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临床上常采用体表电刺激诱发神经兴奋并检测相关指标,以用于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后神经纤维的钠钾泵活性不变· B、兴奋传导过程中刺激部位保持兴奋状态 C、神经纤维上Na+通道相继开放传导兴奋 D、兴奋传导过程中细胞膜K+通透性不变
-
2、将人眼脸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后,再培养形成支架,在该支架上接种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上皮细胞片层,可用于人工角膜的研究。上述过程不涉及( )A、制备细胞悬液 B、置于5%CO2等适宜条件下培养 C、离心收集细胞 D、用胰蛋白酶消化支架后分离片层
-
3、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网球花胚乳细胞分裂,视野中(如图)可见( )A、细胞质分离 B、等位基因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4、罗伯特森(J.D.Robertson)提出了“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下列不属于该模型提出的基础的是( )A、化学分析表明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和胆固醇 B、据表面张力研究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C、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D、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5、某同学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稀释豆浆作样液 B、在常温下检测 C、用未加试剂的样液作对照 D、剩余豆浆不饮用
-
6、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文明理念最能体现生态系统的( )A、整体性 B、独立性 C、稳定性 D、层次性
-
7、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为探究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纤维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人体肌细胞有呼吸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A~C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的化学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分析可知,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的结构特点主要是。(3)、肌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能产生ATP的场所是。图1中物质A是 , 能量①、②、③中最多的是 , 物质 A与水反应生成物质 B的场所是。(4)、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若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30molCO2 , 则消耗的葡萄糖为mol。(5)、为探究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纤维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人员检测了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坚持训练会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 , 停止训练5周后线粒体数量降至原来的水平。
-
8、已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35 ℃和45 ℃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7支试管,设置pH分别为1、3、5、7、9、11、13,该反应进行3 min后迅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定每支试管中淀粉的剩余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每一种酶催化化学反应。
(2)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操作中添加底物、pH缓冲液及α-淀粉酶溶液的顺序为(用文字和箭头标明添加顺序),反应3 min后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
(3)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 , 图中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4)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 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g/min。
-
9、细胞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系统,处处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1)、细胞膜是以为基本骨架的,组成它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的,从而能够解释变形虫的现象(填运输方式)。(2)、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能够解释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现象。(3)、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填一种细胞器)因而有利于心脏收缩供能。(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需要载体协助的是和;物质跨膜运输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是由(填一种物质)提供。
-
10、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该过程还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的特点。(2)、图一中明显不同于图二的细胞器是[ ] , 它分布于细胞中。(3)、图二细胞中,具有双层膜且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的是[ ] , “动力工厂”是[ ] ,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 ]。
-
11、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 , 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2)、物质b是。若某种Y分子含有3条直链肽链和一个二硫键(—S—S—)。由10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图中Z的中文全称 , Z的基本单位是。(4)、图中d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
12、北欧鲫鱼可以在冬季水面冰封、极度缺氧环境下存活数月。北欧鲫鱼在缺氧件下的部分代谢情况如图所示。研究发现酒精在-80℃条件下不会凝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欧鲫鱼进行图示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绝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北欧鲫鱼细胞内过程①②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均能产生ATP C、北欧鲫鱼不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相同 D、北欧鲫鱼排到体外的酒精会延缓其周围水体结冰,从而使其适应严寒环境
-
13、鸟嘌呤(G)和腺嘌呤(A)一样可以形成核苷三磷酸,含鸟嘌呤的核苷三磷酸可简称为GTP。GTP和ATP都属于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和功能也类似。在GTP酶的催化作用下,GTP会转化为GDP,并释放能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ATP和GTP可能分工不同,为不同的吸能反应提供能量 B、GTP所有的磷酸基团脱落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GTP 在细胞内合成和水解时所需的酶相同 D、每个GTP由1个脱氧核糖、1个鸟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14、图1表示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示意图,图2是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量的变化示意图。改变反应过程中的某一初始条件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c时,e点下移,d点不动 B、温度降低时,e点下移,d点右移 C、向体系中加入相同浓度的H2O2 , e点上移,d点不动 D、酶量增加时,e点不动,d点左移
-
15、下列有关主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 B、主动运输的结果是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趋于0 C、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决定了细胞主动吸收或排出的物质类别 D、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
16、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一定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一定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一定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17、下列生物或细胞中,均能完成相应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到的一组是( )A、洋葱表皮细胞和流感病毒 B、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 C、大肠杆菌和变形虫 D、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
-
18、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如下:①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细胞壁;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叶绿体;③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④出现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④ B、发菜和黑藻都属于生物② C、②④类生物都有可能是自养生物 D、流感病毒最有可能属于生物③
-
19、广东省徐闻县盛产菠萝,有“菠萝的海”美誉。在进化过程中,菠萝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特殊光合作用机制,能适应干旱高温的生长环境。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能与CO2结合的物质有。用14C标记环境中的CO2 , 则菠萝利用其合成(CH2O)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为。(2)、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的来源包括。菠萝将CO2固定与卡尔文循环在时间上分隔的意义是 , 从而适应干旱高温的环境。(3)、菠萝心腐病是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菠萝产量。芽孢杆菌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抗病性的生防菌。某团队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心腐病、土壤化学性质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施肥方式
发病率/%
致病菌数量
/(logCFU·g-1)
pH
有机物质
/%
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CK
17.33
3.83
4.93
0.12
4.2
YJ
15.00
3.71
6.02
0.31
4.6
KN
7.67
3.15
5.76
0.52
4.8
KY
11.67
3.23
6.10
0.72
5.9
【注】CK:化肥处理;YJ:普通有机肥处理;KN:羊粪有机肥+泥炭土+枯草芽孢杆菌;KY:羊粪有机肥+椰糠+枯草芽孢杆菌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防心腐病效果最好的施肥方式是(填“CK”“YJ”“KN”或“KY”)。为进一步研究芽孢杆菌提高土壤抗病性的原理,研究人员可作出的假设是 , 进而抑制疫霉属真菌数量。
②要验证①所提出的假设,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
-
20、研究表明。光照会影响韭菜叶绿素的合成,但不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请利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以暗处生长的韭菜幼苗作为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1)、实验思路:。(2)、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