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种工作极为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与自交相比,杂交育种具有的优势,但因水稻的雄蕊多而小,使杂交水稻实验中的步骤成为很难完成的任务。
    (2)、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创了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等水稻育种方法,解决了世界性粮食问题。以下是不同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图。

    注:雄性不育性状受细胞核基因R/r(R控制可育,r控制不育)和细胞质基因N/S(N控制可育,S控制不育)共同控制,只有基因型为S(rr)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均为雄性可育

    ①在三系法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系A作为(填“父本”或“母本”)。三系F1杂交种的基因型是 , F1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是

    ②两系杂交中光温敏(对光照、温度敏感)水稻在不同条件下育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目前广东省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存在米质差、抗性弱等问题。研究人员以R系和S系为亲本杂交制种,R系(基因型为AAbb)为感温型雄性不育系,具有米质优、抗性弱的特点,S系(基因型为aaBB)具有米质差、抗性强的特点,控制米质的基因A/a与控制抗性的基因B/b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请画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 2、2023年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与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因对mRNA疫苗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表示mRNA疫苗进入抗原呈递细胞(APC)后所发生的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mRNA疫苗进入APC的方式是 , 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的功能。mRNA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形成(填“病原体”或“人体”)蛋白质。
    (2)、mRNA疫苗在人体内可以激活(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图所示,APC对mRNA疫苗所起的作用是
    (3)、单次注射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免疫力保护(填“更强”“更弱”或“相同”),原因是。通过RNA编辑,一条mRNA可以编码多种抗原蛋白质,据此请提出mRNA疫苗的一种用途:
  • 3、近年来,由于极端低温频发,对于不耐寒的荔枝等作物,增强其抗寒性变得尤为重要。芸苔素(BR)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植物油是一种新型植物源农药,无毒,展着性和渗透力强,在低温下可以封闭植物气孔,气温升高后会降解,解除其对植物气孔封闭的影响。研究者在低温天气来临前一天,选择糯米糍荔枝品种进行了相关试剂喷施,探究芸苔素+植物油复合处理对糯米糍荔枝抗寒性的影响,图1、图2表示其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2)、与A组相比,实验过程中B组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情况是 , 原因可能是
    (3)、研究发现,品种A荔枝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其最高净光合速率大于糯米糍荔枝的,但其生长速度却低于糯米糍荔枝的,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品种A荔枝的曲线

  • 4、某兴趣小组对酶的特性开展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操作。在推动注射器的同时用计时器记录时间,测定氧气产生速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加入试剂或材料

    注射器1

    注射器2

    注射器3

    注射器4

    注射器5

    3%H2O2/mL

    2

    2

    2

    2

    2

    蒸馏水/mL

    1

    -

    -

    -

    -

    3.5%FeCl3/mL

    -

    1

    -

    -

    -

    新鲜猪肝匀浆液/mL

    -

    -

    1

    -

    -

    高温处理的猪肝液/mL

    -

    -

    -

    1

    -

    多酶片溶液/mL

    -

    -

    -

    -

    1

    氧气产生速率/(mL·s-1)

         

    注:多酶片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

    A、从实验原则上分析,注射器1加入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B、注射器中短时间内积累的气体量可以直观显示出反应速率的差异 C、注射器2和3反应体系中氧气产生速率不相等,但产生的氧气总量相等 D、若注射器1、4、5中氧气产生速率为0 mL·s-1 , 则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 5、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学原理的应用,下列应用与原理匹配错误的是(       )
    A、面包制作——细胞呼吸 B、嫩肉粉——酶的催化作用 C、立体农业——种群特征 D、航天育种——诱导突变
  • 6、科学家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的膜蛋白,然后用高能激光束照射质膜的某一区域,使该区域内的荧光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这一区域称为光漂白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光漂白区磷脂分子可侧向自由移动 C、光漂白区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荧光 D、光漂白区高能激光束照射前后荧光强度不变
  • 7、 在温室中种植番茄,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某地冬季温室的平均光照强度约为200μmol·m-2·s-1 , CO2浓度约为400μmol·mol-1。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有人测定了补充光照和CO2后番茄植株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μmol·m-2·s-1

