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应激刺激时,杏仁核与海马(脑内两个重要的结构)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进而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长期应激刺激促使皮质醇过度释放,可导致海马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和海马不兴奋,肾上腺皮质不释放皮质醇 B、长期应激刺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使肾上腺皮质萎缩 C、应激刺激时,杏仁核可通过海马使下丘脑减弱对垂体的抑制作用 D、应激刺激时,皮质醇释放增多,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
-
2、某小组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电刺激神经元乙,记录神经元丙的膜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元甲,记录神经元乙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①③为单次刺激记录的电位、②为连续2次刺激记录的电位,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神经元乙的电刺激强度,神经元丙的阈电位值会升高 B、通过图2中①②分析可知,连续两次较弱的阈下刺激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C、当刺激神经元甲时,会引起神经元乙上Na+内流 D、神经元甲是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乙和神经元丙是兴奋性神经元
-
3、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某种溶液X中。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曲线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吸水能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对应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维持稳定时,溶液X的浓度比初始浓度低 B、b曲线对应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开始减弱时,细胞开始吸收溶液X中的溶质 C、c曲线对应溶液中,随着细胞吸水能力的减弱,原生质体的体积随之减小 D、在不同溶液中,水分子进出细胞所需的ATP均主要来自线粒体
-
4、植物可通过细胞自噬实现自清洁和胁迫应答。在自噬过程中,受损蛋白质或细胞器被膜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自噬小体与液泡融合进而完成内容物的降解和利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内质网可以为植物自噬小体的膜结构提供原材料 B、植物自噬小体的锚定和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 C、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有类似于溶酶体的功能 D、钠盐胁迫下,植物减弱细胞自噬活动以维持生存
-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B、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后进行融合,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可以证明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6、砷是自然界中致癌性极强的重金属,会危害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研究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探究As°(砷酸盐)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发育影响的作用机理,部分结果见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Asv对拟南芥主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一(见图),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Asv浓度升高,主根生长受到的作用愈加明显。(2)、为深入研究Asv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作用机理,选用浓度为250μM的Asv处理拟南芥,开展了实验二(见图)、实验三(见图)。①实验二结果说明Asv对拟南芥主根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
②依据根对生长素有较强的敏感性,推测Asv可能是通过促进根尖生长素的合成发挥作用。为证实这一推测,实验三观察了生长素标记基因在Asv胁迫后的表达情况,并测定了生长素的含量。据此分析,Asv改变了根尖生长素的。
(3)、该研究团队有人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生长素转运蛋白在Asv胁迫下的表达量,原因是生长素在根尖的运输属于方式。(4)、基于以上实验,依据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尝试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 -
7、糖尿病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主要靠注射外源胰岛素进行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CiPSCs)分化而来的胰岛细胞自体移植到一名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体内,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在一年跟踪随访中,该病例成功摆脱胰岛素依赖,各项诊断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
