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收缩 B、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促进排尿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肠胃蠕动加强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C、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D、全球生态足迹总量不断增长,已进入生态超载状态
-
3、神经元间联系的基本单位是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下图是突触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前膜兴奋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实现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B、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运输离子的功能 C、当神经递质刺激后膜上的受体,氯离子通过离子通道使后神经元兴奋,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动 D、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有的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有的被回收到突触小泡中,有的被酶分解
-
4、某校高二生物兴趣小组在验证家兔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的实验过程中,设计实验程序如下,在步骤Ⅱ前后测定试管中液体的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步骤
甲组
乙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Ⅰ
?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兔血浆
?mL蒸馏水
25mL缓冲溶液
25mL兔血浆
Ⅱ
滴加0.1mol/L的HCl溶液1mL
?
A、步骤Ⅰ中甲组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25mL蒸馏水,其作用是作为对比实验 B、步骤Ⅱ中乙组应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1mL C、若实验结果为步骤Ⅱ前后甲、乙两组的1号试管中pH变化均较大,2号和3号试管中pH变化均不大,则该实验可验证家兔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 D、家兔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能有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 -
5、用生长发育状态相似、体重相同的雄性小白兔,随机均分为A1、A2、A3三组,进行激素探究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激素含量的单位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A1
A2
A3
实验处理
不切除腺体
切除腺体X
切除腺体Y
生长激素含量
6.0
0.1
5.9
甲状腺激素含量
3.0
2.8
0
雄激素含量
4.0
3.8
3.5
A、设置A1组小白兔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A1、A2、A3三组均为雄性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B、A2、A3两组小白兔被切除的腺体最可能分别是垂体和甲状腺 C、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A2组小白兔体内的雄激素含量可能会大量减少 D、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相应的靶细胞膜上都有特异性的受体 -
6、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图1~图4是其中的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时间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常鹬和蚌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其中的a表示蚌 C、根瘤菌与大豆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大豆细胞能合成固氮酶 D、马蛔虫与马的关系可用图4表示,A表示马、B表示马蛔虫
-
7、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做有诗和远方的生物学教育、教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缘尽我看见你在人群中”的“看见你”属于条件反射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蒹葭即芦苇,赤霉素可以促进芦苇茎秆显著伸长 C、“牛衣古柳卖黄瓜”黄瓜是由雌花发育而来,其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成雌花,结更多的黄瓜 D、“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诗中的黄叶纷飞与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都有关
-
8、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丛义艳博士科研团队在南山国家公园发现了罕见的水青树分布的群落。水青树是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树种,为了保护好水青树物种需要研究其生态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位置或作用 B、研究水青树物种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其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C、与水青树种间竞争的乔木不会影响水青树的生态位 D、不同高度的水青树植株构成了种群的垂直结构
-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荒漠生态系统的情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决定某地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和水分 C、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扬子鳄和蜥蜴的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D、荒漠生物群落中有些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气孔白天关闭,夜晚开放
-
10、牛油果采摘后出现的褐变现象与多酚氧化酶(PPO)有关,机理如图所示。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对牛油果果肉中PPO活性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酚类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PPO存在于细胞其它的多个部位。工人在采摘、运输牛油果过程中会导致牛油果细胞系统受损,使得PPO与酚类物质接触,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PPO只能催化酚类物质氧化,而对其它物质不起作用,体现了酶的。(2)、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研究小组先提取PPO粗酶液。实验操作如下:在低温条件下将新鲜牛油果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的pH缓冲液(pH=6.5)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SiO2 , 研磨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即为PPO粗酶液。操作过程中加入SiO2目的是 , 在低温下操作的原因是低温环境下PPO的不会被破坏。(3)、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和结果记录表如下:步骤顺序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试管7
试管8
①加入PPO粗酶液
2mL
2mL
2mL
2mL
②加入酚类底物
2mL
2mL
2mL
2mL
③混合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④温度预处理
0℃
15℃
30℃
45℃
⑤保温
置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5min,取出后立即加入2mL三氯乙酸(强酸)
⑥观察实验结果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该实验正确的步骤是①→②→(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步骤中加2mL三氯乙酸的目的是。从实验结果来看,溶液褐色的程度越深,说明酶的活性越。反应过程中,各组pH值保持相同且为6.5的原因是。为探究PPO的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温度梯度。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为保证牛油果品质请提出一种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减少牛油果褐变的方法:。 -