    CO2浓度μmol·mol-1

    净光合速率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对照

    200

    400

    7.5

    0.08

    42.8

    400

    400

    14.0

    0.15

    59.1

    200

    800

    10.0

    0.08

    55.3

    400

    800

    17.5

    0.13

    65.0

    注:气孔导度和气孔开放程度量正相关

    (1)、为测定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用提取叶绿素。色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量可反映色素的含量,为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应选择(填“蓝紫光”或“红光”)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2)、与对照组相比,甲组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 , 从而提高了净光合速率。与甲组相比,丙组的净光合速率更高,气孔导度略低,但经测定发现其叶肉细胞间的CO2浓度却更高,可能的原因是
    (3)、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冬季温室种植番茄的过程中,若只能从CO-2浓度加倍或光照强度加倍中选择一种措施来提高番茄产量,应选择 , 依据是
  • 8、生长素(IAA)和H2O2都参与中胚轴生长的调节。有人切取玉米幼苗的中胚轴、将其培养在含有不同外源物质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中胚轴长度,结果如下图(DPI可以抑制植物中H2O2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运用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B、切去芽可以减少内源生长素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 C、IAA通过细胞中H2O2含量的增加促进中胚轴生长 D、若另设IAA抑制剂+H2O2组,中胚轴长度应与④相近
  • 9、为模拟大脑控制骨骼肌运动的生理过程,科学家将人干细胞诱导分化成三种细胞(图甲),并分别培养成具有相应功能的细胞团,再将不同细胞团组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骨骼肌细胞团(简称肌)的收缩频率(图乙)。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若在③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肌收缩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若将④中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刺激X会增加肌收缩频率 C、分析②③④可知,X需要通过Y与肌发生功能上的联系 D、由实验结果可知,肌与神经元共培养时收缩频率均增加
  • 10、系统性红班狼疮的发生与部分B细胞的异常活化有关,人体绝大多数B细胞表面具有CD19抗原。科学家将患者的T细胞改造成表达CD19抗原受体的T细胞(CD19CAR-T细胞),使其能特异性识别并裂解具有CD19抗原的B细胞,为治疗系统性红班狼疮开辟新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人体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B、治疗选取的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可从血液、淋巴液和免疫器官中获得 C、CD19CAR-T细胞主要通过增强患者的体液免疫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D、CD19CAR-T细胞不仅能裂解异常活化的B细胞,也会攻击正常B细胞
  • 11、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多功能糖,有助于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Co2+可协助酶Y催化D果糖转化为D阿洛翻糖。有人在相同体积、相同酶量且最适反应条件(含Co2+条件)下,测定不同浓度D果糖的转化率(转化率=产物量/底物量X100%)其变化趋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反应温度,可进一步提高D果糖转化率 B、D-果糖的转化率越高,说明酶Y的活性越强 C、若将Co2+的浓度加倍,酶促反应速率也加倍 D、2h时,三组中500g·L-1D-果糖组产物量最高
  • 12、微塑料由塑料废弃物风化形成,难以降解,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人分离到X和Y两种微塑料降解菌,将总菌量相同的X、Y、X+Y(X:Y=1:1)分别接种于含有等量微塑料的蛋白陈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微塑料的残留率(残留率=剩余量/添加量X100%)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平板划线法能测定X菌组中的活菌数 B、Y菌组微塑料残留率较高,故菌浓度也高 C、混合菡种对微塑料的降解能力高于单一菌种 D、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都能降解微塑
  • 13、为杀死蜜蜂寄生虫瓦螨,研究人员对蜜蜂肠道中的S菌进行改造,使其能释放特定的双链RNA(dsRNA)。进入瓦螨体内的dsRNA被加工成 siRNA后,能与瓦螨目标基因的mRNA特异性结合使其降解,导致瓦螨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iRNA 的嘌岭与嘧啶之比和dsRNA 相同 B、dsRNA加工成siRNA会发生氢键的断裂 C、瓦螨死亡的原因是目标基因的转录被抑制 D、用改造后的S菌来杀死瓦螨属于化学防治
  • 14、下列以土豆为材料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土豆DNA溶于酒精后,与二苯胺试州混合呈蓝色 B、向土豆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碘液后,溶液会呈蓝色 C、利用土豆匀浆制备的培养基,可用于酵母菌的培养 D、土豆中的过氧化氢酶可用于探究H对酶活性的影响
  • 15、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下列除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可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水解酶 B、线粒体作为“动力车间”为细胞自噬过程提供所需能量 C、细胞自噬产生的氨基酸可作为原料重新用于蛋白质合成 D、细胞自噬“吃掉”细胞器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
  • 16、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部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的问题。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保护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是(        )
    A、选繁殖能力强的个体进行人工繁育 B、建立基因库保存不同种群的遗传材料 C、建立生态走廊促进种群间基因交流 D、在隔离的小种群中引入野化放归个体
  • 17、真核细胞的核孔含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主要区别是(        )
    A、基本组成元素不同 B、单体连接方式不同 C、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D、合成加工场所不同
  • 18、下图为某家族中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发现Ⅰ-1和Ⅱ-7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不考虑致病基因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系谱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在(填“常”或“X”)染色体上。
    (2)、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3)、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Ⅰ-1:
    (4)、根据图中信息,(能/不能)确定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还是Ⅰ-2。
    (5)、若Ⅲ-10与Ⅲ-11婚配,生育一个两病都患男孩的概率为
  • 19、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型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是

    ②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③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
  • 2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 , 再用噬菌体去侵染
    (2)、请将下图中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标号进行排序

    (3)、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上图中(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子代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细菌的细胞中合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4)、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 , 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不显著。
    (5)、T2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______(注: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

    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