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1955年非裔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一次会议,借用他形象的说法,这次会议是“遭鄙视的、受侮辱的、受伤害的、一无所有的——简而言之,受压迫的——人种聚集到了一起”。该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
2、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了重大改革,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其实质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 C、改变社会性质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3、1918—1919年,商业广告在苏俄《真理报》上近乎消失。1922年7月30日《真理报》第169号的第6版的广告专版中,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这种广告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D、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
4、思维导图不仅能构建历史联系,还能突破核心概念。某校九年级同学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方框内的文字应是(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南北战争
-
5、湖南美术馆举办“‘在时间里流淌—百年欧洲绘画的多重实践’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展览分序章、“理性与激情”、“自然的呼唤”、“画室‘内’与‘外’”、“欧亚之间”五大篇章。在该展览的序章中展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和真迹。这些大师的作品和欧洲哪场运动有关( )A、租地农场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
-
6、“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蔡伦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郦道元
-
7、据汉书记载,西域都护统管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朝的官员。这表明西域都护的设置( )A、标志西域归属于中央管辖 B、有利于开辟丝绸之路 C、消除了西域各国的矛盾 D、巩固了西南边疆
-
8、游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武士群体(他们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不求报酬),春秋战国时期常常成为各诸侯王的座上宾。而汉武帝时期“游侠逐渐失去生存空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时期( )A、经济繁荣,游侠生活安逸 B、儒家思想,排斥侠义精神 C、阶级对立,社会动荡不安 D、中央集权,游侠势力被打击
-
9、西方学者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期间,在北纬30度左右,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东西方同时取得思想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鼓励新思想的提出 B、杰出思想家的大量涌入 C、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 D、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
-
10、《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意思是说,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了书册。这里的书册的材料是( )A、龟甲和兽骨 B、陶器和青铜器 C、木器和竹器 D、竹简和纸
-
11、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邓世昌 杨靖宇
请结合上面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
12、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国家
主题
①
葡萄牙、西班牙
从陆地到海洋
②
荷兰
从渔夫到车夫
③
英国
?
④
法国
从人性到理性
⑤
美国
从邦联到联邦
⑥
俄国
从改革到革命
⑦
日本
从锁国到开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①和④对应的主题分别强调的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参照其他国家的模式,完成序号③的主题补充。(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序号⑥中的主题所对应的历史事件。(4)、如果让你在表格增加中国一栏,你会选择怎样的主题? -
1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文明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摘编自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劳动界》是五四时期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主办的工人通俗刊物。该月刊1920年8月创刊于上海,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1921年1月停刊。它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刊物。……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公开理论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
——摘编自《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欧洲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发展角度谈谈你对人类不同文明交流的认识。 -
14、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材料三: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字统一的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并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文化的特点。 -
15、“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重点强调( )A、计算机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国际经济新秩序需要重新建立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D、现代社会发展应重视生态问题
-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英国、法国遭到削弱,美国和日本利用战争迅速崛起。这表明一战( )A、引发了欧洲殖民扩张 B、促进了第三世界崛起 C、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17、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它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A、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挽救了清王朝的民族危机
-
18、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 )A、渔猎生活的开始 B、审美情趣的发展 C、雕塑艺术的进步 D、制瓷业的发达
-
19、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既有矛盾斗争,也有合作共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大国崛起·危局新政》
材料三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材料四 二战后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班牙的“前所未有的改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评价这一事件?(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材料中和平会议性质是什么内容?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设想后,在1921年美国又倡导召开了哪一国际会议?(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崛起的“地缘战略棋手”有哪些,并分析“地域战略棋手”纵横捭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
20、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运动物体的科学规律以数学的精确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的三条“运动定律”构成了所有深入研究的基础。
——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有改动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目录节选。
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
第27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材料四 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并说说他的主要贡献。(2)、进化论是达尔文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观点的进步意义。(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概括英、美、法三国革命对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4)、结合材料四、谈谈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在对待外来文明成果时和发展自身文化过程中,应持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