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现象级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其故事主要来源于《封神演义》,以纣王无道、伐纣建周为历史背景。下列有关这段历史正确的表述有( )A、盘庚迁都导致商朝的灭亡 B、公元前11 世纪晚期,周朝建立 C、周朝定都于洛邑 D、成语“酒池肉林”的典故出自这一时期
-
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是华夏民族( )A、由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B、形成是民族交融的结果 C、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 D、地位高于其他民族
-
3、下列遗址所出土的实物证据共同反映了A、水稻的广泛种植 B、制陶工艺的精美 C、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 D、先民们的定居生活
-
4、暑假学校研学活动,组织大家到下图所示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同学们将了解到此地( )A、先民们正处于磨制石器的时代 B、先民们都已学会人工取火 C、有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D、先民过集体生活,逐渐出现贫富分化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1)材料一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张“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示意图,请你参与进来,完成该图的填充。材料二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确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是虚假时,便真正成了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是如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应对“美苏之间不合”的?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图1、图2是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历史见证,请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常言道:“物极必反”。一些重大的灾难往往成为时局转换的契机。甲午中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新起点。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引起了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
——摘编自鲁恒红《浅析甲午中日战争》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甲午战后“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为实现救亡图存,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探索?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
唐朝
政治
隋朝统一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唐太宗时,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经济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诗人·皮日休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张孝祥《湖湘以竹车激水诗序》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和唐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或出现的史实)。
材料二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救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摘编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措施,并举出唐朝的一个事例加以印证。
-
8、下图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的一部重要国际文件(部分)。这部文件应是( )
1.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各项原则。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用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
3.每一政府各自保证相互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A、《三国同盟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
9、1933年,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和工程振兴署等公共工程机构,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8月,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下列事件与之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赫鲁晓夫改革
-
10、某同学为开展项目学习,在“中国读史网”搜索引擎框中输入了一组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模式。据此可知,该项目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与问题 C、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
-
11、1770-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20倍,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产额的一半,成为世界市场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君主立宪的确立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12、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就是意大利人的天才创造,而不是由于君士坦丁堡逃亡者的来临。“天才创造”是指( )A、人文主义 B、科学精神 C、创新精神 D、理性主义
-
13、制作时间尺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根据下列时间尺所探究的主题推断,“?”处对应的是( )A、新文化运动开始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井冈山会师
-
14、1842年8月29日,在经历了一场失败的战争后,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长江水域的一艘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从此开始。据此可知,“这场失败的战争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15、小明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据此可知该学习卡片涉及的地区是(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出使西域
朝代:元朝
人物:忽必烈
事件:北庭都元帅府
朝代:清朝
人物:雍正乾隆
事件:设置伊犁将军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云南 -
16、据记载,北宋都城开封街道两旁商店、货摊林立,客商往来不绝,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买卖甚至通宵达旦。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农业进步 B、对外交流频繁 C、商业繁荣 D、手工业发达
-
17、《晋书·食货志》记载了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现国家统一 B、民族关系和睦 C、对外交往活跃 D、北方人民南迁
-
18、汉武帝将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的矛盾,转化为诸侯的家庭矛盾,被誉为“古今第一阳谋”。这指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实行推恩令 D、改革户籍制度
-
19、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教材的这一段文字旨在说明制定小篆的( )A、背景 B、特点 C、性质 D、影响
-
20、在济南天桥区山东化工厂西侧,出土了1000余把战国时期齐国的三字刀币,这为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