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所给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名称: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若选用装置AD组合,则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 , 若用装置C制取氧气,建议将二氧化锰用无纺布包裹后放于多孔隔板上,用无纺布包裹的目的是 , 若用E装置收集 , 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选填“a”或“b”)处。(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为探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于是作如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的现象,则原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③装置G的作用是。
-
2、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象征性元素揭示万物的关联与变化规律,蕴含的丰富的化学知识。(1)、金: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①②③实验(如图1),通过对比实验可知铁生锈需要水。(2)、木:尿素【】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工业上可以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还产生另外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4)、火:《三国志》记载:“扬汤止沸,不如去薪”。“薪”指柴、草等燃料,“去薪”灭火的原理是。(5)、土:工业上常使用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冶炼钢铁,主要工艺流程如图2。原料中焦炭的作用除了维持炉温还用于 , 炼钢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炼铁过程产生的高炉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为(填物质名称)。
-
3、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升高。(1)、硫酸铜晶体()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溶于水形成色的硫酸铜溶液。(2)、氢氧化钠的俗称是(只需写出一个)。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写出一条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注意事项。(3)、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培养皿中同时加入两块体积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钠固体,静置一段时间后,有蓝色沉淀出现在靠近硫酸铜晶体的一侧。
①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同学推测蓝色沉淀出现在靠近硫酸铜晶体的一侧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较高,其中溶质的微观粒子在水中运动的速度更(选填“快”或“慢”)。
-
4、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水的质量、碳酸钠质量、氯化钠质量、二氧化碳质量随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代表氯化钠的质量 B、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为三种 C、b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和 D、加入稀盐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5、粗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B、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MgCl2 C、固体中含有3种物质 D、整个除杂过程中Na2CO3共参与了3个反应
-
6、下列实验操作(括号内为杂质或需检验的物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Cl溶液和稀盐酸
鉴别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B
CaCl2溶液(HCl)
除杂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CaCO3 , 过滤
C
N2(O2)气体
检验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D
Zn和CuSO4固体
分离
先加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将所得滤液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7、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每消耗甲,可生成丙 C、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2个乙分子
-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来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加热锥形瓶时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B、甲中锥形瓶冷却后放回天平,示数不变,拔松橡胶塞,示数减小 C、乙中若取用石灰石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D、乙组实验中气球胀大后再称量质量,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9、结合图1、图2中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t℃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B、图1中,20℃时,溶解度:氢氧化钙>氯化钠 C、图2中,若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三支试管中均有固体析出 D、图2中,若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A试管中硝酸钾固体能继续溶解
-
10、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X、Y、Z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符合该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
A
空气
稀有气体
B
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
石油
C
纯净物
氧化物
乙醇
D
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
高压水枪灭火
A、A B、B C、C D、D -
11、中国研制的铯原子钟,2000万年不差1秒。铯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铯原子的化学性质与铯离子相似 C、硝酸铯的化学式为 D、图2为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2、“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下列开展的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A、水质检验员:检测水样中含有NaCl杂质: B、化学实验员:检验NaOH固体是否部分变质: C、化工工程师:将塑料废弃物炼制成汽油:塑料和汽油的组成元素中都含碳、氢 D、农技师: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是一种碱,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
-
13、实验可以认识化学本质,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A、实验操作:倾倒液体时,将取下的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B、安全规则:点燃氢气、甲烷之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C、实验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事故处理: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14、下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完成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下列提醒图标必须选择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
-
15、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隐形战机、超导、核工业等高精尖领域必备的原料,提炼和加工难度极大,珍贵稀少。1972年我国就实现了镨和钕的分离,打破当时世界纪录。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拥有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并称为我国“稀土之父”的科学家是A、徐光宪 B、闵恩泽 C、张青莲 D、侯德榜
-
16、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淀粉虽然没有甜味,但属于糖类 B、蛋白质、糖类和油脂属于有机物 C、谷物和肉类不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D、甘薯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
17、哪吒2的上映将国漫热潮推向全新的高度,其中也隐藏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电影中的片段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矶娘娘被三昧真火灼烧后体积变小 B、申正道在水中化电转移 C、陈塘关岩浆倒灌 D、无量仙翁炼丹
-
18、如图所示,将盛有68.0g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向烧杯中加入2.0g二氧化锰,在以后的6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质量/g
128.0
127.2
126.7
126.5
126.4
126.4
126.4
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9、
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Ⅰ.初识金属镁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实验前镁条需要用砂纸打磨,原因是。
(2)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中燃烧,由此信息你对燃烧与灭火的新认识是。(答一点即可)
Ⅱ.再遇金属镁
(3)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研究: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Ⅲ.再探金属镁
(4)新闻报道:“某存放金属镁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满清水的消防车却没有用武之地,最后用十三吨沙土才将大火扑灭。”这则消息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同学们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假设】假设1:H2;假设2:CO2;假设3:O2
经过讨论后.同学们首先否定了假设2,理由是。
【实验验证】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正确(写出具体的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拓展探究】同学们又探究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温度(℃)
50
55
60
65
70
收集50mL气体所用时间(s)
295
257
196
124
7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
20、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序号①的仪器名称:。(2)、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3)、C处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D中蜡烛依次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有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