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家研究了不同狐狸物种对沙漠的适应机制,发现近缘物种路氏沙狐的改变尿浓度的基因转移到北美狐狸基因组中 (该过程也称基因渗入),促进其适应在沙漠中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渗入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路氏沙狐和北美狐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进化 D、种群的定向变异是形成适应的前提
  • 2、下列关于提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环境容纳量的措施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人工巢穴 B、增加觅食的湿地面积 C、增强领域行为 D、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 3、研究发现海带叶绿体的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体中含有叶绿素C,能更高效吸收水域中的蓝紫光。下列关于叶绿素C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于叶绿体内膜中 B、合成时需要光照和适宜温度 C、常用无水乙醇分离 D、化学本质是含镁的蛋白质
  • 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B、垃圾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D、减少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
  • 5、水孔蛋白作为细胞水分跨膜运输的主要通道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及逆境适应过程。为研究天山雪莲水孔蛋白基因(S基因)在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将S基因导入番茄细胞获得转基因番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设计了携带限制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P1和P2。在PCR时,引物P2将与S基因(填“A链”或“B链”)的3'端结合;若经过5次循环,得到同时含有引物P1和P2的DNA有个。
    (2)、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用限制酶EcoR I切割大肠杆菌质粒,原因是;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将具有相同的S基因和质粒切口连接起来。
    (3)、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在愈伤组织阶段取部分细胞提取总DNA进行PCR和凝胶电泳,此操作的目的是
    (4)、研究人员将转基因番茄和野生型番茄分别放置在0℃和25℃的培养箱中处理8h,结束后采样测定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见下图2)。据此推测S基因表达显著提高番茄抗寒性的机制是

       

    注:丙二醛为植物在遭受逆境下发生膜脂过氧化的产物

  • 6、已知家兔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调控机制如图),且存在上位效应:一对等位基因能掩盖另一对非等位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若基因A能掩盖B/b所控制的性状,称为A显性上位;若aa能掩盖B/b所控制的性状,称为a隐性上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题干所述上位情况外,家兔毛色遗传还可能存在两种上位情况。
    (2)、若同时存在黑色和棕色物质,家兔毛色表现为野鼠灰色,其基因型可能有种,出现该颜色说明家兔的毛色遗传肯定不是上位效应。
    (3)、为进一步确定家兔毛色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选取野鼠灰色兔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兔杂交,子一代全为野鼠灰色兔,子一代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

    ①若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说明可能存在上位;

    ②若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说明可能存在上位。

    (4)、经实验证实,控制家兔毛色的基因存在a隐性上位效应。上述实验中子一代野鼠灰兔与子二代白兔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7、明清时期,我国长江三角洲低洼内涝积水地或河网发达地区的先民们,探索出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桑基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2)、池塘养鱼时,可采用以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依据的原理是
    (3)、请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对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优越性进行评价
    (4)、为提高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你有哪些合理建议?(答出两点即可)
  • 8、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L)和乙烯均可诱导植物根发生不对称生长,而光照也是调控根生长的重要因素。为探究光照、BL和乙烯在根不对称生长中的相互作用,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材料进行实验,其中STS是一种乙烯抑制剂,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及结果

    A

    B

    C

    D

    E

    F

    光照

    +

    +

    -

    -

    +

    +

    BL(2×10-8mol/L)

    -

    -

    +

    +

    +

    +

    STS(0.9mmol/L)

    -

    +

    -

    +

    -

    +

    根不对称生长率(%)

    16.8

    0

    96.1

    0

    100

    0

    备注:“+”表示加入该成分,“-”表示未加入该成分

    (1)、BL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说明其能作为分子,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2)、除激素调节外,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还由共同完成。
    (3)、某同学认为上表实验不完善,需增加实验组别,请加以补充。
    (4)、科研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光照和BL在水稻根不对称生长中的调控效果依赖于的存在,判断的依据是
  • 9、高等植物的有氧呼吸存在细胞色素呼吸途径和交替呼吸途径两种,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交替氧化酶(AOX)作为交替呼吸途径的关键酶,其基因表达水平会影响细胞活性氧(ROS)的含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色素呼吸途径中,NADH释放的电子经过一系列复合体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该过程发生在(填具体场所);同时将H+泵到膜外侧,使得膜外侧H+浓度高于膜内侧,H+又通过ATP合成酶上的特殊通道回流到膜内侧,同时驱动ATP的合成,这一过程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功能。
    (2)、与细胞色素呼吸途径相比,交替呼吸途径合成的ATP(填“多”或“少”),原因是
    (3)、为研究交替呼吸途径的存在对植物抗冻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A和B为AOX基因过量表达突变体,C为AOX基因缺失突变体)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表明,交替呼吸途径能提高拟南芥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保护其光合作用正常运行,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人员继续测定了上述植株叶片中的ROS含量,结果如图3。请在图3中补充低温处理下突变体C叶片中的ROS含量

       

