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 a:b,而乙原子与碳 12 原子的质量比为 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
-
2、在H2O、H2S、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的是A、1个氢分子 B、2个氢原子 C、2个氢元素 D、氢元素
-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
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④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
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
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
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
⑨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做溶质;
⑩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④⑦⑧⑨⑩ -
4、Ax−的核外电子数为Y,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其核内中子数为A、M−X+Y B、M+X+Y C、M−X−Y D、M+X−Y
-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C、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 D、熄灭蜡烛,产生白雾
-
7、下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
每片中含:碳酸钙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一片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种元素组成。(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克? -
8、如图1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1)、图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2)、图1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3)、如图2中A、B、C三个装置的实验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的无色酚酞最快变红的是 , 不变色的是。通过实验B、C,你得出的结论是:。
-
9、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A:反应后,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2)、实验B:反应后,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3)、实验C:反应后,天平(选填“平衡”或“不平衡”)。(4)、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5)、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 , 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 ,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要用如图C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
10、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X;Z。(2)、实验室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装置编号)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是(填装置序号)。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造成的后果是 , 最后他还发现水槽内的水显红色,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是:。(3)、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制氧气,将装置C和E连接,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口部及底部均不复燃,原因是。(4)、李刚同学想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填导管编号a或b,下同)通入,该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是;若用装置BFG组合来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体积,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和c导管连接。
-
11、下图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
(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
(5)清水池里的水(填“是”或“不是”)纯水; 若要制得纯水, 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12、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硝酸根离子;
②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③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常见氧化物是;
⑤氦气 , ⑥硫酸铝 , ⑦碳酸钠, , ⑧盐酸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的含义:①表示;
②(氨气)表示。
-
13、测知和M的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 则M气体可能是A、 B、 C、 D、
-
14、实验测得某硫酸铵化肥的样品中含氮量为 , 则其中可能混入了A、 B、 C、 D、
-
15、A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A和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B、 C、 D、
-
16、若中铁元素质量相等,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 B、 C、 D、
-
1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 D、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3个电子
-
18、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
19、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实验中点燃“白烟”,蜡烛可再次被引燃 B、
实验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中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实验中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量取液体
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