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除去植物细胞壁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蔗糖酶 C、NaOH或稀盐酸 D、纤维素酶
  • 2、2023年9月24 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一枚金牌产生,由杭州市运动员邹佳琪和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中夺得,比赛过程中,ATP 为肌细胞提供了大量能量。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中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B、比赛过程中,ATP 与ADP 可以互相转化 C、比赛过程中,体内ATP 的分解速率远远大于合成速率 D、A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3、U形管底部中间用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  )

    A、左侧液面下降 B、右侧液面升高 C、左侧液面升高 D、两侧液面不变
  • 4、若下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结构及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情况,则其中运输速率受氧浓度影响的是(       )

    A、乳酸 B、葡萄糖 C、 D、氧气
  • 5、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列关于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囊泡,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 B、囊泡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囊泡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脂肪酸一般通过囊泡运输
  • 6、下列属于细胞膜的成分,且细胞膜功能越复杂含量越多的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脂类
  • 7、如图所示,下列生理过程中,不能够表示的是(       )

    A、抗体的分泌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小泡内的物质穿过1层膜结构 D、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
  • 8、人体组织细胞从细胞外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组织细胞内外甘油的浓度差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 9、在高等植物地下部分的根毛细胞中,不含有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液泡
  • 10、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的变化是(       )
    A、液泡颜色变浅 B、细胞吸水涨破 C、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D、质壁分离
  • 11、在浸泡了完整红苹果的清水中滴加一滴蓝墨水,苹果不会变成蓝色。这是因为苹果表皮细胞具有控制有害物质进入细胞的结构,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2、双子叶植物花葵是两性花,为研究花葵的传粉方式,科研人员在花葵分布较多的区域,持续观察其整个花期的传粉情况。
    (1)、调查花葵的种群密度可采取样方法,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被调查的花葵种群分布范围内,

    ②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③以作为花葵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2)、观察发现,有20种昆虫会进入花葵的花中,有3种鸟会将喙伸入花中,这些昆虫和鸟都与雌、雄蕊发生了接触(访花),其中鸟类访花频次明显多于昆虫;鸟类以花粉或花蜜作为补充食物。研究者随机选取若干健康生长的花葵花蕾分为两组,一组保持自然状态,一组用疏网屏蔽鸟类访花,统计相对传粉率(如图)。

       

    上图结果说明

    (3)、为进一步探究花葵传粉方式,科研人员增加了一组实验,即在屏蔽鸟类的基础上,将花葵花蕾进行套袋处理并统计传粉率,此处套袋的目的主要是;该组实验与屏蔽鸟类组对比,可探究
    (4)、科研人员研究“小岛”上花葵的生态位还可以研究(答两点)。
  • 13、某植物的果型有尖果和钝果两种;花色有黄花和白花两种。为研究果型和花色的遗传规律,利用纯合亲本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

    P

    F1

    F2

    实验甲

    尖果白花×钝果黄花

    尖果黄花

    (F1自交)尖果黄花:尖果白花:钝果黄花:钝果白花=9:3:3:1

    实验乙

    尖果黄花×钝果白花

    尖果黄花

    (F1与钝果白花杂交)?

    (1)、实验甲表明,花色中为显性性状,控制果型和花色的基因位于(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实验甲F2中的尖果白花随机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2)、实验乙中亲本的基因型为(用A/a和B/b表示2对等位基因),表中F2"?"处的表型及比例为
    (3)、为获得果型和花色均稳定遗传的后代以留种,科研人员在实验甲的F2自交后,将每个F2单株所结种子各自组成一个F3单系,试推测F3单系大约有(比例)可以直接留种。
  • 14、病毒EV71和CVA16是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元凶。实验人员分别根据EV71、CVA16病毒上的蛋白研发了EV71疫苗、CVA16疫苗,以及EV71+CVA16双价疫苗。实验人员为探究EV71+CVA16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血清抗体种类

    血清抗体含量

    健康幼鼠+生理盐水

    健康幼鼠+EV71疫苗

    EV71抗体

    较高

    健康幼鼠+CVA16疫苗

    CVA16抗体

    较高

    ?

    ?

    ?

    (1)、EV71和CVA16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靶细胞,接种疫苗主要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B细胞在与疫苗接触后还需第二个信号并与之结合,才能被激活。
    (2)、据表分析,丁组的实验处理是健康幼鼠+。实验发现,EV71疫苗、CVA16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EV71疫苗对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却没有免疫效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3)、若双价疫苗研发成功,则健康幼鼠体内可以检测到含量较高的和相关记忆B细胞。
  • 15、实验小组选取林下栽植了4种灌木的雄黄桂林样地(A-D)和作为对照的雄黄桂林样地(E),探究人工林中灌木对雄黄桂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地类型

    灌木平均高度/m

    灌木平均密度/株/hm

    雄黄桂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A

    0.96

    2133

    2.56

    B

    1.32

    1044

    4.69

    C

    1.02

    1000

    3.15

    D

    1.22

    2933

    3.11

    E

    -

    -

    2.41

    注:-代表无数据

    (1)、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中的化学能,进而驱动在(场所)进行的暗反应,将CO2转化为储存化学能的糖类。
    (2)、E组处理方式为。据表分析可知,当灌木密度较大时,灌木对雄黄桂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作用有限,主要受限于灌木和雄黄桂的根系对(物质)的竞争;当灌木较高时可为雄黄桂提供适度的遮阴效应,防止气孔关闭,因此有利于 , 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为提高雄黄桂产量,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提出1个合理的雄黄桂林下灌木管理措施
  • 16、先天性聋哑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遗传(从15岁开始发病)、伴X染色体遗传。下图是某先天性聋哑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新的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6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5的致病基因一定包括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II5携带只携带1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7和Ⅱ8的孩子在15岁后健康的概率为7/9
  • 17、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探究BL和IAA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激素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单独IAA处理,浓度大于100nmol/L后就产生抑制 B、BL和IAA的作用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IAA浓度小于10nmol/L时,100nmol/LBL起抑制作用 D、IAA浓度大于100nmol/L时,100nmol/LBL起促进作用
  • 18、下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激素B的分泌体现出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途径③不属于分级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 D、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
  • 19、图甲是某种植食性动物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图乙是该动物在被引入该岛屿后λ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动物在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0只 B、种内竞争加剧可能是该种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图乙中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时 D、1880年后种群数量短暂升高,可对应图乙的15-20年
  • 20、若2株玉米的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15:1,则它们测交后代最可能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
    A、1:3和3:1 B、1:3和1:3 C、4:3和3:1 D、3:1和4:1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