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我国古代“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的部分场景。“以士擊(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以炭烧石胆使作烟(氧化铜),以物扇之,其精华(硫酸)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炼石胆取精华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反应1:CuSO·5H2OΔ__CuO+SO3↑+5H2O↑,反应2:SO3+H2O=H2SO4

    (1)、将铜制成铜盘,是利用了铜的性。铜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性。
    (2)、“炭烧石胆使作烟”中“烟”的颜色是
    (3)、古人将烧石胆产生的气体称为“蚀气”,说明已认识到硫酸具有性。
    (4)、“精华尽人铜盘”,用“铜盘”不用“铁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5)、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泥封闭炉门“却火”,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2、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回收铝质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

    D

    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3、“体验科学,传承科学”。校园科学节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节目:将去壳熟鸡蛋放在充满CO2的抽滤瓶瓶口,打开弹簧夹,迅速注入NaOH 溶液,关闭弹簧夹,并振荡抽滤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12%。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B、蛋白质主要由C、H、O、N 等元素组成,不能人工合成 C、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食物消化,它不属于蛋白质 D、肉类、鱼类、蛋类和青菜等食物富含蛋白质
    (2)、配制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
    (3)、关于以上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被吞入瓶中是因为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利用紫色石蕊能检验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 C、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将药品换成烧碱固体和水也能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 4、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属于有机小分子 B、“深地一号”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石油气就是乙醇 C、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Fe比Ca活泼 D、“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布放钛合金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耐腐蚀
  • 5、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火柴杆中含有碳元素

    B. 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

       

       

    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D. 证明铜生锈需要CO2、O2

    A、A B、B C、C D、D
  • 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为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C、升温可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 D、将t2℃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 7、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参加反应的甲、反应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 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8、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和陆地水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似冰且遇火即燃,故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当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时,可燃冰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甲烷。可燃冰燃烧值高、污染小,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原材料(水和天然气)、高压和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可燃冰被视为“未来能源”的理由是。(写一点即可)。
    (4)、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较小的钢瓶中。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天然气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当今世界能源储量中,可燃冰居首位             b.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c.可燃冰的能量密度约为煤的十倍                    d.可燃冰燃烧污染大

    (6)、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世界领先,将可燃冰进行二次能源开发意又重大。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__CO+3X , 写出X的化学式
  • 9、《本草纲目》中写道:好水乃百药之王。古籍记载了许多净水方法:

    a.《酒谱》(宋):尝乘舟於黄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七八升,经宿色如绛;

    b.《养生要集》(东晋):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

    c.《物理小识》(明):寻常定水,矾……皆可。

    (1)、“经宿色如绛”指静置一晚。使水中杂质沉于水底部。
    (2)、“煮水饮之”的主要目的降低水的硬度和 , “煮水”与实验室里使用(填实验操作名称)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矾”[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溶于水后产生铝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与水反应产生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4)、“生命吸管”是当今户外净水实用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滤膜能滤去全部杂质             b.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活性炭能除去异味                    d.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 10、某小组使用氧气传感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如图1),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3O2__2Fe2O3 B、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氧气 C、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底可能会炸裂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氧气已耗尽
  • 11、“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化学为冰雪盛宴助力

    (1)、某些滑雪板底座用到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                  (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2)、亚冬会期间,可用纯电动汽车,为运动员提供出行服务,此种汽车行驶时的能量转化为: 能→电能→机械能。
    (3)、运动员食用的米饭、面包中富含的淀粉属于(填营养素种类),淀粉进入人体后代谢的主要流程: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葡萄糖所含的三种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 12、水垢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混合物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Δ__MgO+H2O↑,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__CaO+CO2↑。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在时Mg(OH)2恰好完全分解,时CaCO3恰好完全分解。(填“t1~t4”中对应时间点)
    (3)、12.9g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
    (4)、某时刻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此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 13、甲醇可通过二氧化碳加氢生成,每生产1吨甲醇可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再生利用。我国通过光伏发电制得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工业上常用反渗透法制取纯净水,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溶剂与杂质分离,其原理与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类似;实验室制取纯净水则常通过对自来水进行
    (2)、电解水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步骤2”中使用CuO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CuO的质量和不变,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除CuO外,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可能会导致增强。除了转化为甲醇外,工业上也常用橄榄石(主要成分为MgSiO4)等富含碱性金属的矿石来固定二氧化碳,其中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O4+4HCl=2MgCl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5)、研究发现,甲醇的产率与催化剂的质量分数有关(如图2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当CuO的质量分数为时,甲醇的产率最高。

