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科研小组拟培育一种名贵菊花的脱毒苗,其技术路线为“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材部位应选择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因其分裂旺盛且病毒少 B、外植体消毒常进行无菌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措施 C、接种时,将外植体的1/3~1/2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D、“外植体接种→培养→移栽”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培养基
-
2、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
3、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高效抗癌物质,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是扩大紫杉醇来源的重要途径。下图为三种红豆杉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量与紫杉醇产量的数据图。(1)、以南方红豆杉叶为原料获得生产紫杉醇的愈伤组织需要通过细胞的 , 愈伤组织细胞具有较强的能力。这一技术的成功实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一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即。(2)、对比分析两个曲线图可知: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答三点);与传统方法获得紫杉醇相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具有等优点(答两点即可)。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 -
4、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过程②表示再分化的过程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原生质体融合 C、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三倍体 D、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5、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没有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少数马铃薯野生种存在青枯病的抗性基因。由于核型等差异,野生种难以与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直接杂交繁育,为获得具有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栽培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和B以获得两种原生质体 B、培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与野生型或四倍体栽培种之间存在核型差异 C、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等量的生长素类和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D、③为再分化过程,可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植株的抗病性状
-
6、结合诱变育种,从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简述一种培养抗寒香蕉品种的方法及步骤。。
-
7、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利用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植的思路是。
-
8、单倍体植株是进行体细胞诱变和研究遗传突变的理想材料,其原因在于。
-
9、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面是其培养基配方: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磷酸二氢钾
琼脂
含量
10 g
10 g
2 g
20~30 g
成分
蒸馏水
2%的伊红水溶液
0.5%的美
蓝水溶液
含量
1 000 mL
20 mL
13 m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大肠杆菌提供的主要营养有和维生素等。(2)、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其目的是。(3)、为了检测严重污染的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4)、将1 mL水样稀释1 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5)、除利用特定培养基选择鉴定某种细菌外,还可以依据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
10、鲸死亡后会沉入海底,俗称“鲸落”。“鲸落”后期会形成一个以厌氧菌和硫细菌等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厌氧菌以“鲸落”肌肉中的脂肪为食,同时产生一些硫化氢等硫化物,硫细菌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并以该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请回答相关问题:(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都会含有水、无机盐、氮源和碳源,培养“鲸落”群落中厌氧菌的碳源必须是。要培养硫细菌,培养基中的成分需要特殊配制,主要体现在 , 这种培养基可以用来专一性培养硫细菌,所以称为培养基。(2)、在分离“鲸落”中的微生物时要制备固体培养基,在倒平板操作后,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的目的是。(3)、为了研究“鲸落”中含有微生物的情况,需将“鲸落”提取物加水稀释,然后将稀释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这种方法称为。下面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情况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4)、若想得到“鲸落”中某目标菌种,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若下图甲是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图,对应的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为。图甲中的③更易获得单菌落,判断依据是。
-
11、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四类,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刚果红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2)、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3)、据表判断,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4)、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5)、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
12、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N2的细菌,将玉米种子用自生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土样应取自当地表层土壤的原因是;
步骤②需充分振荡的主要目的是。
(2)、下表为两种培养基的配方,步骤④应选其中的培养基,原因是。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组分
Ashby培养基
甘露醇(C6H14O6)、KH2PO4、MgSO4·7H2O、NaCl、K2SO4、CaCO3、蒸馏水、琼脂
LB培养基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蒸馏水、琼脂
(3)、步骤④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 若在④的平板上统计的菌落的平均数量为126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个。(4)、将纯化的固氮菌置于完全培养液中扩大培养48小时,经离心后收集下层细胞并转移至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固氮能力的测定,筛选出固氮能力最强的菌种CM12,为进一步鉴定其固氮能力,科研人员选用发芽一致的玉米种子进行3组盆栽实验,30天后测定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结果如图。注:CK:对照处理组;N:尿素处理组(每盆土壤中50 mL有氮全营养液:成分为在1 000 mL无氮植物营养液中加入0.12 g尿素);CM12:自生固氮菌CM12处理组(每盆土壤浇50 mL接种自生固氮菌的无氮植物营养液)。
①对照组(CK)的处理为。
②实验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处理和接种固氮菌CM12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与尿素处理组相比,CM12处理组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增加了约%(保留1位小数)。
③自生固氮菌较共生固氮菌(如根瘤菌)的应用范围更广,原因是。
-
13、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培养基,培养基中只选择了作为唯一氮源。(2)、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酶,将尿素分解为。(3)、在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的原因是。
(4)、实验结果: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50、5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8、73、97,8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该10 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估算数目是个。 -
14、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只能在补充了相应的生长因子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用紫外线照射后将其接种到甲培养皿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将甲培养皿的菌落影印接种(不改变菌落位置)到乙、丙两培养皿的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接种到甲培养皿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 B、甲、丙两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是基本培养基 C、甲培养皿中菌落数目有可能比接种的酵母菌数少 D、甲、乙、丙三个培养皿都可能存在营养缺陷型菌落 -
15、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透明圈内的刚果红染料已被分解 B、菌落②中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C、图中菌落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真菌 D、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
-
16、高效无害化处理。科研人员取一定量的餐厨样品,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稀释液,并将样品接种于利用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配制的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牛肉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氮源 B、接种时需用力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内 C、稀释样品获得单个菌落以便判断菌种类型 D、经过培养可筛选出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
-
17、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可放入干热灭菌箱中干热灭菌 B、接种前后的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消毒 C、没有将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将影响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D、喷洒石炭酸同时配合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对接种室的消毒效果
-
18、为探究校内植物园土壤中的细菌种类,某兴趣小组采集园内土壤样本并开展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样时应随机采集植物园中多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 B、培养细菌时,可选有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越低,越容易得到单菌落 D、鉴定细菌种类时,除形态学鉴定外,还可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
-
1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 B、NH3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和能源物质 C、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琼脂 D、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
-
20、解脂菌能利用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吸收利用。脂肪酸会使醇溶青琼脂平板变为深蓝色。将不能直接吸收脂肪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醇溶青琼脂平板上培养。甲菌菌落周围呈现深蓝色,乙菌菌落周围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菌属于解脂菌 B、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以脂肪为唯一碳源 C、可将两种菌分别接种在同一平板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 D、该平板可用来比较解脂菌分泌脂肪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