11、某雌雄同株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现将甲、乙两株纯合白花杂交,F1为淡紫色花,让F1植株自交,F2植株中深紫色花:淡紫色花:白色花=3:6:7。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实验时,完成人工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2)、控制花颜色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定律。亲本甲、乙植株的基因型为。(3)、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F2中开深紫色的植株自交,F3中开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4)、F1进行测交,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
12、高原地区紫外光较强,常采用覆膜措施减少其对幼苗的伤害,来辅助林木育苗。为探究不同颜色覆膜对藏川杨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白、蓝、绿3种颜色覆膜,其中白膜为对照组,在高原地区自然光下测定不同覆膜处理对蓝光和紫外光的透过率及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
覆膜处理
对蓝光的透过率(%)
对紫外光的透过率(%)
叶绿素含量(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白膜
15.6
2.1
1.67
0.71
15.8
蓝膜
33.8
1.6
2.20
0.90
17.9
绿膜
17.5
1.8
1.74
0.65
9.5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自变量是 ,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来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数值。(2)、可见光可被叶绿体膜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后用于光反应,并产生物质和为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提供能量,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合成。(3)、测定光合色素含量,需要先提取光合色素,可选择作为溶剂,还需加入CaCO3 , 其作用是。叶绿素的含量与其对光的吸收率成正比,应选择(填“红光”或“蓝紫光")对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防止类胡萝卜素对光吸收的干扰。(4)、研究结果表明,覆盖蓝膜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可能的原因是:①提高了含量,有利于促进幼苗的光反应,从而提高光合速率;② , 降低对幼苗的辐射作用的同时不影响其光合作用。 -
13、洋葱(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6条)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常用的实验材料。图甲是洋葱根尖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为根尖不同部位,图乙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a~e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一般包括解离、、、制片等步骤。其中解离的目的是破坏细胞间的 , 使细胞容易分离。制片后在显微镜下选取洋葱根尖(图甲)的(填数字)区近正方形细胞进行观察。(2)、发现该区域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选择图乙中的(填字母)细胞对应的时期,因为该时期的细胞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3)、图乙中的d细胞处于分裂的期。该时期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分别被拉向两极,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每套包含条染色体。(4)、根尖四个区域所含的遗传物质一般是(填“相同”或“不同”)的。根尖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根本原因是细胞具有。 -
14、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在阐述细胞自噬机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细胞自噬是细胞组分在溶酶体或液泡中降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下图表示某细胞溶酶体形成及发挥作用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溶酶体直接来源于(填细胞器名称),溶酶体消化自身物质和细胞器,还能消化。自噬过程中,包裹着待降解物质的自噬体需沿着移动到溶酶体附近并与之融合,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性。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加工、转运过程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下列关于细胞自噬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___。A、细胞自噬发生于细胞质中 B、各细胞器在功能上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C、水解酶是执行细胞自噬的重要物质 D、自噬过程产生的降解产物被细胞全部重新利用(3)、已知低糖培养可增加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下表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多的是;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最多的是。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否
否
是
-
15、某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专家指导当地农户种植蒲公英和细辛两种中药材。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O2释放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点时,光照强度是限制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B、光照强度为b点时,两种植物O2产生速率相等 C、若将光照强度从b增加到c,短时间内蒲公英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上升 D、在遮阴条件下,相较于蒲公英,更适合种植细辛
-
16、某种狗的毛色由基因H、h1、h2、h3控制,它们互为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为H>h1>h2>h3(H>h1表示H对h1完全显性,其余以此类推)。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表型种类最多的是( )A、h1h3×h2h3 B、h1h2×h2h3 C、Hh1×h2h3 D、Hh1×Hh2
-
17、图甲表示马蛔虫(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图乙表示马蛔虫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均为8条 B、图甲细胞的后一个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C、图甲细胞对应图乙的ef段 D、图乙中de段变化的原因是发生胞质分裂
-
18、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植物细胞,它们的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b→a段,核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a→b时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D、甲的a→b段与丙的a→b段所用的时间长短可能相同
-
19、在低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①的场所是线粒体 B、对O2进行18O标记,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H218O、C18O2 C、①④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①②③④都可以产生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
20、甘蔗叶肉细胞中蔗糖分子进入液泡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质子泵同时具有运输作用和催化作用 B、H+-蔗糖共转运体运输H+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C、H+-蔗糖共转运体运输蔗糖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D、若细胞溶胶的H+浓度高于液泡,有利于蔗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