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萤火虫发光是神奇的夏夜美景。萤火虫发光机理在于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某同学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蛋白酶、ATP等溶液为实验材料,在体外模拟萤火虫发光,具体操作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底物

    能源

    结果

    荧光素

    不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素酶

    ATP

    发出荧光

    荧光素

    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蛋白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素酶

    葡萄糖

    ?

    (1)、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萤火虫细胞内能合成ATP的结构有:。ATP的合成一般与(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
    (2)、②组发出荧光,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③组高温处理荧光素酶,其目的是:
    (3)、①组与②组对比(填“能”或“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填组别)对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⑤组的“?”处所对应的结果最可能是“未发出荧光”,分析理由:
  • 2、2022年12月,《Nature》上刊登了一篇《细胞膜伪装纳米系统》的文章,这是由我国浙江大学范顺武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研发的一种独立且可控的基于纳米类囊体单位的植物衍生光合作用系统。研究发现,小鼠的软骨退化关节炎与细胞中合成代谢不足、缺乏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如ATP等)有关。我国科研团队将改造后的菠菜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膜包裹形成膜被类囊体单位(CM-NTU),并导入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内,能明显缓解软骨退化关节炎的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操作流程为:先利用法分离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进一步获得类囊体,利用小鼠细胞膜与菠菜类囊体构建的CM-NTU能被退变的软骨细胞摄取。再通过体外无创光照治疗,退变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得以改善,并且由图可知,此时细胞还可实现的自我供应,缓解能量缺乏。
    (2)、CM-NTU通过膜融合实现快速进入软骨细胞,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该过程(选填“需要”“不需要”)消耗ATP。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软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为研究CM-NTU对软骨退化关节炎小鼠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以下实验:

    ①构建软骨退化关节炎模型鼠。

    ②选取模型鼠若干,随机均分为4组,标记为b、c、d、e。

    ③对健康鼠(a组)和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d、e组 , 其中c、e两组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

    ④治疗后第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如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 3、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T3、T4)是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过程(a→d代表生理过程):甲状腺内的滤泡细胞利用从血液中吸收的氨基酸和I-(细胞内I-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首先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分泌到滤泡腔中,然后经碘化后储存。当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细胞会回收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并水解产生T3和T4,释放到血液中。

    (1)、Na+-I-转运体和钠钾泵都可以同时参与运输两种物质,从被运输物质浓度梯度方面考虑,二者的区别是。钠钾泵是细胞膜上重要的载体蛋白,其与通道蛋白相比,作用特点是
    (2)、若要探究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路径,可用3H标记的酪氨酸培养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检测放射性来观察,如果将3H替换成18O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滤泡细胞中与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相关的细胞器有:
    (3)、甲状腺激素以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式储存在滤泡腔内,可供人体利用50~120天之久。当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细胞通过d过程回收碘化甲状腺球蛋白的方式是 , 此过程中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细胞器)降解。
    (4)、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滤泡细胞回收后,会被水解为T3和T4,释放到血液中。水解过程中大量断裂的键称为 , 产生的T3和T4进入邻近的毛细血管中需要跨越层磷脂分子。
  • 4、下图是在20℃条件下,A、B两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相等 B、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B两植物产生ATP的场所不同 C、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环境中,A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D、升高环境温度,A、B两植物光合速率都增大
  • 5、养植物都知道“见干见湿”,“氮长叶、磷开花”。高一(1)班窗台上的植物无人问津却生机勃勃,老师桌子上的植物精心浇灌却病态连连。关于这些植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多浇水,会使植物根部氧气减少,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有毒害作用 B、施肥后灌溉有利于植物根部吸收矿物质元素,也防止了烧苗的出现 C、(1)班植物也有很多黄叶小叶,与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有关,缺氮叶片长得也弱小 D、将植物从光下移至黑暗中一段时间,叶绿体中暗反应增强,C3被大量消耗而减少
  • 6、生物学相关研究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关于几种科学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利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C、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真核细胞照片就是构建了一个物理模型 D、探究光合作用中O来自CO2还是H2O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都为对比实验
  • 7、有许多生物学实验与颜色变化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使酸性重铬酸钾由橙黄色(黄色)变成灰绿色 B、分离绿叶中色素时忘加碳酸钙,会导致滤纸条最下方的两条色素带颜色偏浅 C、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到质壁分离使紫色液泡颜色变深 D、在梨子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50~65)℃水浴后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 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细胞也有细胞骨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单体为甘油和脂肪酸 B、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支架 D、水稻的叶肉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 9、用两种紫色洋葱A、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5个装片,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经过相同时间,观察记录表皮细胞液泡紫色深浅变化,结果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蔗糖溶液

