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心肌细胞代谢旺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推测心肌细胞中(填细胞器名称)数量较多,心肌细胞质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该受体(填“会”或“不会”)将神经递质运入细胞。
    (2)、胰腺细胞能分泌胰蛋白酶,胰蛋白酶是一种分泌蛋白。可通过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用3H标记亮氨酸,放射性将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细胞器中,其中后两者之间需要通过囊泡运输,最终胰蛋白酶通过方式运出细胞。
    (3)、造血干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处于某时期的细胞部分染色体如图所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①和④属于一对 , ⑤由一对相互垂直的构成,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细胞周期中,染色质状态和染色体状态会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其中染色质状态有利于 , 而染色体状态有利于 , 这对于细胞分裂至关重要。

       

  • 2、心脏搏动指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跳动感,是心脏机械动作的表现之一,反映了心脏的收缩功能。人体神经支配心跳的原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去甲肾上腺素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于心跳的调节是相互协同的 D、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都是小分子,通过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
  • 3、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甲所示。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用“●”和“○”表示)分别标记其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乙中箭头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对应于图乙中的③位置 B、着丝粒位于图乙中的④位置时,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aaBBbb C、该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D、该细胞最终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或Ab和aB
  • 4、下图是W基因的部分序列,其在生物体体内可发生①或②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DNA的甲基化,可能直接影响翻译过程 B、②过程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种类可能未发生改变 C、发生①和②过程,都可能使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发生①和②过程,生物体性状的变化都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 5、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全表现为显性性状 B、孟德尔所作假设是生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等于1∶1 C、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推理是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 6、失聪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疾病,其中遗传性耳聋是听力损失的常见类型。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两个遗传性耳聋(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的系谱图。经基因检测,发现Ⅱ4和Ⅱ7具有不同的耳聋致病基因,遗传方式不同;且两家族均不含对方的致病基因。Ⅱ3和Ⅱ8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1/8 B、3/4 C、7/8 D、11/12
  • 7、某兴趣小组欲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准备了紫色和白色的小球若干,紫色小球标上Y基因,白色小球标上y基因,并准备2个纸箱子。下列关于小球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个纸箱中放入10个紫色小球和10个白色小球,另1个纸箱相同 B、在1个纸箱中放入20个紫色小球,另1个纸箱中放入20个白色小球 C、在1个纸箱中放入10个紫色小球和10个白色小球,另一个纸箱中放入20个紫色小球 D、在1个纸箱中放入10个紫色小球和10个白色小球,另一个纸箱中放入20个白色小球
  •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控制水稻高产、低产的基因和抗病、易感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我国科学家把高产易感病的水稻纯合品种与低产抗病的野生稻纯合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后经多代自交和筛选,成功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1)、下列关于育种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杂交的目的是将高产基因与抗病基因集中到同一个体上 C、F1自交的目的是得到高产抗病的纯合水稻个体 D、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使高产、抗病基因比例上升
    (2)、下列关于新品种培育和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是培育出新品种水稻的重要动力 B、新品种水稻与原水稻属于不同的物种 C、培育过程中未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D、筛选能够直接选出高产基因和抗病基因
  • 9、某小组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在3%KNO3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现象,并每隔1min拍摄记录,计算细胞面积(S1)和细胞膜以内部分的面积(S2),经计算后的S2/S1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S2/S1(%)

    100

    72.2

    77.4

    82.5

    84.4

    86.6

    88.2

    90.0

    A、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膜和液泡膜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B、从开始到第1min时,细胞失水 C、从第2min开始,K+和NO3向细胞内进行主动转运 D、第2min-第7min,S2/S1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吸水
  •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肺炎链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是一类细菌。在众多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光滑型(S)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另外一些菌株不会引起病症,长成粗糙型(R)菌落。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链球菌进行的活体转化实验如下图。