(1)、T1DM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症,因此属于 , CiPSCs能够被诱导形成胰岛细胞依据的原理是。(2)、研究人员从患者体内抽取脂肪组织,经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然后进行细胞培养分离出脂肪干细胞。在诱导形成CiPSCs的过程中,需精确控制培养基的各种成分,与普通动物细胞培养基相比,不能添加等天然成分,以免影响细胞分化进程。(3)、利用CiPSCs制备胰岛细胞后,研究人员将糖尿病模型小鼠分为A、B组,A组进行手术但不移植胰岛细胞,B组体内移植胰岛细胞,然后两组均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经过长时间科学论证后,研究人员将胰岛细胞移植回患者体内,一年内定期进行口服耐糖检测(见图3),结果表明患者能摆脱胰岛素依赖,依据是。(糖尿病的诊断阈值为血糖水平等于或高于200mg/dL)。(4)、传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常利用病毒等载体将4种转录因子的基因导入体细胞,其中的C-myc和Klf4是原癌基因。据此分析,化学分子诱导CiPSCs的优势是。 -
8、Rubisco酶既可以催化C5的羧化,也可以催化C5的氧化。如果C5被氧化,则会形成乙醇酸,乙醇酸能抑制暗反应多种酶的活性。为减少该类毒性代谢产物及碳素损失,植物进化出了光呼吸途径,相关路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C5的羧化是指暗反应中过程。(2)、据图分析,光呼吸会消耗 , 从而影响暗反应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3)、优化光呼吸代谢被认为是提高光合速率的关键突破口,目前科学家常用的优化方案有:①加速光呼吸代谢:GDC是促进光呼吸中间产物代谢的关键酶,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构建了GDC基因过表达的拟南芥植株,发现相较于野生型,其光合速率明显上升,可能是因为图中积累量下降从而提高了暗反应速率。
②构建新的光呼吸通路:将苹果酸合成酶基因和乙醇酸脱氢酶基因导入烟草的叶绿体中,从而设计出一条新的光呼吸通路AP3。与原光呼吸通路相比,AP3通路促进光合作用的优势是 , 构建AP3通路同时,科学家还下调了转运蛋白PLGGI基因的表达量,目的是。将同时具备以上改变的转基因烟草(AP3)与野生型(WT)进行田间试验,WT光合速率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制出AP3的预期结果。
-
9、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物种在资源捕获和环境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两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作为实验材料,同时选取本地植物一点红作为对照,设置不同的昼夜增温处理,对三种植物单独种植时的生长状况、生物量分配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部分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增温属于(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会影响不同植物的种群数量。(2)、植物生长状况取决于体内积累的总生物量。由图1可知,白天增温可以提高的总生物量。(3)、生物量分配能够反映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源分配策略。由图2可知,全天增温条件下白花鬼针草的分配增加,从而有利于 , 使其竞争能力更强。(4)、有人认为增温条件下入侵植物根系产生的化学信息可能通过地下传递给邻近植物,从而抑制本地植物的生长,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一假说,完成下列表格。实验设计方案
设计图示
实验材料
选取5株盆栽植物等距排列,待幼苗3cm高时进行实验处理。入侵植物:(填序号)本地植物:(填序号)
实验处理
对照组:
实验组:增温处理(红外辐射器,2000W,增温幅度1.5-2℃)
控制条件
处理一周时间,每天定时给所有植物浇水,确保存活
测量指标
本地植物的生物量
预期结果
若对照组中本地植物的生物量基本相同,实验组中 , 则假说成立。
-
10、沃柑(2n=18)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果实多籽影响其商品性,培育无籽沃柑是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方向。某农科院在果园里栽培有可相互传粉的沃柑、砂糖桔、红江橙、白心橙等,它们属于同一物种下的不同品种,现欲从收集的沃柑种子中发掘天然三倍体并进行遗传鉴定。
回答下列问题:
(1)、对足量的沃柑种子促萌发后,将初筛得到的疑似三倍体进行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剪取3mm根尖,按照→→染色→制片步骤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若细胞中染色体数为则鉴定为三倍体。(2)、为研究天然三倍体的染色体来源,用特定的引物对个体基因组进行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见图1。分析结果可知:三倍体1不是由候选父本授粉产生,而是由形成;三倍体2是由杂交形成,且2n配子来自于(填“母本”或“父本”)。(3)、进一步评估沃柑二倍体、三倍体的抗逆性差异,测定相关植株抗旱、抗冻基因的表达量见图2,结果显示 , 表明基因的加倍增强了沃柑的抗逆能力;而且三倍体2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增加量多于三倍体1,表明。(4)、对所获得沃柑三倍体的应用潜力进行全面评价,还应在个体水平上比较的差异。 -
11、部分肠道细菌能够分泌外膜囊泡(OMV),OMV能穿越肠道上皮屏障,活化肠黏膜内的免疫细胞。研究人员通过构建ClyA-Ag-mFc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见图),转化大肠杆菌来制备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lyA表达产物可以将融合蛋白定位到OMV表面 B、Ag表达产物可以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C、mFc表达产物可以提高T细胞摄取OMV的能力。 D、利用该大肠杆菌可制备预防肿瘤的口服疫苗
-
12、已知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眼色白眼对绿眼为显性。现用一只白眼紫翅雌蝶和一只绿眼黄翅雄蝶杂交,后代中白眼紫翅∶绿眼黄翅∶白眼黄翅∶绿眼紫翅约为1∶1∶1∶1.下列能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有( )