    A的液泡紫色深浅变化

    基本不变

    +++

    --

    ++

    B的液泡紫色深浅变化

    ++

    ++++

    -

    +++

    基本不变

    (注:“-”表示紫色变浅,“-”越多紫色越浅,“+”代表紫色加深,“+”越多紫色越深)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种类和蔗糖溶液浓度 B、5种蔗糖溶液中乙的浓度最高,丙的最低 C、紫色洋葱B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A的低 D、将丙组外表皮细胞装片放入清水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10、如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O2浓度及不同物质浓度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从含硝酸钾的完全培养液中吸收NO3-的速率曲线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B、b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为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C、c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浓度 D、d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为物质浓度太高,细胞失水死亡
  • 11、图①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②-⑤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图①可以区分细胞膜的内外两侧 B、图②可以表示动物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物质 C、水分子主要是以图③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通过图⑤可以看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12、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为了弄清伞藻的帽形取决于伞藻的假根还是柄,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伞藻的细胞个体大,形状特殊,易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B、该实验虽然没有空白对照组实验,但所得结论仍具说服力 C、该实验的温度、伞藻的生理状况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D、该实验结果说明伞藻的帽形是由假根中细胞核决定的
  • 13、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也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B、细胞质中分布的大面积内质网,便于其与细胞核和高尔基体直接联系 C、胰岛素的分泌离不开膜蛋白的参与,更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D、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14、关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要存在①“内共生起源学说”和②“分化学说”,两种观点,“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进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分化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具有有氧呼吸功能的膜表面,开始通过细菌细胞膜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后逐渐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雏形。关于这两种观点,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类似于原始细菌支持观点① B、线粒体与细菌质膜内陷构成的折叠结构相似支持观点② C、观点①无法解释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存在裸露的DNA D、观点②可以解释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15、某条肽链由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5个,丙氨酸(R基为—CH3)4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21、27、35、49位(见下图)。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状态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为55个 B、该多肽去掉丙氨酸后得到4条多肽链和4个氨基酸,肽键数目会减少8个 C、该多肽去掉丙氨酸后得到的多肽链与原来的多肽链中氧原子数相同 D、若将该多肽脱掉丙氨酸后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 16、生命现象的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分子,不同的分子结构、分布及功能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体内的糖原与植物体内的淀粉结构有差异,其基本单位也不同 B、只有细胞内才有蛋白质,只有细胞中才有核酸 C、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一般情况下脂肪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D、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酶可以起催化作用
  • 17、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形成的。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的元素组成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B、叶绿素a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和层析液中 C、尾部对于叶绿素a分子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 D、叶片变黄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叶绿素a合成减少造成的
  • 18、下列物质中未同时含有N和P元素的一组是( )
    A、胰岛素和血红素 B、DNA和RNA C、NADH和NADPH D、腺苷三磷酸和磷脂
  • 19、2023年底,随着“支原体肺炎”频上热搜,全球儿童因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肺炎”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焦点。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中新冠病毒结构最简单,它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核酸,且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细菌、支原体都属于原核生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等结构
  • 20、 野生玉米“大刍草”经过9000多年人工驯化,被改造成现代玉米。我国中科院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从野生玉米中成功找回玉米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的一个控制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基因THP9,克隆出来并将此高蛋白基因转移到玉米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高蛋白玉米新品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若科研人员需将THP9基囚整合到质粒上(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EcoRⅠ

    BamHⅠ

    Kpn

    Mfe

    Hind

    (1)、扩增优良基因THP9使用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 扩增时,需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下,在引物端进行DNA链的延伸。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获得能正确表达THP9基因的重组质粒,具体操作是
    (3)、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优良基因THP9导入玉米细胞中,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菌落不一定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将新鲜的玉米叶片上取下的圆形小片与农杆菌共同培养,筛选转化细胞并培育成转基因植株。欲从个体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实验方法是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