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机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抗HCV的抗体。甲状腺因遭到该抗体攻击而受到损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组织中可能存在和HCV某些抗原相似的物质 B、由自身抗体造成的甲状腺损伤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 C、甲状腺组织受损会导致机体TSH、TRH的分泌异常 D、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减轻感染HCV造成的甲状腺损伤
  • 2、支配猫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末梢可分泌乙酰胆碱(ACh)和血管活性肠肽(VIP),ACh能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VIP能增强唾液腺细胞膜上ACh受体的亲和力。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支配猫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传入神经 B、神经元中ACh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AChACh受体结合会引发唾液腺细胞膜发生相应电位变化 D、VIP分泌增加导致唾液腺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强,有利于唾液分泌
  • 3、凤丹白是江南牡丹最常见的品种,对其核型分析可为研究牡丹品种的演化、分类和育性提供参考。凤丹白的核型分析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型分析通常要依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以及着丝粒位置等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3与4、3与5可能会相互交换片段 C、减数分裂I后期,染色体1、3、6、7、10不会同时移向同一极 D、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与图中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 4、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沉默,去甲基化后基因可正常表达。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是DNA转录调控的重要因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会引起表观遗传现象 B、DNA甲基化会导致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C、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 D、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分化
  • 5、稻米的香味是由8号染色体上的Badh2基因突变导致甜菜碱脱氢酶活性丧失,从而使2-AP大量积累所致。Badh2基因中至少存在17个变异位点。甜菜碱脱氢酶分布在水稻根部以外的各种器官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adh2基因中至少存在17个变异位点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Badh2基因通过控制甜菜碱脱氢酶的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稻米香味 C、除了水稻根部细胞外,其它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均存在Badh2基因 D、选取香味稻和正常野生稻杂交,可能无法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 6、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游离的Ca2+浓度约为107mol/L , 细胞外的Ca2+浓度约为103mol/L , 该浓度差由质膜上的转运蛋白甲维持。受胞外信号刺激,胞外的Ca2+通过转运蛋白乙快速运输到胞内使Ca2+浓度升高至5×106mol/LCa2+激活某些蛋白的活性调节相关生命活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机盐离子不能作为信号分子向细胞传递信息 B、转运蛋白甲运输Ca2+时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胞外信号刺激能促使转运蛋白乙被动运输Ca2+ D、不同转运蛋白能转运同一种物质体现其特异性
  • 7、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不同的群落在外貌和结构上存在差异,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类型的形成容易受到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B、荒漠中绝大多数植物的地面株高远大于根系的长度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往往在树顶形成树冠来争夺阳光 D、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 8、肝脏是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材料,相关操作处理与目的相符的是(       )
    A、在离心后肝脏研磨液的上清液中加入等量冷却的酒精溶液——粗提取DNA B、向2mL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检测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C、在2mL鲜肝提取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和B液4滴——检测蛋白质 D、在25mL肝匀浆中滴入5滴HCl溶液后测pH——比较不同pH下酶活性的变化
  • 9、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内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体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中体内的质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细胞膜的功能比中体膜的功能更复杂 D、推测中体形成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
  • 10、研究人员发现梨果实中的PbAl蛋白可催化葡萄糖异构为果糖,从而提高果实甜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bA1蛋白、葡萄糖和果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B、PbA1蛋白和果糖都是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 C、斐林试剂可用于验证PbA1蛋白的催化作用 D、PbA1蛋白可降低相应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11、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四种情况(Ⅰ、Ⅱ、Ⅲ、Ⅳ),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模型。

    (2)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若马缨丹每年增加60%,最初数量为N0株,则t年后种群数量为株。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填“K1”“K2”或“0”)。要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采取法。

    (4)若经过a点所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某种渔业产品的数量增长符合Ⅰ曲线,在保持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左右,原因是

  • 1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 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BAT细胞内的能促进UCP—1蛋白基因的表达。线粒体中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的通透性,消除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3)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 ,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 1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的物质及作用分别为
    (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该文所涉及的植物激素为。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一般浓度的该植物激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无影响,你认为最可能原因是
    (3)、如图为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此操作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摘心”的实质是去除顶芽,从而解除 , 从而促进棉株多开花结实。

    (4)、上文所提到的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有哪些共同特点: 。(至少写两点)
  • 14、如图为人体内雌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A为某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过程①进行雌激素含量的调节,而在排卵期则启动过程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中,A为垂体 B、据图分析,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排卵期体内雌激素含量较高,有利于排卵 D、过程①会导致Na+大量内流进入Kp神经元1
  •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带有两片小叶的离体植物和细胞分裂素(CTK)进行了实验1,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A组左侧出现14C,B组左侧未出现14C;另一个小组为研究脱落酸(ABA)对植物叶柄的脱落效应进行了实验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B、实验2可反映植物叶柄的脱落只与脱落酸有关 C、实验2可通过叶柄脱落所需的时间来进行检测 D、实验中应设置多组重复实验,以减少因样本过少而对实验结果产生的误差
  • 16、研究者跟踪调查某地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为λ,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λ

    1.00

    1.00

    0.80

    1.25

    1.00

    1.25

    1.75

    2.00

    2.00

    A、2014年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与2011年基本相同 B、可通过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 C、不能根据λ值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D、2014~2018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并在2017年达到K值
  • 17、冬奥会滑雪比赛过程中,有关运动员生理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环境中运动员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B、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调节 C、远动员在下丘脑和脊髓中高级运动中枢的调控下完成比赛 D、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
  • 18、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图中③含量的增加先于①和② B、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C、饥饿时,肾上腺分泌的⑤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D、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只通过电信号作用于肾上腺,使⑤的含量增加
  • 19、被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即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 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当于免疫学中的抗原 B、由于该疫苗是活疫苗,因此“糖丸”要用凉开水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 C、B 细胞在“糖丸”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可以通过吃“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 2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可产生ATP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