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捕捉技术”是指将工业中产生的 CO2 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碳封存技术”是指将 CO2 捕捉、压缩后长期储存。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有: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 CO2 的容器;
地质封存将 CO2 注入特定的地层等。被封存的 CO2 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消除资源的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用水和某些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小江同学设计了如图 2 所示实验,装置 a 端连接气压传感器,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3 所示。(已知:CO2+2NaOH=Na2CO3+H2O)图 2 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 别是水、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则 X 的数值为。(2)、分析图 3 可知在此实验中“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选填“甲”或“乙”或“丙”),写出乙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将 COz 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有学者对海洋封存 CO2 的方法提出质疑,你认为海洋封存 CO2 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写一条即可)。 -
2、燃烧含硫煤形成酸雨的途径之一是:可与 SO2 反应生成 CaSO3 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B、形成酸雨的过程主要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SO2 不适宜用排水法收集 D、喷洒石灰浆处理燃煤废气可减少酸雨危害
-
3、拧开碳酸饮料的盖子,会有气体冒出,小深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碳酸饮料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碳酸饮料放出的气体
实验室使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该气体
实验室收集该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ロ验满
A、A B、B C、C D、D -
4、兴趣小组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确定自制汽水配方
适量的小苏打、柠檬酸、白糖(含蔗糖99%以上)、果汁,500mL凉开水
白糖属于(选填“酸”“氧化物”“有机物”中的一项)。
(2)、【任务二】配制汽水:准备500mL的塑料瓶,按以下图示配制汽水制汽水时,加入小苏打溶液旋紧瓶盖后摇匀,产生的现象是 , 从气体溶解度角度分析,需将汽水冷藏保存的原因为。
(3)、【任务三】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按如图所示充分加热小苏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分解后生成固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
猜想Ⅰ:氢氧化钠。
猜想Ⅱ:碳酸钠。
猜想Ⅲ:。
(4)、【设计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一: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CaCl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二:再取操作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溶液。
无明显现象。
滴加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5)、【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
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溶液的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到点的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B、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D、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
-
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甲>乙>丙 B、t℃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丙>乙>甲 C、t℃时,甲乙丙的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丙 D、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饱和
-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
B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未变质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8、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模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酸有共性是因为酸溶液中均有氢离子 B、甲如果是氧化铁,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乙物质可能是 D、反应①②③④⑤均有盐类物质生成
-
9、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用高效催化剂将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制甲酸,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未改变
-
10、下列对相关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浑浊河水经过滤后,滤液浑浊——未使用玻璃棒引流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未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 C、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烧杯使用前未干燥 D、测量食醋的pH时,测得pH偏大——实验前所用pH试纸被润湿
-
11、六安瓜片简称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为极品茶。茶叶中的沉香醇带来兰花的香气,化学式为。下列关于沉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0:18:1 C、由29个原子构成 D、属于化合物
-
12、稀土元素在能源、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徐光宪团队的研发使我国成为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技术的国家。镝元素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镝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D、的值为18
-
13、甲醛(C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利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可将空气中的甲醛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羟基磷灰石在甲醛的转化反应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羟基磷灰石可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将Ca(OH)2和P2O5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一段时间,发生反应10Ca(OH)2+3P2O5=2Ca5(PO4)3OH+9H2O。机械球磨法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机械球磨的目的是。(3)、球磨过程中常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用于吸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1.5g甲醛完全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
14、氨气(NH3)易贮存、热值高,是一种可再生“零碳”燃料,在燃料电池和化工业、农业肥料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图是氨的合成及应用的部分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空气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液态空气分离出氮气,是利用了N2和O2的不同。
②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其它微粒都不能通过分子筛而与之分离,该过程类似于(填实验操作名称)。
③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快速通过高分子膜,而N2则滞留成为产品输出。则分子渗透速率:N2氧气(选填>”、“=”、“<)。
(2)、图1两条H2的获取途径中,更符合绿色“零碳”理念的是途径(填“Ⅰ”或“Ⅱ”)。(3)、根据流程图所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名称是。(写出一种即可)(5)、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可以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
15、进入初三不少同学为身高发愁,不少家长盲目地为孩子补钙。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1】某补钙产品中含有碳酸钙(CaCO3)还是乳酸钙(C6H10O6Ca·5H2O)?
【实验方案】
(1)、取少量钙片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出现气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提出问题2】该钙片中CaCO3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更好地吸收CO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碱石灰能很好地吸收CO2和H2O;乳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a.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发现C装置有明显错误,应改正为。
b.重新连接好装置,并。
c.在B装置中加入钙片粉末样品11.0g。
d.关闭K1 , 打开K2 , 向钙片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观察到为止,停止滴加盐酸。
e.打开K1 , 关闭K2 , 鼓入足够的空气,目的是将B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赶入C装置中。
f.将C装置在电子天平上称量,记录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g.重复实验。
(3)、【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C装置增加质量/g
4.3
4.4
4.5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计算样品中CaCO3的含量(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D装置的作用是。小组同学将钙片样品送质检部门检测结果:含碳酸钙85.0%。
(5)、【实验反思】根据实验装置,分析测得值比真实值偏大原因:。
-
16、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基础实验: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B制取O2和CO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4)、利用G装置收集CO2 , 验满的方法为。跨学科实践: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5)、10g过氧化钠(Na2O2)和10g过氧化钙(CaO2)固体与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若给鱼池增氧,试剂的最佳选择为 , 理由是。 -
17、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气压增大的原因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C、等质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CO2的质量较多 D、对比分析相同气压的点a、b可知,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
18、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除杂中,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试剂
A
氧化铜
木炭粉末
隔绝空气,高温
B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Zn
Cu
通入稀硫酸溶液
D
CO2
CO
通过O2流,点燃
A、A B、B C、C D、D -
19、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共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 C、物质丙是由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
2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物质燃烧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和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