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面和背光面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 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
-
2、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中A点表示植株顶芽的生长状况,则B点可表示该植株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 B、图2中C、D点的作用效果不同 C、图2中F点可表示幼苗横放时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 D、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
3、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系列实验(“→”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①将直立生长 B、胚芽鞘②将向右侧弯曲生长,胚芽鞘③将直立生长 C、胚芽鞘④⑥直立生长,胚芽鞘⑤向右弯曲生长 D、装置⑦和⑧中植株都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
-
4、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探索,最终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下列有关温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鲍森·詹森的实验启发温特用琼脂块收集某种化学物质 B、与拜尔的实验不同,温特的实验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C、设置空白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温特发现单侧光下胚芽鞘伸长区两侧吲哚乙酸分布不均
-
5、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B、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 C、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可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
-
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往往低于积累部位的生长素含量 B、植物茎尖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有关
-
7、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甲
乙
琼脂块
左
右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2)、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
8、月季在我国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
6-BA/(mg·L-1)
IBA/(mg·L-1)
0.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6-BA浓度大于4.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B、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C、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 D、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
9、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当烟草长出足够叶片时打顶(摘去顶部花蕾)是常规田间管理措施,但打顶后侧芽会萌动生长,消耗营养,需要多次人工抹芽(摘除侧芽)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可以采取打顶后涂抹生长素的方法替代人工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 B、打顶后的抹芽措施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运 C、打顶涂抹生长素能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 D、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 -
10、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P点对应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特点 D、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
11、某同学用绿豆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生长素对芽的影响。他只配制了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两组效果相同且都为促进作用。该同学有一失误,忘记了标记生长素溶液浓度的高低。请依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和该同学的实验,想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将两种生长素浓度的高低区别开来,并说明理由。
-
12、某同学用两个未知的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测得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图1)的值分别为αx、αy , 且关系为αx=αy。为了进一步比较Cx和Cy的大小,该同学用去根尖的燕麦胚根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右弯曲生长,则Cx(填“大于”或“小于”)Cy , 判断依据是。
-
13、由图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mg·L-1),若该实验是探究豌豆幼苗茎切段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做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
14、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
15、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
-
16、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
-
18、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19、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是否是蛋白质类物质。
-
20、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