  • 14、汕尾拥有许多草莓园,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班同学决定在校园种植区种植草莓,现拟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检测。
    (1)、测定土壤的酸碱性:采用广泛pH试纸测定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pH为(填字母),说明该种植区土壤呈弱碱性,不适合种植草莓。

    a.pH=5.3                  b.pH=7                    c.pH=7.8                    d.pH=8

    (2)、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经同学们走访,得知该种植区之前为中性土壤,后为种植郁金香,土壤中洒过熟石灰,为增加土壤的肥力,又洒过草木灰。

    【查阅资料】郁金香适于种植的土壤pH为7~8;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 , 其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KOH和K2CO3;猜想二:KOH;猜想三: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CO2

    猜想三不成立

    另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填化学式)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成立

    (3)、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碱性土壤中施用硫黄粉,硫黄粉在土壤中会被微生物氧化成硫酸,从而降低土壤的pH。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拓展】

    i、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为增加产量,还要合理施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多选,填字母)。

    a.KNO3             b.NH4H2PO4            c.CO(NH2)2            d.NH4NO3

    ii、针对该种植区的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选择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的是

    作物

    番茄

    栀子花

    大蒜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5.0~6.5

    7.0~8.0

  • 15、回答下列问题:
    (1)、O2的制取与检验

    i.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ii.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 , 应选择图1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iii.收集一瓶O2:实验室中常用法对氧气进行收集。

    iv.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烧红的木炭缓慢伸入装有O2的集气瓶中,瓶内呈现明亮的白光,此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充分反应会生成(填化学式)

    O2具有氧化性

    (2)、某化学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原理制备“大象牙膏”,使用肥皂水作为发泡剂,用碘化钾替代反应中的二氧化锰,反应后容器中涌出大量柱状泡沫。

    i.反应后的泡沫(填“能”或“不能”)用于灭火,原因是

    ii.过氧化氢溶液具有腐蚀性,实验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写一条)。

  • 16、“中国梦想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深地钻探设备,旨在探索地球深部的能源与资源。该设备的成功研发与使用,不仅推动了钻探技术的发展,还为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样本,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中国梦想号”实现了钻穿地壳的目标,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填化学名称),该元素的氧化物是(填化学式)。
    (2)、“中国梦想号”钻头采用金刚石和合金钢制成,金刚石用于钻头是因为其;钻探时会有岩石破碎,该现象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地球深部发现了大量可燃冰(甲烷水合物),请写出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若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使人中毒的(填化学式)气体。
    (4)、海水淡化过程中,常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下列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字母)。

    a.石油                  b.潮汐能               c.天然气

  • 17、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中天元鼎的场面震撼人心。我国古代的鼎大多是青铜鼎,如图所示是战国时期的青铜盖鼎(青铜是由铜、锡、铅等组成的合金)。

    (1)、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青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填“高”或“低”)。
    (2)、青铜合金中的锡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之一是一种可燃气体,判断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生成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3)、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不法分子常用黄铜仿制纯金珍贵文物,可用(填化学式)溶液对真假黄金进行鉴别。
    (4)、我国古代的鼎最初是作为炊具出现的,这是利用了铜的性;可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实现“慢火烹煮”,从燃烧的条件分析,这是减少了的供应。
  • 18、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②中铁丝生锈,④中铁丝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发生剧烈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与水接触 B、对比①③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与O2接触 C、对比②④可知,铁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结束并冷却到室温后,④中的气球会变大
  • 1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在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将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0、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涉及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1:2 C、物质A的化学式为CO2 D、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上一页 288 289 290 291 2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