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活在梵净山的黔金丝猴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其个体数量比大熊猫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黔金丝猴种群密度可使用红外触发相机拍照技术 B、建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黔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 C、规范人类活动有利于梵净山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D、保护梵净山生态环境关键在于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
2、南明河通过清淤、补水及种植水生植物等系统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贵阳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中N、P沿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B、清除南明河淤泥减少N、P等富营养化沉积物,可降低水华发生概率 C、南明河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将外来物种凤眼莲种植到南明河中,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3、贵阳市开阳县盛产富硒菜籽油,每年3、4月呈现“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的美丽景象,某些农户将油菜籽压榨后产生的菜籽饼投放到油菜田中,提高土壤肥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输入油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农户把菜籽饼作为有机肥,可实现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通过油菜、杂草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吸引蜂蝶的花香和颜色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分别属于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
4、某兴趣小组调查了小车河湿地生态系统后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中肉食性动物为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图中甲表示植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其数量不一定少于生产者 C、图中乙主要是真菌和细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 -
5、某农田在弃耕40年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均比弃耕第1年多,其中乔木在弃耕15年后开始出现。下列关于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发生的演替比裸岩上发生的演替速度慢 B、弃耕40年后该地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能力增强 C、该群落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不再发生物种组成的改变 D、只要时间足够长,各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
6、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栖息着多种鸟类,其中包含多个横断山区特有的珍贵物种。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一区域内鸟类分层情况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群落分层情况
鸟种
活动情况
上层
某种雀鸟
以高大乔木的种子为食
中层
煤山雀、黄腰柳莺、橙红鹤等
营巢
草本层
血雉、白尾梢虹雉等
以种子、幼嫩植物体、苔藓或昆虫为食
A、横断山区鸟类的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影响 B、横断山区多种鸟类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横断山区空间分布不同的鸟类占有不同生态位 D、横断山区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其他群落存在差异 -
7、在两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分别接种等量的a、b两种酵母菌,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得到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呈“J”型增长 B、培养初期瓶内酵母菌因竞争激烈导致密度上升缓慢 C、t2时两培养瓶细胞密度相近但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 D、t2之后两种酵母菌数量会一直保持在K值附近波动 -
8、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研究发现气温和降水会影响蝗虫卵的数量。甲地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导致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乙地某年干旱导致水位下降,裸露的荒地为蝗虫提供良好的产卵场所使蝗虫卵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旱可能是造成蝗虫种群爆发的环境因素之一 B、甲地蝗虫次年种群密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死亡率增大 C、甲地降温导致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D、乙地蝗虫在干旱的裸露荒地上大量产卵可导致次年出生率增大
-
9、玉米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同 B、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 C、玉米的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并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基因的表达 D、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
10、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类患艾滋病。下列情况与艾滋病对应的免疫失调类型相同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季节性花粉过敏 C、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D、风湿性心脏病
-
11、流感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原因之一是干燥的冷空气易引起鼻腔和上呼吸道的黏膜干燥,导致免疫系统某项功能减弱。这项功能是(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识别
-
12、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认识了人体的许多重要内分泌腺和相应激素。下表为不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关系。下列与表中对应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
分泌腺体或细胞
激素
生理功能
①
促胰液素
促进胰腺合成分泌胰液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②
下丘脑
③
促进肾小管等部位对水分的重吸收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④
A、①表示胰腺细胞 B、②表示调节水盐代谢 C、③表示抗利尿激素 D、④表示促进肝糖原分解 -
13、校运会上运动员从听到枪声到做出起跑的反应,完成了一系列反射活动。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两种方式。下图为兴奋在神经元间突触处传递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共同构成 B、图中的神经信号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C、图中突触后膜在接收神经递质后可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若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前膜回收则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 -
14、日常生活中,人在意外受到尖锐物刺激后会立即缩手,并感觉到疼痛,其神经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①和②表示缩手反射中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结构①和结构②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人在意外受到尖锐物刺激后会感觉到疼痛属于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而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图中的缩手动作可受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调控 -
