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入侵植物,常在入地草本层成为单一优势种,给农林牧业带来经济损失。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甲、乙和丙皆为本土陆生草本植物,且株高等性状与紫茎泽兰相似。图(a)为4种植物的生态位关系,由此可知紫茎泽兰入侵后对植物影响最大,原因是;图(b)为上述4种植物的分布区域,其中2种植物分布已注明,若要采集甲和丙植物,最可能分别在和生境采集到。(2)、相比原产地,入侵后紫茎泽兰改变了叶片中氮元素的分配模式,具体情况见下表。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入侵地紫茎泽兰减少用于防御的氮含量的原因是。
氮元素含量的相关指标(mg·m-2)
原产地
入侵地
叶片细胞壁中防御化合物的氮含量
116.25
44.10
叶绿体中的氮含量
712.5
793.8
叶片总氮含量
1253.00
1255.00
(3)、紫茎泽兰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紫茎泽兰进行替代控制,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
2、近年来江西省共青城市通过推广“稻虾共作”养殖,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立体种养、稻虾效益双增。“稻虾共作”中的小龙虾四处爬动挖洞,摄食害虫和杂草,实现水稻、小龙虾增产增收。(1)、小龙虾在稻田中清除杂草和害虫的同时,还能为水稻松土,并且可依托小龙虾走垂钓和观光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推进农旅融合。这种“稻虾共作”新模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稻虾共作”养殖模式能明显增加水稻产量,分析其原因是。该过程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是。(3)、“稻虾共作”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防治;水稻在稻虾共作区中正常生长所需施加的化肥量比常规区少,可能的原因是。(4)、除了稻虾共作,有的农田还养殖了鳖类。鳖属于杂食性爬行动物,在农田中幼鳖以水中植食性小动物为食,成鳖捕食水中某些植食性动物,也采食鸭舌草等植物,植食性比例和肉食性比例约为2∶1,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成鳖生长1kg消耗的所有第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如果用于饲养幼鳖可以使其增长kg。
-
3、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一类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病毒,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HPV入侵机体后,经[ ]细胞处理传递HPV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使Th会向Th2方向分化,Th2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 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2)、当HPV侵入皮肤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并分泌物质b,物质b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从而促进靶细胞的裂解,物质b在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属于。(3)、HPV病毒主要局限于皮肤黏膜表皮细胞层的感染,极少进入血液,因此细胞免疫在病毒的清除中占有主要作用。据图推测,HPV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一是被HPV感染的组织中,免疫应答会偏向(填“Th1”或“Th2”)方向;二是皮肤细胞中表达的HPVE5蛋白可抑制物质b的分泌,从而抑制细胞免疫,降低了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宿主患宫颈癌的概率。(4)、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通常要进行三次疫苗接种,原因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三次接种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的原因是。
-
4、作物在成熟期叶片枯黄,若延长绿色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某小麦野生型在成熟期叶片正常枯黄(熟黄),其单基因突变纯合子m1在成熟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延长(持绿)。回答下列问题。(1)、将m1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 , 表型为(填“熟黄”或“持绿”),则此突变为隐性突变(A1基因突变为a1基因)。(2)、突变体m2与m1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变为a2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2基因与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简要信息如图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 a2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 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现了 , 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变 , 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A1(A2)基因编码A酶,图2为检测野生型和两个突变体叶片中A酶的酶活性结果,其中号株系为野生型的数据。(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m1的基因型为 , 若将m1与m2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 , 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个体的比例为。
-
5、研究发现夜晚玩手机、看电视等过多光暴露会显著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患病风险,同样,自然光也可利用该机制降低人体的代谢能力,其机制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接受光刺激后,产生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 ,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填“双向”或“单向”),原因是。(2)、为验证交感神经是“眼—脑—交感神经—棕色脂肪细胞”通路的重要环节,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假设:“过多光暴露”通过交感神经调节棕色脂肪细胞的产热过程。
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空腹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对甲组小鼠给予适量自然光照,乙组小鼠 , 丙组小鼠。
③将三组小鼠置于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
预期结果:三组小鼠的棕色脂肪细胞产热量的大小关系是乙组>甲组>丙组。
-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诗句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吴兴杂诗》)中的种植结构及水乡传统农业,体现了对群落的垂直结构及生态工程整体原理的应用 B、“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中的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体现了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C、“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庄子·内篇·人间世》)中的伐桂、割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去其螟腾,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中的农田去虫害,体现了农业生产中对能量流动的实践应用
