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图1中A和B相比,A所特有的结构是(填编号),该结构是由组成,(2)、若图A能分泌胰岛素,则研究其合成和运输过程,可采用法,与此过程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用图中的序号回答);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3)、图1中含有核酸乙的细胞器有(填编号),核酸乙的化学组成中不同于核酸甲的物质名称是。(4)、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与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直接原因是。(5)、图1中结构⑥通过增大膜面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填结构名称)
-
2、建构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能用如图的数学模型表示其含义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D、质壁分离后在复原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化情况
-
3、下列有关科学发展史以及科学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成分的分析,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好氧细菌等材料进行对照实验,探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D、科学家分离细胞器时运用了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
-
4、黑藻可作为许多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用黑藻作为材料,制作装片时需要切片 B、黑藻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C、黑藻的叶肉细胞含有中央大液泡,可用来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分离黑藻中各种光合色素的最佳试剂为无水乙醇
-
5、如图甲是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②和③分别对应图乙中条带4和条带3 B、图甲中①主要吸收蓝紫光 C、图乙中的条带4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D、秋天植物叶片变黄主要是因为图甲中的②③被分解
-
6、下图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M表示酶,Q表示能量,甲、乙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 B、两分子葡萄糖合成一分子麦芽糖的过程中,物质甲的量减少 C、物质乙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也能转化为光能,M1和M2为同一种酶
-
7、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线粒体是蓝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③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洋葱根尖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⑤任何活细胞都能合成ATP
⑥所有活细胞都会消耗ATP
A、1 B、2 C、3 D、4 -
8、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只能用于人体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 B、葡萄糖可通过载体蛋白运输,但转运时不与载体蛋白结合 C、消化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
-
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蓝细菌拟核内含有③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图中②为核孔,是核与质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
10、注射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图1为某同学绘制的表示细胞中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图(图有不足之处),a、b、c为细胞结构。图2表示图1中胰岛素合成、加工与运输过程中几种结构的膜面积变化。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结构为内质网,膜表面漏绘了有核糖体附着 B、图2中的d、f分别表示图1中的a和b C、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b D、细胞呼吸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与胰岛素的方式相同
-
11、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等的选择,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的基粒——电子显微镜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公鸡的成熟红细胞 D、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黑藻幼嫩的根
-
12、如图为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中的细胞器均为单层膜结构 B、b中的细胞器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 C、c中的细胞器通常分布于植物细胞中并含有色素 D、d中的细胞器都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
13、近日超高杆巨型杂交稻“聚龙8号”在广东江门试种成功。下列有关“巨型杂交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为氧 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细胞中含量少但作用大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 D、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
14、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按照特征进行归纳正确的是( )A、无核膜:发菜、支原体、酵母菌、放线菌 B、无DNA:蛙的成熟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烟草花叶病毒、HIV C、有叶绿体:胡萝卜、水绵、颤蓝细菌、黑藻 D、有细胞壁:酵母菌、硝化细菌、蓝细菌、菠菜
-
15、褐色脂肪组织外观呈褐色,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脂肪小滴及高浓度的线粒体。研究发现,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直接相关。褐色脂肪组织的功能类似一个产热器,主要通过细胞内脂肪酸的氧化磷酸化分解产热,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一可知,线粒体的呼吸底物是 , 氧化分解脂肪时耗氧量较多的原因是。在线粒体中生成的柠檬酸可在中转化为脂肪。(2)、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据图二,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1蛋白,H+可以通过UCP-1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一般情况下,膜上的F0-F1蛋白复合物能够协助H+运输至线粒体基质,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该物质运输H+的方式为。研究发现,大鼠等生物的细胞中,H+还可通过UCP-1蛋白运输至线粒体基质,此时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因此,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选填“明显增大”“明显减小”或“不受影响”)。(3)、科研人员发现UCP-1蛋白含量高的大鼠在摄入高脂肪食物时不会发生肥胖,请结合相关信息,推测这些大鼠未出现肥胖现象的原因是。
-
16、以玉米苗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MPs)与镉(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注:3种MPs浓度水平,分别为MP-0(0g·kg-1)、MP-5(5g·kg-1)、MP-10(10g·kg-1),5种Cd污染水平,分别为Cd-0(0mg·kg-1)、Cd-1(1mg·kg-1)、Cd-5(5mg·kg-1)、Cd-10(10mg·kg-1)、Cd-15(15mg·kg-1)
(1)、用层析液在滤纸上分离叶绿素a和b的原理是。(2)、由图可知:MP-5可(选填“提高”或“降低”)玉米苗叶绿素的含量,推测原因是。(3)、由图分析可知:高浓度Cd(Cd-15)处理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胞间CO2浓度下降,作物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4)、已知高浓度Cd(Cd-15)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空白对照组低,某同学推测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作物长期处于低浓度CO2环境降低了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推测。材料用具:长期高浓度Cd(Cd-15)组、空白组(Cd-0)处理的两组玉米苗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定浓度的C5溶液,低浓度的CO2溶液,试管等。
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C5溶液和等量的低浓度CO2溶液,再 , 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Cd-15、Cd-0两组溶液中C3的含量。
预测结果:。
-
17、鲜切果蔬的切面呈现出褐变和失色情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植物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在果蔬的切面接触了氧气,催化植物中含有的酚类成分氧化形成黑色素,导致了酶促褐变反应,下图1为酪氨酸酶的部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所指化学键的名称是 , 图示片段由种基本单位组成,该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2)、酪氨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3)、科学家采用鲜切苹果片,研究化合物Ⅲ-i对其抗褐变保鲜效果,实验结果如图2。本实验中自变量是。(4)、该实验结论是。
-
18、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支原体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2)、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 ,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名称是 , 支原体细胞内的碱基有种。(3)、酵母菌细胞中的核糖体功能是;酵母菌是否具有生物膜系统?理由是。
-
19、Fe3+通过运铁蛋白与受体结合被输入哺乳动物生长细胞,最终以Fe2+形式进入细胞质基质,相关过程如图所示。细胞内若Fe2+过多会引发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发生铁依赖的程序性死亡,称为铁死亡。回答下列问题:(1)、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成分为分子,是膜的基本支架。(2)、当细胞摄取铁结合运铁蛋白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结合,再进入细胞,这种现象叫作。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会(选填“提高”或“降低”)膜的流动性。运铁蛋白结合与释放Fe3+的环境不同。
-
20、下面图甲为人小肠上皮细胞与肠腔、组织液之间部分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时被转运分子的浓度和转运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细胞膜上运输同一物质只能是一种运输方式 B、③运输葡萄糖和②运输K+涉及的跨膜运输方式可分别用图乙中的曲线a和曲线b表示 C、①运输葡萄糖和②运输K+的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且消耗能量 D、①运输物质的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