    (1)、在肺炎链球菌中一定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和核糖体 B、细胞核和叶绿体 C、荚膜和细胞壁 D、中心体和液泡
    (2)、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组中可通过培养后观察菌体是否光滑,确认是否存在S型菌 B、b组中R型菌可利用小鼠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C、c组中S型菌经加热灭活后,DNA和蛋白质完全变性失活 D、d组中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S型菌,来自于R型菌的转化
  • 11、人在患肺炎、哮喘等疾病时,机体CO2排出过多,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CO2排出过多是由于部分细胞进行厌氧呼吸 B、内环境的pH大于7即可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C、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说明机体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稳态 D、可通过吸入适量O2并减慢呼吸频率进行治疗
  • 1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行如下实验:在两个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其中一个锥形瓶用石蜡油进行油封,通过CO2传感器测定锥形瓶中CO2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乙分别表示未油封组、油封组的实验结果 B、若实验过程中对甲组进行搅拌,则两曲线差异会更明显 C、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两曲线对应的锥形瓶中的温度相同 D、曲线乙对应的锥形瓶中溶液,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可出现灰绿色
  • 13、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于染色步骤进行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进行染色 C、染色的试剂必须用龙胆紫染液 D、染色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 14、加酶洗衣粉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蛋白酶、油脂酶等。关于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冷水洗涤的效果比温水好 B、搅拌衣物可使酶与污渍充分接触 C、可用于蚕丝衬衫、羊毛衫等的洗涤 D、即使酶可回收,酶也不可重复使用
  • 15、糖尿病是以高血糖和糖尿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是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某学习小组尝试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是否显色可确定尿液中葡萄糖含量 B、可用清水和标准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 C、样本与试剂混合均匀后不需要水浴加热 D、若溶液变为紫色,则尿中含有葡萄糖
  • 16、鸡胚发育过程中发现,趾原基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趾间部分细胞死亡并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爪。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  )
    A、细胞衰老 B、细胞癌变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 17、植食性动物的阑尾通常较大,且直接参与消化过程;人类保留了阑尾,但其没有消化功能且较小。这一事实为“人类可能起源于植食性生物”的观点提供了(  )
    A、比较解剖学证据 B、胚胎学证据 C、分子生物学证据 D、化石证据
  • 18、牛奶、鸡蛋中富含大量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肠道内消化的终产物是(  )
    A、多肽 B、氨基酸 C、核苷酸 D、CO2、H2O
  • 19、芦笋(2n=20)是常见的植物遗传学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科学家对芦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1)、芦笋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种;若一株芦笋性染色体组成是XXY,从母本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2)、野生型芦笋为窄叶,在种植时偶有宽叶个体出现,芦笋的窄叶和宽叶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基因用A、a表示)。已知某宽叶雌株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让该突变株与野生型杂交,F1的雌雄植株中突变型和野生型比例均相等。

    ①为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是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片段),从亲代和子代分别选择个体进行杂交,其杂交组合为 , 若子代性状及比例为 , 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若突变的宽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有一丛宽叶芦笋,将这些宽叶芦笋作为母本与窄叶植株杂交,F1中宽叶∶窄叶=4∶1,则最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致死现象)。

    (3)、已知芦笋的另一对等位基因抗病E对不抗病e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辐射处理芦笋雌株幼苗可使A基因或a基因或A、a基因从原染色体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E、e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E、e所在染色体的末端最多只能结合一个A、a基因)。已知单个(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而高度不育。现有一基因型为AaXEXe的芦笋幼苗,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探究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是否发生单基因易位,可让该植株与表型为的雄性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不考虑交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出现8种表型子代,则该植株的易位情况为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的易位情况为

    ③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宽叶不抗病雌株∶窄叶抗病雌株∶宽叶不抗病雄株∶窄叶抗病雄株=1∶1∶1∶1,则该实验中易位后母本的基因型为

    ④通过基因检测发现③中基因的位置情况符合事实,但正式实验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不抗病∶窄叶抗病=24∶1∶1∶24,则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的初级卵母细胞比例为

    (4)、已知R基因是抗旱基因,研究人员希望利用R基因与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得到抗旱的芦笋。若每个受体细胞只导入了1个R基因,则利用某个转基因雌株进行测交实验得到的F1中出现 , 则说明R基因导入到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换,利用某个转基因雌株进行测交实验,得到的F1中宽叶和窄叶植株均出现了部分不抗旱的个体且不抗旱的个体约占F1的1/2,则说明R基因导入到
  • 20、SBPase基因编码的酶是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为提高甜菜的光合效率和产量,通过基因工程对甜菜进行遗传改造,获得如图1的表达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重组质粒结构中,除了图中所示结构元件外,还未指示出的结构元件有 , 其中启动子的功能是
    (2)、人工合成SBPase基因后进行扩增,正确选择引物后对目的基因进行PCR,PCR程序设置如图2所示,其中,60℃20s环节的目的是。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添加模板、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4种dNTP外,一般还需要添加Mg2+ , 添加Mg2+的作用是
    (3)、获取的PCR产物还需要经凝胶电泳鉴定。通常DNA分子片段带负电荷,所以电泳开始前应将PCR样品加入电极端的点样孔内。电泳之后切割凝胶再将其溶解,回收其中包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经过一系列步骤后,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
    (4)、研究人员采用不对称PCR技术扩增大量单链DNA片段,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现有不等量的一对引物A和B,经若干次循环后,引物A被消耗尽,之后的循环只产生高浓度引物B的延伸产物,获得大量单链DNA.若反应体系中原有200个模板DNA,最初8个循环后限制性引物A耗尽,再进行25个循环,理论上可制备的单链DNA有个。
    (5)、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甜菜叶柄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先将外植体放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中初步培养,目的是 , 再转入含有的筛选培养基中获得抗性植株。此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6)、为便于纯化SBPase酶蛋白,现改进生产路线,另将小段TAP基因序列(标签)与SBPase基因相连,构建出能表达SBPase酶融合蛋白的重组DNA(如图3,F1、F2、R1、R2表示引物)。为确定融合基因插入并且方向正确,进行PCR检测,可选择图3中的引物组合有(填字母)。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