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二者都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用排空气法收集两种气体都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用装置C收集生成的O2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制取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4)、向盛有80℃热水的装置F的试管中放入白磷,然后将O2通入试管中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白磷着火点为40℃)。水能灭火,但试管中的白磷却在水中燃烧,请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原因是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工业废镍材料(含有金属镍及少量Fe、Cu、Fe2O3)回收金属镍(Ni),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②“除铁”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的硫酸铁生成Fe(OH)3沉淀,而硫酸镍不生成沉淀。

    (1)、“酸浸”过程中Ni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酸浸后,滤渣的成分是
    (2)、“除铁”过程中,生成Fe(OH)3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置换”过程中,生成镍的化学方程式是。铁粉能置换出镍,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
  • 3、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成分含有KNO3。古代以硝土和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为原料生产KN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1所示。

    【查阅资料】①硝土的主要成分是KNO3Ca(NO3)2和NaCl等。

    Ca(NO3)2K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淋硝过程中Ca(NO3)2K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淋硝所得的溶液称为“硝水”,其溶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熬硝主要是将淋硝过程中得到的硝水浓缩成浓硝水。根据图2中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冷却热浓硝水,主要获得KNO3晶体的原因是。若将80℃的269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则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是g。
    (3)、滤液A可以循环使用,原因是
    (4)、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S+3C__K2S+X+3CO2 , 则X的化学式是
  • 4、2025年3月,我国首个利用清洁能源的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烟台建设完工。该项目的主要流程如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燃料

    沸点(℃)(101kPa)

    氢气

    252.9

    氨气

    33.5

    甲醇

    64.7

    (1)、在水电解装置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1000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是L。
    (2)、在合成装置1中产生氨气。氨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可作为远洋船舶的绿色燃料。从燃烧产物看,氨气被称为绿色燃料的原因是
    (3)、合成装置2中发生的反应是CO2+3H2__CH3OH+H2O。甲醇可做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从反应物分析,用合成装置2生产甲醇比用石油为原料生产甲醇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原因是
    (4)、氢气本身就是绿色燃料,转化成氨气或甲醇再做燃料的原因是
  • 5、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铁锅”表面光滑如镜,炒菜不粘锅。制作时经过了冷锻、热锻等十二道工序,上万次捶打。兴趣小组以“章丘铁锅”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铁料的来源

    (1)、自然界中的铁。因为铁的化学性质 , 所以自然界中的铁元素大多以形式存在。
    (2)、炼铁。工业炼铁常用热还原法。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任务二:认识铁锅的制作

    裁料。在钢板上划线,沿线切出锅胚。传统工艺常用一种蓝色溶液划线,划线处会出现红色物质,该蓝色溶液可能是(写一种物质)溶液。

    (4)、锻打。铁锅胚锻打成型,是利用铁具有(性质)。
    (5)、淬火。将锻打好的铁锅加热,然后伸入到冷水中,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铁锅的硬度和耐磨性会显著增强,另外还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防锈。在制好的铁锅表面涂一层油防止锈蚀,其原理是
  • 6、 将m g碳酸钙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5.6g,且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是20: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数值是27.9 B、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C、过程中产生CO2质量是4.4g D、剩余固体中碳酸钙与氧化钙的质量比是25:14
  •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含HCl和MgCl2的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一定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CaO C、向等质量的CaO、Ca(OH)2中分别滴加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 8、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碳粉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取等量样品,加等温、等量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C

    验证乙醇中含有碳元素

    取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D

    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9、 在修复三星堆青铜器时,可用稀盐酸除去青铜器表面锈蚀物[Cu2(OH)2CO3]。从物质的性质、元素守恒及要达到的目的分析,稀盐酸与锈蚀物反应的产物可能是(   )
    A、Cu、H2OCO2 B、CuO、H2OCO2Cl2 C、CuCl2H2OCO2 D、CuSO4H2OCO2
  • 10、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甲酸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
  • 11、 为验证NaOH溶液和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X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X是稀盐酸 B、b点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烧杯内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a、b、c三点对应的烧杯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mc>mb>ma
  • 12、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
  • 13、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环保、能源、健康、农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化学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各组对相关主题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环保

    B.化学与能源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②煤炭中加入固硫剂,减少SO2污染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农业

    ①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症

    ②实行体重健康管理,不吃含油脂食品

    ①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②钾肥能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A、A B、B C、C D、D
  • 14、 荞麦粉中含有淀粉、食物纤维、维生素E(C29H50O2)等物质,以及铁、锰、碘等元素。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荞麦粉中不含糖类 B、维生素E中含有氧分子 C、维生素E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 D、荞麦粉食品可作为补碘的药物
  • 15、 国产芯片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需要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如硅(Si)、锗(Ge)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截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B、一个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C、硅、锗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半导体材料都是非金属
  • 16、 下列关于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可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喷灌与滴灌式浇水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0.9g氯化钠
  • 17、 自然界中存在着“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三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循环过程中元素守恒,元素化合价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均有化学变化发生
  • 18、 实验小组制备氢氧化镁需要经历以下操作。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配制稀硫酸 B、测定溶液pH C、过滤 D、烘干
  • 19、202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B、深埋废旧电池防止污染 C、设计家庭低碳行动方案 D、回收化学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
  • 20、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上一页 196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跳转