-
7、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子叶在出土过程中受到机械伤害,会形成“顶端弯钩”。水杨酸(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分子,为研究SA对拟南芥顶端弯钩的形成和胚轴向光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A不利于植物形成“顶端弯钩” B、SA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C、SA可促进拟南芥胚轴向光弯曲生长 D、SA可能影响了生长素在胚轴处的运输
-
8、某种鸟类的羽毛颜色有黑色(存在黑色素)、黄色(仅有黄色素,没有黑色素)和白色(无色素)3种。该性状由2对基因控制,分别是Z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A/a(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和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H/h(H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对图中杂交子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黑羽、黄羽和白羽的比例是1∶2∶1 B、黑羽雄鸟的基因型是HhZAZa C、黄羽雌鸟的基因型是HhZaZa D、白羽雌鸟的基因型是hhZaW
-
9、某小组为研究小鼠肾交感神经对体内水和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组将小鼠一侧肾交感神经切除,一段时间后检测并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排尿量和尿中钠的量。下列叙述或推测正确的是( )A、若实验组小鼠排尿和排钠量增多,推测肾交感神经可促进水和钠的重吸收 B、调节小鼠尿量的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一定与核糖体无关 C、根据该实验可推测肾交感神经通过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从而调控排尿量 D、对照组小鼠无需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检测排尿和排钠量
-
10、先天性葡萄糖一半乳糖吸收不良症(CGGM)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及半乳糖障碍,严重者易腹泻。健康人小肠上皮细胞运输单糖等物质的部分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SGLT、GLUT2、GLUT5和Na+/K+ATP酶分别表示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摄食后患者血糖、Na+浓度均可能低于正常人 B、患病原因可能是Na+与葡萄糖或半乳糖竞争SGLT C、SGLT蛋白与肠上皮细胞膜结合异常可引起CGGM D、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富含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食物
-
11、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水稻花粉母细胞分裂失败而导致雄性不育。依据下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引起的效应,判断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
基因
突变效应
M
影响联会配对
O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P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W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A、M-P-O-W B、M-P-W-O C、P-M-O-W D、P-M-W-O -
12、中秋佳节,患糖尿病的张奶奶因听信虚假广告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最终脱离危险。下列广告语中真实可信的是( )A、“本店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B、“我们的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 C、“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的骨骼健康发育 D、“XX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大量元素”
-
13、木瓜是广东地区常见的栽培果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木瓜的果皮和叶肉细胞经光合作用制造糖类,再运输到果肉中转化形成淀粉。木瓜果实发育初期,果肉细胞积累大量的淀粉。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果肉逐渐变软。为探究其成熟机理,科学家进行以下相关研究。(1)、木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增加,果肉逐渐变甜。为探究乙烯的作用,科学家测定木瓜成熟过程中淀粉水解酶D和乙烯响应蛋白H表达量,结果如图l。
由图可知,乙烯的作用是。
(2)、为进一步研究乙烯对D基因和H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构建4种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木瓜细胞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各组木瓜果实分别贮存在有或无乙烯环境中,果肉横切显色结果如下表(组成型启动子在所有细胞中保持持续活性,GUS基因表达产物能使无色底物显现蓝色)。分组
表达载体类型
显色结果
有乙烯
无乙烯
1
组成型启动子+GUS基因
蓝色
蓝色
2
无功能启动子+GUS基因
无色
无色
3
D基因启动子+GUS基因
蓝色
无色
4
H基因启动子+GUS基因
蓝色
无色
设置1、2组作为 , 实验结果表明。
(3)、为探究H基因与D基因的关系,科学家筛选获得重组酵母细胞,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先将载体1导入亮氨酸缺陷型酵母细胞。因无转录因子蛋白作用于D基因启动子,导致AbAr基因(金担子素抗性基因)无法表达,进而无法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但可通过技术筛选出重组酵母。
②再将载体2导入①步骤获得的重组酵母,接种到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如图2所示重组酵母细胞。当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H基因的表达产物是D基因的转录因子。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乙烯调控木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变甜的具体路径为。 -
14、萝卜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筛选优良性状,开展种质创新,对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计划,丰富“菜篮子工程”有重大应用价值。普通萝卜表皮为白色,彩色萝卜不仅增加美感,也会增加营养。育种工作者通过如下图辐射诱变,得到了图1中甲、乙粉红色变异类型。已知基因型为BB的萝卜为白色,基因型为Bb、b的萝卜为粉红色,基因型为bb的萝卜为深红色。(1)、由图1可知,乙的变异类型是 , B和b的根本区别是。(2)、为确定控制萝卜颜色的基因(B/b)是否与已知的染色体位置的M/m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用基因型为BBmm的白色萝卜P与基因型为bbMM的深红色品系Q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2萝卜体内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2所示。进一步统计F2中深红色萝卜的三种类型数量,发现类型3个体最多、类型2很少、无类型1出现。据此推测,控制萝卜颜色的基因(B/b)与M/m基因(填“位于”或“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出现类型2的原因是。(3)、已知基因B/b所在染色体都缺失片段的植株不活,欲探究粉红色萝卜的产生是甲、乙哪一种变异类型,则将粉红色萝卜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单株种植,并严格自交,观察并统计可育子代表型及比例。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该变异类型为甲;如果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该变异类型为乙。
