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核电荷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分类:熔点、密度是物理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是化学性质 C、分析: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2、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

    (1)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加入a克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 , 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内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放入a克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现象略

    [实验结论]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请用化学式表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

    [实验评论]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知识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3、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填字母);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4、现有①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⑦高锰酸钾,⑧澄清石灰水八种物质(填序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已知该粒子是通过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 , 该粒子的符号为
  •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变成(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元素,上述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我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 7、小明对一种暗紫色固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下列物质名称:B是D是E是F是
    (2)、反应②常用于 , 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⑤的条件是 , 实验现象是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你选择的依据是

    A.     B.     C.     D.

  • 9、用化学符号和文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2)、3个氮原子
    (3)、2个亚铁离子
    (4)、2个二氧化硫分子
    (5)、4H
    (6)、Cu
  • 10、向a.b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酸钾【KClO3】,向 b 管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同时加热,则反应时间(t)和生成氧气质量(m)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1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
  • 13、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分解反应
  • 14、某同学称量食盐时在左盘放20克的砝码,再移动0.6克的游码,天平平衡,则此时他称得的实际质量。
    A、20.6 B、19.6 C、19.4 D、13.6
  • 15、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16、二氧化硫是由
    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17、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以上叙述中属硫化氢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 18、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闻到花香

    主要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原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 19、某校907班沈妮同学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 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 ( )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 20、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①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填“甲”或“乙”)。

    ②通过对比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粒间空隙比水的(填“大”或“小”)。

    (2)、如图-2所示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B和图C中所示的信息,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③图-3“水蒸气液化”,图-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a.图-3所示的过程是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图-3变化的本质是

    b.由图-4可得到:F的用化学式为 , 用语言描述该变化的过程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