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学家研究发现,节食减肥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能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 B、钾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血钾过低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Na、Cl等离子的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尿量增多 D、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免疫细胞功能下降
  • 2、 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下列有关该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在该网络中具有调节快速、范围小的特点 B、体液调节是该网络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C、免疫调节能保证机体内环境一定不受病原体的影响 D、该网络保证了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恒定的状态
  • 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饥饿状态下,机体的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 C、剧烈运动时,机体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D、感染HIV后,机体辅助性T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因子分泌减少
  • 4、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⑥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 5、 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成分/

    (mol·L-1)

    Na

    K

    Ca2+

    Mg2+

    Cl

    HCO

    有机酸

    蛋白质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 6、 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属于细胞外液,三者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B、乙的两个去向为b和c,b的量小于c C、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图中甲、乙、丙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常发生在内环境中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于内环境中
  • 8、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
  • 9、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 10、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出汗丢失Na , 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11、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失衡便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导致机体产热过快,常会发生体温异常升高引发中暑 B、急性缺氧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C、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发组织水肿 D、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发重症肌无力
  • 12、严重中暑又称“热射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原因。
  • 1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下降,此时对组织细胞造成的影响是
  • 14、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
  • 15、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
  • 16、 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 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17、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如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丁为淋巴液 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
  • 18、 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 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 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
  • 19、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 20、有人认为,多吃醋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pH,从而软化血管,减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内环境稳态的视角分析,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作出解释。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