15、某同学在野外玩耍时,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吓得他撒腿就跑,在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又会慢慢恢复平静。此过程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优势表现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是人体脊髓发出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B、参与构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神经元都由细胞体和轴突构成 C、当受到惊吓导致恐慌时,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导致胃肠蠕动加快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作用一般相反
-
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甲表示体液调节,则乙表示免疫调节 B、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若丁表示酸碱度,在正常人体血浆中pH为7.35~7.45 D、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主要来源于K+和Cl- -
17、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和基因b分别控制酶A和酶b的合成,酶A可以使白色物质K转化为蓝色素,酶b可以使白色物质N转化为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花色呈绿色,蓝色素和黄色素均不存在时,花色呈白色。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各配子和个体活力相同。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白花植株)×乙(绿花植株)
全为蓝花植株
实验二
AaBb(诱变)(♂)×黄花植株(♀)
发现1株三体蓝花植株,该三体仅基因A或a所在染色体多了1条
(1)、根据实验一分析,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实验一的F2中,蓝花植株中纯合体占全部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已知实验二中被诱变亲本在减数分裂时只发生了1次染色体不分离。实验二中的F1三体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科研人员想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时期。已知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2条同源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并分离,另1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是将三体蓝花植株进行 , 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请写出该实验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后代 , 则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若后代 , 则被诱变亲本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3)、B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中部,利用限制酶将B基因从一个DNA分子中剪切出来,则剪切之后形成的所有DNA片段较原DNA多出现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已知基因B→b只由1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且该结构变异发生时染色体只有2个断裂的位点。为探究该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据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DNA序列,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引物,并以实验一中的甲、乙及F2中白花植株(丙)的叶片DNA为模板进行了PCR,同1对引物的扩增产物长度相同,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接结构变异的类型是 , 科研人员拟选用引物进行PCR以确定丙的基因型,若 , 则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BB,反之为aaBb。
-
18、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严重棉花病害。科学家从海岛棉中提取出抗黄萎病关键基因GbVel,拟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易感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下图为GbVel基因转录非模板链部分序列(GbVel基因区域无图示限制酶切割序列)及载体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先从海岛棉中获取GbVel基因的mRNA,然后经过RT-PCR技术可获得大量GbVel基因,该技术需要酶参与,这种方法获得的基因与直接从海岛棉中获取GbVel基因相比,其片段长度 (填“更长”或“更短”)。(2)、为了使GbVel基因正确插入载体中,应选择限制酶 处理载体。在利用PCR扩增GbVel基因时,可以选择的引物为。A.5'-GAATTCATGGCT-3' B.5'-TCAGAGCTCCGA-3' C.5'-TCAGAGCTCTCCGA-3' D.5'-CTTAAGTACCGA-3'
(3)、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先导入经处理的农杆菌细胞中,然后再导入棉花的愈伤组织中。以下是研究者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该棉花植株的实验流程,请完成下表: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步骤
外植体消毒与准备
选取健康茎尖,用①消毒30s,再用②溶液消毒30min
无菌冲洗
用无菌水冲洗2~3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茎尖切成约0.5cm的小块
诱导愈伤组织
将外植体小块接种到含有适量③ (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上
④
用含GbVcl基因的农杆菌处理愈伤组织
增殖与分化
将愈伤组织转接到一定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上诱导生芽
⑤
将健壮的无根苗转接到调整了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上
(4)、若要从个体水平上检测其是否抗大丽轮枝菌,应将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进行处理。 -
19、我国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高浓度盐分导致农作物根系细胞失水,影响正常代谢。下图1为海水稻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稻根细胞系统的边界是 , 其主要成分是。(2)、由图1可知,若根细胞呼吸受阻,Na+的排出量(填“增大”或“减少”或“不变”)。图中不同转运蛋白结构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在盐胁迫下大量Na+以方式进入根细胞,导致细胞内的离子比例异常,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据图分析海水稻缓解Na+的毒害的机制为:。
(3)、为探究外源钙离子(Ca2+)对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四组植物分别置于:A组:正常营养液
B组:正常营养液+150mmol·L-¹NaCl
C组:正常营养液+150mmol·L-¹NaCl+5mmol·L-¹CaCl2
D组:正常营养液+150mmol·L-¹NaCl+10mmol·L-¹CaCl2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根系有氧呼吸速率及各组细胞膜损伤程度,结果如下图2和图3所示:
①结合图2、图3推测图2中B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②分析图3数据可知Ca2+浓度与细胞膜损伤程度的关系是:。
③结合图2、图3分析,外源Ca2+缓解盐胁迫的机制是。
-
20、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时间
MS
MS+脱落酸
MS+PAC
MS+PAC+赤霉素
WT
OX
WT
OX
WT
OX
WT
OX
24小时
0
80
0
36
0
0
0
0
36小时
31
90
5
72
3
3
18
18
注: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1)、该实验设置MS组作对照的目的是。(2)、分析上表可知赤霉素能(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因为;脱落酸能(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因为。基因S过表达可(填“减弱”或“增强”)脱落酸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的作用。(3)、脱落酸和赤霉素作为植物激素,是一种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调节作用。赤霉素的主要作用除了促进种子萌发外,还有(写出一个即可)和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黄瓜茎端的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较(填“高”或“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4)、脱落酸(ABA)信号转导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有ABA的情况下,受体 , 正效应因子则被激活并发生磷酸化,同时磷酸化其下游响应因子,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