假说一:紫翅对黄翅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假说二:黄翅对紫翅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假说三:黄翅对紫翅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
假说四:黄翅对紫翅为显性,两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13、内皮细胞对神经末梢传来的兴奋产生反应,释放NO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松弛,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平滑肌细胞松弛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B、NO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与鸟苷酸环化酶结合 C、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转化成cGMP使平滑肌松弛 D、使用乙酰胆碱抑制剂可以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
-
14、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赤眼蜂是控制二化螟的卵寄生蜂,可大规模低成本饲养;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害虫防治菌,寄主广泛但易受环境影响。某研究团队利用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潜能进行了相关研究(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球孢白僵菌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 B、二化螟幼虫孵化的死亡率与赤眼蜂寄生时寄主卵的龄期呈正相关 C、整合两种或多种生物防治剂是一种无污染的、高效的害虫治理策略 D、赤眼蜂作为球孢白僵菌载体,利用其寄生特性可开发新型“生物导弹”
-
15、新型复合耕作体系——“鱼-菜共生系统”通过完整生态链的构建(见图),形成“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可持续、低碳高效的生态共生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菜共生”种养循环模式能够实现该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种菜不施肥”是因为鱼粪、饵料的有机肥可以直接被蔬菜吸收利用 C、硝化池中的硝化细菌属于分解者,把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供蔬菜利用 D、“鱼-菜共生系统”应考虑群落的种间关系、季节性等问题以保证产量
-
16、在现代生物学工程中常使用“杂交”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物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DNA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生突变 D、抗原-抗体杂交可检测是否感染病原微生物
-
17、病毒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科学家对抗病毒的方法有类似“三十六计”中的策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借刀杀人”:设计特异性RNA序列,引导来自细菌的限制酶去破坏病毒的DNA B、“偷梁换柱”:将缺少3'-OH的核苷类似物掺入病毒正在合成的DNA链,使延伸终止 C、“釜底抽薪”:用干扰RNA与病毒的mRNA结合,阻断转录过程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 D、“关门捉贼”:用药物抑制新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同时增强对宿主细胞的杀伤
-
18、为探究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无机盐与酶以不同比例均匀混合,测定酶活力(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待测酶液的比例
蒸馏水
MnCl2
MgCl2
CuCl2
1∶10
1∶2
1∶10
1∶2
1∶10
1∶2
酶活力(U/g)
1000
1225
1435
1000
1048
957
902
注:U/g为酶活力单位,值越大代表活性越高
A、MnCl2能提高该实验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CuCl2浓度增加使其对酶活力的激活作用减弱 C、该实验表明Cl-对纤维素酶的活力无影响 D、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后可能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
19、线粒体不仅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也能参与制造细胞的结构部件。研究发现在资源有限时,细胞内会出现两种结构不同的线粒体(见图),分别独立完成以上两种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a参与制造细胞的结构部件 B、线粒体b含有较多的ATP合成酶 C、两种线粒体都可以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 D、两种线粒体的形成有利于细胞应对压力环境
-
20、检测空气微生物常采用沉降平板法,具体做法是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平板置于待测地点,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盖好皿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统计菌落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热灭菌 B、采样平板和未采样的平板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C、平板中每一个菌落数都是由一个活菌繁殖而来 D、该方法可以准确统计空气中微生物种类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