跳反射有2个神经元参与 C、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 D、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11、 当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通过弯曲而远离伤害性刺激,同时承重被转移至左侧肢体,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脚的皮肤 B、感觉神经元同时传递信息给两个中间神经元 C、左侧承重时伸肌运动神经元产生了兴奋 D、上述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12、 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没有发生兴奋 C、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双向传递 D、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13、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图①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C、刺激③时,能引起结构⑤产生反应 D、④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 14、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即患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 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 15、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就能出现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一段时间后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 16、 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心跳、呼吸加快,紧急情况解除后心跳、呼吸慢慢恢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不受意识支配 B、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之相反 C、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胃肠的功能会减弱 D、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的结果
  • 17、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 C、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
  • 18、 在人体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会引起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牵拉的肌肉舒张(如图),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牵张反射属于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 B、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也会引起反牵张反射 C、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 D、该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
  • 19、 屈反射是指由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保护性反射。如表是利用青蛙进行的关于屈反射的相关实验记录。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

    开灯并用0.5%硫酸溶液刺激后肢,发生屈反射

    实验Ⅱ

    只开灯,不用0.5%硫酸溶液刺激,不发生屈反射

    实验Ⅲ

    先开灯,2 s后给予0.5%硫酸溶液刺激,发生屈反射;重复多次后,只开灯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发生屈反射

    A、参与实验Ⅰ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实验Ⅱ可起对照作用 C、实验Ⅲ中含有条件反射 D、参与实验Ⅲ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
  • 20、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