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86年,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耐盐碱的野生海水稻——“海稻86”,但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利用杂交育种等技术,培育出高产海水稻。高产海水稻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如图表示海水稻根细胞的相关生理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海水稻叙述错误的是(       )
    A、高产海水稻培育过程主要依据是基因重组的原理 B、缺氧时,海水稻根细胞累积的乳酸会导致减产 C、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传统盐碱稻高 D、海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
    (2)、下列关于海水稻耐盐碱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及消耗能量 B、H2O可以通过扩散和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入海水稻细胞 C、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输到细胞外,以中和盐碱地过多的碱 D、SOSI和NHX对Na+进行转运,该过程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 2、养殖场的粪便富含氨氮化合物,其中某些微生物可使氨氮化合物转化为尿素进而产生NH3 , 影响畜禽健康。为筛选粪便中能利用氨氮化合物且减少NH3产生的微生物。兴趣小组按图进行实验获得目的菌株,正确的是(       )

    A、①中两种培养基的灭菌方式均为高压蒸汽灭菌法 B、②应挑取在2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的菌落用于后续的实验 C、③可通过添加脲酶并检测其活性,筛选得到甲、乙 D、养殖场应选择菌株甲添加在粪便中以减少NH3的产生
  • 3、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子萌发时,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B、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提早开花 C、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生长素的两重性有关 D、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 4、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与丙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不需要通过毛细淋巴管壁 B、淋巴细胞只分布在甲、乙中 C、人肝脏细胞内的液体是丁的组成部分 D、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 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制醋、制饴、制酒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蓝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酚等天然活性成分,被赞为浆果之王。生物兴趣小组以蓝莓为原料,尝试发酵制作蓝莓酒、蓝莓醋。酿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⑤中,常用到醋酸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 B、制作蓝莓醋时,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 C、蓝莓醋的发酵是放能反应 D、葡萄糖在醋酸菌中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
    (2)、下列有关蓝莓酒和蓝莓醋酿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将蓝莓冲洗干净后再去梗 B、不同品种的蓝莓酿造的蓝莓醋风味不同 C、随着④过程时间的推进,酒精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D、过程④中采用真空发酵技术,有利于产物的分离
  • 6、多种肿瘤细胞存在过量表达的CDC7激酶,该激酶对启动DNA复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XL413药物可与CDC7激酶结合并起到抑制其活性的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 B、XL413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其停留在分裂期 C、DNA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端向3'端 D、CDC7激酶具有促进解旋酶和DNA启动部位结合的作用
  • 7、铁心杉是心材比例高、具有防腐性质的杉木新品种。其野生种群分布范围窄,聚集程度很高且多聚集在母树周围。根据生长特征,可将铁心杉树种群的个体分为幼龄(I)、低龄(II~IV)、中龄(V~VIII)、高龄(IX~XII)和老龄(XII~XIII),幼龄铁心杉死亡率高。研究人员调查了小溪乡自然保护区铁心杉种群年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条件下该铁心杉种群数量将快速上升 B、为扩大铁心杉种群数量,可对幼龄期进行迁地保护 C、幼龄铁心杉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缺少充足的空间和光照 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小溪乡自然保护区的铁心杉数量
  • 8、溶酶体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特征。溶酶体酸化损伤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水解酶泄露到细胞溶胶使α-突触核蛋白降解减少,最终导致神经病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的pH对维持溶酶体的功能至关重要 B、帕金森发病机制可能是线粒体受损导致细胞供能不足,引起神经元死亡 C、泄露到细胞溶胶的水解酶会全部失活,导致α-突触核蛋白降解减少 D、给患者使用促进α-突触核蛋白降解的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之一
  • 9、2024年3月,四川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烧毁逾100万公顷土地,导致黄喉雉鹁、雪豹等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受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火灾后森林的演替需经历地衣、苔藓等演替阶段 B、演替过程中灌木的出现不利于多数草本植物的生长 C、浓烟和火光给黄喉雉鹁等动物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使部分动物逃生 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般会发生改变
  • 10、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证明了“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的近亲。该团队从尼人化石中成功扩增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mtDNA)以及核基因组序列,发现尼人的mtDNA多样性约为同时期古现代人的1/3;现代人约1%~4%的核DNA基因组来自尼人,如柬埔寨人4.4%;蒙古人4%;汉族人(中国)3.2%;法国人2.6%;巴西印第安人0.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证据之一 B、现代人之间的基因存在差异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关 C、尼安德特人与柬埔寨人的亲缘关系比巴西印第安人更近 D、尼安德特人种群规模比同时期古现代人要大
  • 11、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代谢系统 B、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 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形态与其执行的特定功能有关 D、多细胞生物中已分化的细胞遗传信息一般不发生改变
  • 12、婴儿痉挛症是一种婴幼儿时期严重的癫痫综合征,研究发现患儿14号染色体部分片段重复,其中重复区域包含FOXG1基因。据此推测婴儿痉挛症形成的原因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13、杭州大力推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修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公园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从湖的近岸区到湖心区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物,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湿地附近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 14、研究表明,肝糖原能水解产生葡萄糖以调节血糖水平,肌糖原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磷酸后不能离开肌肉细胞,只能在肌肉细胞内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下图为某种糖原分解的过程和场所(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糖原的元素是C、H、O,与等质量的糖原相比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 B、据图分析,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发生的场所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 C、据图推测转运蛋白T1、T2和T3具有疏水的肽段,因此能稳定地贯穿在a中 D、推测图示细胞应为肌肉细胞,形成的葡萄糖会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
  • 15、某种昆虫的长翅(A)对截翅(a)为显性,体色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眼色(C/c和D/d基因控制)有红眼、朱砂眼、猩红眼。已知与体色及眼色相关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且性染色体上相关基因遗传不在同源区段。现将某一对长翅灰体红眼雌昆虫与截翅黑檀体猩红眼雄昆虫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灰体红眼:截翅黑檀体红眼=1:1,且各表型雌、雄比例也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考虑眼色,F1随机交配,F2中红眼:朱砂眼:猩红眼=9:6:1,则红眼昆虫的基因型有种,朱砂眼昆虫中纯合子占
    (2)、若只考虑翅型,亲本中长翅昆虫的基因型为。若利用F1中的昆虫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A、a基因的位置,可采取的实验方案为。若子代昆虫中 , 则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3)、①若已确定控制该昆虫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欲通过杂交实验证明雄性昆虫在产生配子时不发生互换,则可选用F1中的杂交,请预测实验结果:

    ②让F1中长翅灰体雌虫与截翅黑檀体雄虫交配,子代中长翅灰体:长翅黑檀体:截翅灰体:截翅黑檀体=23:2:2:23.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该昆虫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定律。

  • 16、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蛋白质合成)、S期(DNA复制)和G2期(蛋白质合成)。肿瘤的研究经常涉及到细胞周期长短的测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1所示。

    ①乙组中DNA含量从2C达到了4C,说明细胞中正在进行。丙组细胞DNA含量为4C,说明已完成DNA复时,为期细胞。

    ②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至少培养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然后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将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2

    9

    3.5

    1.5

    26

    (2)、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某二倍体生物(2n=20)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如图2所示。

    ①制作减数分裂临时装片的过程中需滴加对染色体进行染色,E时期细胞有四分体个。

    ②图3为该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AABb,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其中一条染色体的基因未标出,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aB:Ab:B=1:2:1,则原因是分裂过程中

  • 17、图1表示西瓜幼苗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C3和C5在不同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至⑤表示的生化反应中,可以产生ATP的过程是。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若突然停止光照,图中C3的含量将(填“上升”或“下降”)。若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图中C3的含量将(填“上升”或“下降”)。
    (2)、由图2可知,A点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3)、西瓜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以淀粉的形式储存。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加,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

       

    ①为了解释图3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水解同时存在。

    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量和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设。请运用图中证据进行阐述:

    ②为进一步确定该假设成立,研究人员在第12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的淀粉含量为a,为叶片光合作用通入仅含14C标记的14CO24小时,在第16小时测得叶肉细胞中淀粉总量为b,14C标记的淀粉含量为c。若淀粉量a、b、c的关系满足(用关系式表示),则该假设成立。

  • 18、细胞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细胞有害的代谢废物,如H2O2。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能将H2O2分解为O2H2O。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酶的特性,某实验小组在30℃条件下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 , 可验证酶的高效性;对比实验 , 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组别

    加入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1

    2mLH2O2+2滴FeCl3

    放出少量气泡

    实验2

    2mLH2O2+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放出大量气泡

    实验3

    2mLH2O2+2滴新鲜唾液

    无气泡产生

    (2)、该实验小组将新鲜肝脏研磨液煮沸后冷却至30℃,然后将其与H2O2混合,发现试管中无气泡产生,原因是
    (3)、调控CAT的生物合成对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实验小组在黑曲霉发酵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的金属离子(浓度均为:2g·mL-1)培养结束后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对菌体干重和CAT活力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据图分析,各金属离子中对黑曲霉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若要促进黑曲霉生长,减少生长过程中的代谢废物,最好选择金属离子

  • 19、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可以对植物进行人工施肥,为提高施肥效果,通常会进行人工灌溉。
    (1)、若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在该过程中,植物根系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质”所包括的结构有
    (2)、施肥后进行人工灌溉可提高施肥效果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
    (3)、如图为某耐盐碱“海水稻”在高盐环境中,降低高盐危害的作用途径:

    ①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 判断的依据是

    ②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 , 该运输方式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20、M和N是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实验小组将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某野生型雌性果蝇体内,再让该果蝇和野生型果蝇杂交,杂交后代雌雄群体的表犁及比例为有荧光:无荧光=3:1(只要有一个荧光蛋白基因即为有荧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和N基因导入了细胞核基因组中 B、M和N基因导入了非同源染色体上 C、M和N基因都导入到了常染色体上 D、同时含有M和N基因的果蝇占l/4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