-
15、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因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分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由图可知GC可以(选填“升高”或“降低”)血糖,原因是。(2)、地塞米松(DEX)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DEX作为抗炎药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多年历史,但长期服用DEX会引发糖尿病,研究人员就此机制进行了研究。
①用DEX和RU486(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处理小鼠,提取肝细胞R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K蛋白的基因表达情况如图1所示。该结果表明。
②用DEX处理小鼠和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均检测到肝细胞糖异生关键基因P转录水平提高。为研究K蛋白调控P基因转录的作用位点,获取了P基因-729~+82bp区域的不同片段以及突变片段,将其连接到荧光素酶基因(Luc)上游并转入高表达K基因的细胞系中,检测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由图2结果推测,K蛋白结合在P基因的区域,依据是。
③分离第①题中小鼠肝脏细胞核物质,用超声波破碎DNA(与蛋白质结合区不易被超声波破碎),分别加入抗K蛋白抗体(A)和无关抗体(B),进行免疫沉淀实验。以沉淀下来的DNA为模板,根据P基因-729~-174bp、-174~+82bp区域序列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电泳结果支持②的结论。请在图3中补充PCR扩增后的电泳检测结果。
④综合上述研究,推测长期服用DEX引发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
16、花椒原产于中国,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为提高花椒产量,研究人员设计了盆栽实验,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花椒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除施氮量外,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模式
施氮量/(g。株-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叶绿素含量/(μmg。g-1)
花椒单作
0、1.5、2.5
4.47、7.83、6.5
0.063、0.097、0.067
274.56、264.10、228.37
3.76、5.46、2.85
花椒-大豆混作
0、1.5、2.5
7.63、8.40、5.70
0.070、0.090、0.066
218.86、228.03、245.78
2.32、5.20、3.83
花椒-辣椒混作
0、1.5、2.5
7.12、7.64、6.29
0.066、0.081、0.064
225.54、219.74、239.88
4.10、4.41、4.07
(1)、实验过程中,可用作为溶剂提取光合色素,再利用特定的仪器测定色素提取液在(填“红光”或“蓝紫光”)下的吸光率,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时不选择另一种光的原因是。(2)、环境中的氮元素主要以形式被花椒吸收。据表分析,施氮量为1.5g。株-1时,三种种植模式下的净光合速率与不施氮相比均有所提高,可能的原因是。(3)、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措施,使花椒产量的提升最显著。(4)、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花椒-大豆混作模式下,花椒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80(μmolCO2.m-2.s-1)。在此实验基础上,若要进一步确定花椒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最低施氮量,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7、叶片倾角的变化可反映脱落酸(ABA)或油菜素甾醇(BR)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已知BR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分别用低浓度ABA或BR处理水稻幼苗,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倾角大小,结果如图1所示。为揭示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自身无法合成BR的突变体1(对外源BR不敏感)和突变体2(对外源BR敏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A和BR这两种植物激素在调节水稻幼苗叶片倾角方面的作用相抗衡 B、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可能依赖内源BR的合成与信号转导 C、水稻幼苗叶片倾角变大的过程仅由激素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共同完成 D、两种水稻突变体的叶片倾角均有所增大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
-
18、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具有高比例胚胎干细胞的活产嵌合体猴。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4CL体系下培育的、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供体猕猴的胚胎干细胞(简称4CL干细胞)注射至与其遗传信息不同的猕猴胚胎中,并最终得到嵌合体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嵌合体猴中仅部分位置能发出绿色荧光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嵌合体猴中来源于4CL干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C、植入胚胎前通常需要对代孕母猴注射相关的激素促使其同期发情 D、嵌合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将发育为嵌合体猴的各种组织
-
19、一般认为,寄生动物需要招募共生微生物来降解植物细胞壁,从而侵袭植物。但研究发现,在植物上寄生的两种不同线虫中都有同种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的基因,这种基因与细菌的基因非常相似,且不存在于其他线虫类群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线虫、植物及微生物之间通过自然选择协同进化 B、两种不同线虫的细胞壁降解酶基因频率可能存在差异 C、基因突变是这两种线虫获得该基因的根本原因 D、具有降解酶基因的线虫在与其它线虫类群竞争中具有优势
-
20、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新鲜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水浴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②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紫色
③在厌氧发酵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④果酒发酵时释放的气体能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绿变蓝再变黄
⑤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