  • 10、罗丹明6G(R-6G)和荧光素双醋酸酯(FDA)可分别使原生质体细胞质在荧光下呈红色和绿色,但R-6G还可抑制线粒体中的生化反应,进而使原生质体失活。当存活原生质体比例低于后期培养所需的最低比例时,原生质体就不能再生愈伤组织。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R-6G处理里奥百脉根、扁蓿豆及清水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其原生质体活力,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处理浓度升高,3种牧草原生质体活力的下降幅度有差异 B、实验结果可知,R-6G对里奥百脉根原生质体的抑制作用最强 C、用经R-6G和FDA分别处理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有利于异源融合率的统计 D、要确定R-6G处理的适宜浓度,还需要检测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能力
  • 11、某成年女性因S基因发生突变,在3岁后患有遗传病一成骨发育不全,其典型症状为易发骨折、脊柱侧弯畸形等,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该患者(Ⅱ-2)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1名健康后代,医生便对其部分家属进行家系分析(图1),同时测定该患者和其丈夫S基因序列,测序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S基因的第786号碱基发生了G→T的替换 B、Ⅱ-4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9 C、Ⅲ-1与Ⅱ-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该病为先天性疾病,需进行产前诊断
  • 12、食草动物经常被吸引到最近被烧毁的区域,这种反应被称为“磁铁效应”。某自然保护区适宜栖息地中狍和驼鹿的平均种群密度分别为0.47只/km2和0.13只/km2 , 科研人员在被火烧过的区域进行连续4年的生态调查,统计该区域狍和驼鹿的种群密度和它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狍和驼鹿的种群数量 B、狍的磁铁效应显著,而驼鹿的效应并不明显 C、火烧后初期,狍和驼鹿对生境资源的竞争最激烈 D、适当的林火可能有利于更新驼鹿食物资源的分配
  • 13、窦房结细胞是心脏中一种特殊的自律细胞,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外,它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也会自动去极化利于动作电位的形成。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态和形成的离子机制如图,其中IK为钾通道,ICa-L和ICa-T分别为L型和T型钙通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调控窦房结进而影响心率变化 B、窦房结细胞形成动作电位的机制与神经细胞完全相同 C、复极化时IK开放,钾离子外流使膜电位迅速恢复到静息电位 D、T型钙通道阻滞剂可减慢窦房结细胞自动去极化,从而减慢心率
  • 14、环境污染和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下列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做法最合理的是(       )
    A、要遵循协调原理,需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B、应引入外来物种,因为其环境阻力小能够快速繁殖 C、为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应增加生产者数量和投入有机物总量 D、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 15、某兴趣小组调查了当地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并构建稻田生态系统某一时刻的能量流动过程模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初级消费者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还需分析消费者与农作物的关系 B、该图中能量的去向缺少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流向分解者 C、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稳定性较差,需要人类不断干预才能维持平衡 D、为实现绿色高产,应以化学防治为主,再结合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进行田间管理
  • 16、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识别癌细胞后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B,导致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死亡细胞则进一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6),进而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穿孔素、颗粒酶B和白细胞介素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B、白细胞介素是由淋巴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 C、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 D、注射IL-6受体的抗体能够有效控制CRS发生
  • 17、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生命现象的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法

    观察结果

    用腺体分泌物制剂喂幼鼠

    ①发育加快

    摘除成年鼠的该腺体

    ②食欲不振,身体臃肿;③行动呆笨,精神萎靡

    摘除幼鼠的该腺体

    ④除②外还停止发育

    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成年鼠体内

    ⑤身体消瘦,食欲旺盛;⑥躁动不安,情绪紧张;⑦心跳加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结果①④可知,该腺体分泌物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 B、根据实验结果②⑤可知,该腺体分泌物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动物发育 C、根据实验结果③⑥⑦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该腺体可能为垂体,其分泌物为生长激素
  • 18、红细胞在维持血浆pH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调节机制如图(●为带3蛋白,负责氯转移,即一对一转运Cl-和HCO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2从血浆进入红细胞后主要以HCO3-的形式运出细胞 B、带3蛋白在维持红细胞稳定性和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C、血红蛋白不仅能运输CO2 , 还能直接参与调节内环境的pH D、碳酸酐酶和氯转移保证了CO2在红细胞内大量形成HCO3-
  • 19、蓝细菌在早期地球强紫外线(UV)环境中逐步进化出了PSⅠ和PSⅡ两个光系统,其中PSⅡ光系统能以水作为还原剂进行产氧光合作用。随着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的增加,大气平流层中形成了臭氧层,UV强度大大减弱,使蓝细菌能够在树皮、盐碱地以及极地等多种环境中生存,同时蓝细菌的种类变得多样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为蓝细菌进化出光系统提供原材料 B、UV的强度减弱与蓝细菌的PSⅡ光系统有关 C、树皮、盐碱地以及极地等环境决定了蓝细菌的进化方向 D、蓝细菌种类的多样化是UV与蓝细菌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 20、OsALS基因编码的乙酰乳酸合酶(ALS)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酶。ALS抑制剂类除草剂能与ALS结合,抑制ALS的活性从而达到除草目的。研究人员用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水稻,获得了4种抗性不同的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水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与ALS竞争结合位点 B、甲基磺酸乙酯可能诱导OsALS基因发生了多个位点的突变 C、4种水稻的抗性差异可能是由ALS结构多样化导致的 D、用除草剂除草时,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效果更佳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